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鐵板神數鐵版神數與皇極分經數的歴史

  • 鐵版神數與皇極分經數的歴史

    Posted by sock on 23 5 月, 2006 在 7:36 下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527個美元。

    鐵版神數歷史由來,據說相傳是由北宋大儒易學家,邵康節所發明 ,但據所考究,應並非出於邵康節所發明,實則只是托名而矣,而它的數理內容只借用了邵康節的易學概念而作運算,故後世誤以為邵康節本身發明神數。
    至於說鐵版神數是邵康節本身根據「皇極經世」及「易學數」所發明,那應是偽話。因為邵康節的兒子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中,已說到自己的父親不懂算命,反而邵康節的朋友張橫渠卻是命學高手。以上雖可說明「鐵版神數」並不是邵康節所發明,但卻不可證明有後人根據「皇極經世」及「易學數」而發明。
    「鐵版」二字,有兩種解法:
    ( 一 ) 「鐵一般版本」的神數。原因是算出來的結果又如鐵一般事實,故稱「鐵版神數」。
    ( 二 ) 相傳,清代有一位名叫鐵道人 ( 鐵卜子 ) 把條文大為修改整理,以合當時社會環境事物,故後世稱之為「鐵道人版本」的神數。
    以上兩種說法皆有其可能性,筆者對其不作評論,但可肯定的是,古時這套學問是沒有「神」字的。神數之名大有機會是清代以後,世人甚覺其「神」,才改稱叫作「鐵版神數」。
    有人認為鐵版神數是邵康節所發明,那跟邵康節是有一定的關係吧,但據所得知以籤文形式來祿命的神數類與邵氏易學有關的只有《邵子神數》,而不是《鐵版神數》。邵氏從上述的概略介紹中可看見,鐵版神數的發明者是先以邵康節,後是鐵道人的名字托名上去。托名的這種情况在明、清兩代的風氣極為有關及常見,尤以魏晉時期的術書,如果沒有一定的流傳過程,很難形成這樣的托名風氣,或許明、清的易學在六十四卦上較為著名,先後在華山道派陳搏一脈,再經數代傳承而得《方圓二圖卦序》,故猜想後人根據了邵氏的《方圓二圖卦序》的易學理論概念發展成《邵子神數》,後而托邵康節之名。
    (附上方圓圖)

    鐵版神數始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但它的興起與流行者卻是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令也有二百多年歷史了。從條文中可見到大部份為官場之職銜,與明代宮延御用的《皇極分經數》最為類似。這套分經數亦據筆者考究,實為現時坊間所流行的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版本之始祖。現時可找到較早的鐵版神數刻印本,可算是清代道光版的《神機妙算鐵版數》了,此刻印本也是根據《皇極分經數》所修改而演變出來的第一部「神數」。根據中國齊魯出版社所翻印的清代續修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中,可看到兩部有關鐵版數的書籍被收納在書目內,分別為道光刻印本全十三卷的《神機妙算鐵版數》及舊鈔本的《鐵版數不分卷》,而在所有四庫書目中,卻沒有《皇極分經數》的記錄資料,由此可見《皇極分經數》在清代已被《鐵版神數》所取代。
    (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


    (清代版神機妙算鐵版數)

    (民國版神機妙算鐵版數)

    這樣可證明到,鐵版神數在明、清兩代之間經過革新,從而由宮延流落於民間,就連兩代版本的推算法亦改變了,但從兩套版本中,也能夠看到某些條文是有共通、甚至一樣的地方。所以,從歷史時間性及條文內容結構去分析,有足夠證據證明《鐵版神數》前身是《皇極分經數》;但《皇極分經數》並不等於《鐵版神數》。
    據《皇極分經數》的《乾坤集》中記載,《皇極分經數》分別在明代的洪武九年,由明代國師劉伯温補序及天啟四年,由平岩書院邱振東、夏友臣同校。大家可以知道《皇極分經數》大概是經由洪武九年至天啟四年,這二百三十四年間內不知何故的流落到民間,直至清代才發展成《鐵版神數》。
    從《皇極分經數》的內容細看,其推算法是由胎元起數再八刻分經,與現今的《鐵版神數》推算法大異其趣。亦因為經由《皇極分經數》推算出的結果,與清代以後的社會環境有所不同,故在清代時已經大為修改整理條文內容及推算法,以合當時社會環境事物。
    (附分經數序以及推數法)




    現時中、港、台各地所流行的有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的《鐵版神數》,以及洛陽派六千一百四十四條文的《邵子神數》。當然,還有少數鐵版大師所收藏的《皇極分經數》、《蠢子數》、《太極數》、《甲子數》和《皇極易數》等。
    縱使有多大派別及條文本子分別或多少而分家,但各鐵版大師也以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版本為宗是可見的。

    [ 本帖最後由 sock 於 2006-5-24 03:43 AM 編輯 ]

    wtu99 replied 19 年, 3 月 前 11 Members · 18 Replies
  • 18 Replies
  • 南洋唐客

    會員
    23 5 月, 2006 在 10:55 下午

    江兄您这算是什么文献?复印一页木刻《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填上您的文稿?纂改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日本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纂修经费才开始纂修的,编纂者如王重民、罗振玉等都是文献界名人,而且也只是起步工作,不会在主流国学项目之外作详细研究。您就贴上对书目提要的原文吧。清代文献中关于铁版数同类术数的记载本来就不少,江兄为何只提图的《分经数》?

    江兄是职业师傅,这作法不妥,自来术数执业者不教人、不出书说明行业方法,教人的不执业,因为两者有利益冲突。您这么搞法大家恐怕就得猜想这人顾客太少,竟然空闲得卖秘笈了。

    [ 本帖最後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7:01 AM 編輯 ]

  • sock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2:09 上午

    原帖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6:55 AM 發表
    江兄您这算是什么文献?复印一页木刻《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填上您的文稿?纂改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上世& …

    纂改文獻???唐客兄,我想你搞錯了,這兩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的內容並非本人填上,乃是從中國齊魯出版社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中原版印下,唐客兄不彷找一下較對吧!千萬不要在未查清楚事實前冤枉我纂改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文獻,我是否職業師傅在這討論區發文根本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身為職業師傅亦願意在業餘時間發表論文並與各同好分享一下己見及心得,倘若唐客兄認為我在此貼文是不對或有商業宣傳成份,唐客兄可向兩位版主patton氶morris投訴我,至於執業與教授有衝突?每樣神秘學問總有公開的一日吧!在於一些功夫只得半斤八両及未足秤的師傅才有忌諱教授,一個真材實學的人何必要怕因為執業謀生而不去教人呢?學懂與否除了老師教學方式亦要視乎學生的天份及努力,除非該老師所用的是「術」吧!那麼他就應該不敢去教人了!至於賣講義?現今若能有一本鐵版數講義、書籍只單靠字面、就能「全面地」教懂他人去算我想大家都成為高手了。
    第二,提出分經數,是因為我個人較認為鐵版數是出自分經數,故登出數張圖片給廣大網友一起參考研究。
    第三,我在此貼文主要是分享一下己見及心得,倘若唐客兄要批評我貼文是不對的話,反問唐客兄在此站這麼長時間,有沒有發表過一些有學術及研究價值的論文呢? [ 南洋唐客的帖子紀錄 ] (不用答我,你自己知!)。
    最後,先聲明為免是非誤會,以上文中所提及的書本資料全為非賣品,以上回應並非爭拗,只是我個人的感想,當然唐客兄若然是有心研究的話,我樂意奉陪。

  • 皇道鐵板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2:45 上午

    唐客兄回應吧!:鄙視::閉嘴::背:

  • 皇道鐵板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00 上午

    回應吧!
    :鄙視::閉嘴::背:

  • 南洋唐客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07 上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3227個美元。

    有误会与错怪江兄的地方首先道歉。

    我待会上大学古籍部参考那几页。我不发表对铁板数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因为(一)、我认为以目前的研究材料而言,许多材料都是私人收藏,没有全面性研究的可能性。学术研究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平等性”与“公开性”,只有当所有的研究者都能同时在共同基础上参于才有共识与普遍承认的意义。(二)、正统学术基金、大学教育拨款并不支持术数研究,而铁版数可能是最后硕果仅存的、能夠足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命学术数,因此让有心于术数文化中献身终生,努力进取者,可以及能有生活依靠。虑及于此,公开此数,则几乎所有术数文化研究者都将只能沦为业余,术数文化的精进可能也到此而止了。以上两点是我不提倡公开的主要原因,当然,我将来也许会改变想法。

    希望江兄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古籍都是“没有版权”,可以为所欲为的。您上传的《分经数》就是有所有权的,而且你把书中最多人想看的部分上传,显然有特殊的思维目的,实际上直接影响了古籍所有权主的权益,就这点在版权法令下您就可能在香港被起诉,甚至连累了“术数纵横”网站。

    见过的《分经数》至少还有另外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差异,说明号称“绝对准确、铁板钉钉”的术数是不存在的,也不实际。清代记述相关铁版类术数还有其他文献,即是发表文章不也应该综述作比较?这样的“铁版历史观”必然更为全面。

  • sock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07 上午

    唐客兄,大家都是樂於一起研究,說話上大家語氣或許重了些,最緊要唐客兄千萬不要因為我是術數業者而有所顧忌,我若對文獻上有何不明,日後或許要唐客兄對我多加提點匡正是幸!

  • 皇道鐵板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14 上午

    版权
    香港被起诉
    连累了“术数纵横”网站 !!!
    crazy … :閉嘴:

    [ 本帖最後由 皇道鐵板 於 2006-5-24 10:15 AM 編輯 ]

  • 皇道鐵板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16 上午

    上大学古籍部 … .. :鄙視:

  • sock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18 上午

    原帖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9:07 AM 發表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3227個美元。

    希望江兄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古籍都是“没有版权”,可以为所欲为的。您上传的《分经数》就是有所有权的,而且你把书中最多人想看的部分上传,显然有特殊的思维目的,实际上直接影响了古籍所有权主的权益,就这点在版权法令下您就可能在香港被起诉,甚至连累了“术数纵横”网站。

    见过的《分经数》至少还有另外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差异,说明号称“绝对准确、铁板钉钉”的术数是不存在的,也不实际。清代记述相关铁版类术数还有其他文献,即是发表文章不也应该综述作比较?这样的“铁版历史观”必然更为全面。

    那麼就等唐客兄上大學古籍部找些資料給大家分享了,多謝:愛你:

  • 隨意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28 上午

    版權?那麼漢文大大當初的蠢子數之部份用法甲子數解讀內的圖片也是有版權的,漢文大大豈不是也要被人控告?

  • 劉銳山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3:24 上午

    原帖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9:07 AM 發表
    希望江兄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古籍都是“没有版权”,可以为所欲为的。您上传的《分经数》就是有所有权的,而且你把书中最多人想看的部分上传,显然有特殊的思维目的,实际上直接影响了古籍所有权主的权益,就这点在版权法令下您就可能在香港被起诉,甚至连累了“术数纵横”网站。

    注意:在此並不是偏坦任何一方

    書藉摘錄或引用少許部份內容,不屬於侵犯版權

  • huang1999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6:11 上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09個美元。

    原帖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6:55 AM 發表
    江兄是職業師傅,這作法不妥,自來術數執業者不教人、不出書說明行業方法,教人的不執業,因為兩者有利益沖突。

    目前好像有許多術數執業者有收徒教人、也有出書說明入門方法,兩者有利益衝嗎?

    原帖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6:55 AM 發表
    公開此數,則幾乎所有術數文化研究者都将隻能淪為業餘,術數文化的精進可能也到此而止了。以上兩點是我不提倡公開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将來也許會改變想法..

    原帖由 皇極學士 於 2006-3-3 02:27 PM 發表
    鐵板神數是有獨特的口訣去挑出父母、妻子及子女生肖的最大可能性;學到這種口訣才算是入門。若僅以此水平就替客人算命的話,那肯定只能有低水準的批章。但如果本身的八字素養高,再加上某些六親方面的口訣如推結婚、生子的歲數等等,則此份批章的水準亦可算是高。
    另外,我覺得北派鐵板神數的考刻分定六親只是一個好聽的借口讓算命師將他自己選出客人的六親最可大能生肖讓客人去確認。
    所以,功夫高的鐵板師傅能夠在二、三刻內可以選出(即推準)客人的父母生肖。而功夫不到家者則要用盡八刻去查出答案。若然真的是這樣低水平的話,客人當然覺得鐵板神數只不過是套口供而矣!!
    其實,鐵板神數也不是斬釘截鐵的去算出客人的六親,它是借考刻分為名義而提供三、兩個父母生肖組合給客人。

    江兄曾說鐵板如同照相機需對焦,
    公開此數,是否能讓所有術數文化研究者都能更精進。
    用鐵版騙術的業者能用較正確而高明的算法為人論命。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6:53 上午

    此篇文章, 曾見於某職業命師的網頁, 而此仁兄曾投訴縱橫網轉貼其文章而禁止再轉貼, 不知sock兄是否已取得授權批準呢?

    有人認為鐵版神數是邵康節所發明,那跟邵康節是有一定的關係吧,但據所得知以籤文形式來祿命的神數類與邵氏易學有關的只有《邵子神數》,而不是《鐵版神數》。邵氏從上述的概略介紹中可看見,鐵版神數的發明者是先以邵康節,後是鐵道人的名字托名上去。托名的這種情况在明、清兩代的風氣極為有關及常見,尤以魏晉時期的術書,如果沒有一定的流傳過程,很難形成這樣的托名風氣,或許明、清的易學在六十四卦上較為著名,先後在華山道派陳搏一脈,再經數代傳承而得《方圓二圖卦序》,故猜想後人根據了邵氏的《方圓二圖卦序》的易學理論概念發展成《邵子神數》,後而托邵康節之名。
    (附上方圓圖)

    似乎亦無証據明邵子神數與邵氏易學有關.

    魏晉時期的術書沒有幾本能流傳下來, 可否舉例有那幾本是托名的呢? 而明清兩代, 因書商為求一紙風行, 多會托名出版, 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易學當然是以六十四卦為主, 而又豈止明清兩代呢?

    鐵版神數始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但它的興起與流行者卻是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令也有二百多年歷史了。從條文中可見到大部份為官場之職銜,與明代宮延御用的《皇極分經數》最為類似。這套分經數亦據筆者考究,實為現時坊間所流行的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版本之始祖。現時可找到較早的鐵版神數刻印本,可算是清代道光版的《神機妙算鐵版數》了,此刻印本也是根據《皇極分經數》所修改而演變出來的第一部「神數」。根據中國齊魯出版社所翻印的清代續修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中,可看到兩部有關鐵版數的書籍被收納在書目內,分別為道光刻印本全十三卷的《神機妙算鐵版數》及舊鈔本的《鐵版數不分卷》,而在所有四庫書目中,卻沒有《皇極分經數》的記錄資料,由此可見《皇極分經數》在清代已被《鐵版神數》所取代。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 據我了解, 在查看過台灣的國立圖書館, 北京的北京圖書館及國立圖書館和廣東的中山圖書館內的 全書總目, 皆無鐵版數的書目包含在內, 唯獨齊魯出版社含此書於其總目中, 能不慎乎? 而編修書目, 多有編者在書首作出此書的簡介或簡單鑑識, 未知sock兄有沒有這頁簡介呢? 有沒有對其年份或作者作出評估呢?

    而分經數亦別有流傳, 如南洋唐客兄所言, 分別亦有幾個不同版本流於坊間, 故不能斷言鐵版數己取代了分經數. 而如兄所言, 鐵版數亦只是分經數的一個旁支, 只是名字給人改動了而己. 又豈能說取代呢?

    這樣可證明到,鐵版神數在明、清兩代之間經過革新,從而由宮延流落於民間,就連兩代版本的推算法亦改變了,但從兩套版本中,也能夠看到某些條文是有共通、甚至一樣的地方。所以,從歷史時間性及條文內容結構去分析,有足夠證據證明《鐵版神數》前身是《皇極分經數》;但《皇極分經數》並不等於《鐵版神數》。

    請問那裏有証明鐵版數是由宮延流落民間呢? 而又從何看出兩代版本的推算法亦改變呢? 而分經數亦有清代版本, 即與鐵版數的現能考証到的首現時間相同, 但又那裏可証明《鐵版神數》前身是《皇極分經數》呢? 就只因為條文及坤集嗎? 而更明顯的是, 嘉慶版以及錦章書局和大成書局所出版的鐵版數內附的坤集, 與分經數內其中的部份坤集大同小異, 條文但則被大幅改動了. 推演法不同, 條文亦不同了, 但坤集郤是一樣. 這說明了些甚麼呢?

    據《皇極分經數》的《乾坤集》中記載,《皇極分經數》分別在明代的洪武九年,由明代國師劉伯温補序及天啟四年,由平岩書院邱振東、夏友臣同校。大家可以知道《皇極分經數》大概是經由洪武九年至天啟四年,這二百三十四年間內不知何故的流落到民間,直至清代才發展成《鐵版神數》。

    從《皇極分經數》的內容細看,其推算法是由胎元起數再八刻分經,與現今的《鐵版神數》推算法大異其趣。亦因為經由《皇極分經數》推算出的結果,與清代以後的社會環境有所不同,故在清代時已經大為修改整理條文內容及推算法,以合當時社會環境事物。

    有何証明真正的《鐵版神數》推算法沒有使胎元起數再八刻分經? 甚麼是胎元和八刻分經呢? 修改條文適應當時社會環境, 是一件必然要做的事, 正如科舉條文亦能適用現今社會嗎? 這當然要有修改必要, 但沒証明這便要修改推演法, 推演法不需要遷就社會環境吧? 這內裏是不是會有一些難言之隱才要修改演方法呢?

    現時中、港、台各地所流行的有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的《鐵版神數》,以及洛陽派六千一百四十四條文的《邵子神數》。當然,還有少數鐵版大師所收藏的《皇極分經數》、《蠢子數》、《太極數》、《甲子數》和《皇極易數》等。

    縱使有多大派別及條文本子分別或多少而分家,但各鐵版大師也以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版本為宗是可見的。

    明顯的是, 《皇極分經數》、《蠢子數》、《太極數》、《甲子數》和《皇極易數》皆比現時的嶺南派的鐵版神數出現得更早. 而現代的鐵版大師, 不論是真是假, 以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版本為宗的的確不少, 我所見亦只有個別大師是使用其他版本. 我只認為這是因為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最容易找到. 故用來作為職業之用是最方便而己.

  • 漢文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24 下午

    原帖由 隨意 於 2006-5-24 10:28 AM 發表
    [color=#0036ff]版權?那麼漢文大大當初的蠢子數之部份用法

    呵呵,隨意兄實在太抬舉,想不到小弟數年前之註作,連新近註冊之同道也有觀賞,小弟甚感恩喜。

    至於版權與否,Patton副壇主已有明言。也鼓勵同道多參考站內之《術數縱橫的版權法》,可另浪廢了Patton兄之一片苦心!

    漢文(不是漢民)

    [ 本帖最後由 漢文 於 2006-5-24 10:31 PM 編輯 ]

  • 隨意

    會員
    25 5 月, 2006 在 12:20 上午

    能讓隨意見識漢文大大文章,真是榮幸!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