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易理透析易學論文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

  • yyzzff

    會員
    17 7 月, 2006 在 1:37 下午

    好文章,希能见到全文。

  • leohome

    會員
    1 6 月, 2007 在 6:08 下午

    [size=13px]好文章,希能见到全文。[/size]

  • bangzi007

    會員
    8 6 月, 2007 在 8:44 上午

    怎么就这么一点啊。刚看的爽的时候就没有了,闷

  • sbfqnnu

    會員
    21 11 月, 2007 在 9:30 上午

    不看也罢,没什么新意的

  • samuel

    會員
    11 12 月, 2007 在 12:53 下午

    有新貼文
    就該鼓勵

  • 紅塵擺渡

    會員
    13 12 月, 2007 在 12:25 上午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譯了易經六大基石性發明的推演過程:陰陽爻、太极圖、先天八卦圖、八卦符號、六十四卦圖、六十四卦符號。本文推演出3條公理和48條推論,揭示了易經起源真相。證明了易經起源与卜筮毫無關系,易經是從自然哲學、
    自然科學和數學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樣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看罷這段文字不期然了解何以古人重仁義與道德之教而輕學術之教。看來智慧與聰明的
    確是兩碼子事。文中的一節﹐“證明了易經起源与卜筮毫無關系,易經是從自然哲學、自然科學和數學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樣的的公理化推演法。”是嚴重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接下來的學術推論已無關宏旨。

    卜筮是歷史性的客觀現實﹐他不單是先民宗教性活動而且也是其具體生活的歷史痕跡。我們不能因其帶有宗教意義而說之無關重要﹐甚至說那不是歷史事實。文章的作者必欲要撇除迷信﹐大可以範圍主觀絕對的純理論探討而說其方法論是科學及客觀的﹐所以不必論及卜筮。須知卜筮本身是易的客觀經驗界的現實﹐它們就是數學原理推演所憑藉的自然哲學和自然科學所衍生的工具﹐其性質與算盤或電算機相類﹐如此說來以算盤或電算機(包括腦袋)所得的數值難道亦要應說與數學毫無關系如此才算合理嗎﹖原理是可以由有推向無﹐由客觀相對而知主觀絕對﹐但並不能無中而生有。用抽象理論的方法去了解太極圖是無必要否定卜筮這個客觀經驗界的現實的。

    易傳的世界觀是總括天?地?人?鬼?神﹐ 是此在世界與他在世界兼有的古人公認的世界觀。我們不能因當下的或私自的世界觀不能肯定鬼神的存在而否定甚至抹殺古人公認的世界觀。那是不尊重古人及不尊重史實﹐是謂不仁。不尊重史實的問題是可以引至別人對中國歷史的盜用?竄改等含侮辱性的行為﹐如此則嚴重有損民族大義﹐不義之至。得學術而失仁義﹐尚智者不為。不仁?不義?不智﹐學術何益邪﹖人必自悔﹐然後人悔之﹐愚意以為作為易之學者學養宜加注意“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之義﹐則民族萬幸﹐學術萬幸。

  • yftjcrh

    會員
    4 4 月, 2008 在 2:50 上午

    [font=宋体][size=9]谢谢楼主好文章!读书贵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个人认为文章要点是:[/font][font=Arial][/font][/size]
    [size=10][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正确的[/font][font=宋体]太极图[/font][/size]
    [font=宋体][size=9]太极图上阴阳鱼是顺时针旋转的(即左旋的)。[/font][font=宋体]原因是:太极图本身就是代表时间流转时昼夜阴阳气的度量。[/font][font=Arial][/font][/size]
    [font=宋体][font=Arial][size=9]太极图上阴阳鱼的眼睛(少阴、少阳)是在卯酉线上。[/font]其原理是:卯时阴中显露出阳点,因为阳气将要超过阴气,象征太阳出来破晓了。酉时阳中显露出阴点,因为阴气将要超过阳气,象征太阳落山(或月亮升起),天要黑了。[font=Arial][/font][/font][/size]
    [font=宋体]太极坐标是以子时(图下方)所在点的角度作为θ=[/font][font=Times New Roman]0[/font][font=宋体],并且是顺时针旋转的。[/font]
    [font=Arial][size=9][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font=宋体]、太极图的画法。[/font][font=Arial][/font][/size]
    [font=Arial][size=9][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font=宋体]、太极图远在伏羲时代就有了。[/font][font=宋体]太极图起源于天象,[/font][font=宋体]观察昼夜循环变化[/font][font=宋体]的规律,演出太极图。当然,观察四时寒暑变化规律也可以演出太极图,但从昼夜演出太极图更直接。[/font][/size]

  • 翼空

    會員
    7 5 月, 2008 在 1:44 下午

    非常好,希望看到 其他的破解结果哦
    谢谢

  • mathsmaster

    會員
    1 7 月, 2008 在 1:16 下午

    objection lack of time to tell

  • 紅塵擺渡

    會員
    5 11 月, 2008 在 7:02 下午

    《易》成書之時﹐佛教還未傳入中土。

    易之天?地?人?鬼?神二則

    系辭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气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与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万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万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体。

    《文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時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 duanbin24

    會員
    26 11 月, 2008 在 12:22 下午

    谢谢分享!

  • 之仲

    會員
    7 1 月, 2010 在 6:42 上午

    好文請繼續貼,謝謝!

  • 万字符

    會員
    7 12 月, 2012 在 5:06 上午

    辛苦了,多谢分享。

  • 万字符

    會員
    7 12 月, 2012 在 7:11 上午

    辛苦了,:pig5: 学习中

  • jwyeh

    會員
    5 1 月, 2013 在 11:52 上午

    謝謝分享……..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