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岐黄易脉【春日養生特輯】

  • MissC

    會員
    29 3 月, 2009 在 11:29 上午

    春天過敏氣喘增加 濕潤鼻腔及除濕可防發作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5日電)

    春天後過敏氣喘增加,醫界指出,早晚及室內外溫差超過7度,加上濕度過高,氣喘打噴嚏病人明顯增加,不妨用溫開水濕潤鼻腔,白天通風,睡前1小時除濕,可預防發作。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徐世達醫師今天發表「過敏指數」的概念,他以溫度和濕度及懸浮微粒,訂出紅、黃、綠指數,台灣春季室內均溫約24度,日夜溫度為22到31度,白天室內外溫差可達7度,再加上下雨濕度增加,這種溫濕度變化易孳生塵(虫滿)過敏原,加上沙塵及空污,就刺激氣喘發作。

    民眾可至氣喘衛教學會網站(http://www.asthma-edu.org.tw/asthma),以及民視的氣象預報,得到最新過敏指數預報,以今天為例,北台灣、中台灣的溫差、溼度都是紅燈,空氣品質良好;南台灣則溼度高,溫差與空氣品質出現黃燈;東台灣則溼度出現紅燈、溫差是黃燈。

    根據學會網站資料,室內外溫差計算方式,是以當天最高溫、最低溫,減去台灣平均室溫,如果溫差超過7度以上,過敏病患就會出現噴嚏連連,最好拿杯溫開水濕潤鼻腔,如果濕度達到70%,睡前1小時最好先進行臥房除濕1小時。

    :f41:

  • channing1213

    會員
    6 4 月, 2009 在 3:28 上午

    謝謝分享!

  • MissC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9:55 上午

    冬去春來 小心春季皮膚病上身
    中廣
    徐韻翔報導

    季節轉換,冬去春來,近來陸續有民眾出現皮膚過敏與紅疹、搔癢等問題,醫師表示,這個時節皮膚角質層較薄,防禦紫外光的能力較低,再加上春季花粉與昆蟲等過敏原,濕悶的梅雨季等,都很容易誘發肌膚過敏反應,提醒最近要注意防曬,適時穿上薄長袖等,降低過敏原接觸機會。

    季節轉換,常引發肌膚過敏不適等問題,馬偕皮膚科主治吳育弘表示,春天常見的三大類皮膚問題,包括花粉症、蟲叮咬等過敏性皮膚病,與濕熱氣候有關的黴菌感染、香港腳復發等問題,其次包括脂漏性皮膚炎,引發的脫屑、紅癢等症狀,在季節轉換時,都常會反應在臉上以及皮膚上。

    此外,皮膚科醫師舉出,冬去春來,冬天幾個月的時間一般會讓人的皮膚變得較白皙,連帶角質層也變薄,因此,通常在這個時節,皮膚的自然防禦機制就會變得比較低下,加上春天陽光還不是很強,民眾可能又輕忽防曬,便容易受到紫外光的傷害,導致皮膚紅癢與脫屑。

    依據臨床觀察,每年四、五月份,因春季常見肌膚問題就診的患者,都會增加不少,醫師呼籲,最近要特別留意引起皮膚不適的過敏原,尤其進入梅雨季節濕度較高,花粉、黴菌孢子等,可能隨空氣散佈到各地,而暴露在外的皮膚一旦接觸到,也是導致紅疹發癢原因,建議民眾如果要出遊從事戶外踏青活動,最好穿著薄的長袖衣褲,降低接觸過敏原的機率。

    :f41:

  • MissC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9:55 上午

    過敏性結膜炎季節急性發作 治療預防並重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目前正值春季百花盛開,但也是過敏性結膜炎的好發季節,常看到眼科門診有許多人急性發作時,眼睛奇癢無比,或有灼熱感,會流眼淚,並出現紅腫,甚至眼白有積水現象,眼睛分泌物有的呈現水狀,有的則是黏液狀,結膜因充血呈現粉紅色或因水腫呈現牛奶色等,甚至連鼻子過敏情況合併發生,因為影響正常生活,患者往往感到十分困擾。

    過敏性結膜炎是過敏引起的結膜發炎反應,過敏原並不容易檢測出來,一般會對空氣傳播的特定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台大醫學院眼科兼任副教授丘子宏醫師表示,常見的過敏原包括灰塵、花粉類、枯草、牧草或雜草等,甚至因為藥物或食物如海鮮,都可能引發。發作時可分為輕微或中度,不需求醫診治,也可能極度不舒服需要就醫。

    針對急性過敏反應引起的癢、紅、水腫等症狀,可點抗組織胺眼藥水治療,也可使用血管收縮劑眼藥水使血管收縮,減輕過敏症狀。此外類固醇藥水也可消炎,減輕局部過敏反應,有時也使用巨大細胞穩定劑幾小時後,即可緩解。

    另有一種常發生於幼童及青少年的春季型角膜結膜炎,此種過敏性結膜炎與季節氣候因素有關,多盛行於氣候溫暖的地區,丘子宏醫師表示,患者除了有結膜炎一般症狀外,還可出現黏稠的眼分泌物,使眼睛難以睜開,眼瞼會出現巨大的乳突狀增生物,在鞏膜角膜緣可見到白色小斑點,有時也會造成角膜潰瘍及斑塊,進而影響視力。

    還有一種常見的巨大乳突狀結膜炎,與隱形眼鏡有關,患者結膜會產生水腫、濾泡、乳頭狀突起等變化,此時分泌物會增加,使得配戴時感到極度不舒適感。治療方式也可使用抗組織胺與類固醇藥水及巨大細胞穩定劑。

    預防過敏性結膜炎的方式是降低過敏原刺激,丘子宏醫師提醒,在花粉多的季節,盡量避免到戶外,在室內可使用空氣濾清器,若在戶外則可使用護目鏡。另外,抗生素眼藥水或類固醇藥水不宜自行購買長期使用,最好是經過醫師診治開立處方使用,否則自行使用過當,可能導致眼睛抵抗力降低,反而增加感染率,甚至造成眼壓上升、青光眼、視神經萎縮等傷害。

    :f41:

  • MissC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9:55 上午

    春寒感冒病人多 其中不乏過敏發作易誤判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 2日電)

    春寒料峭,醫院湧現感冒病人,其中不少人其實是鼻子過敏或氣喘發作,由於症狀類似或常合併發生,家長可判斷孩童是否發燒、有痰、鼻塞睡不好等症狀,協助醫師了解病情。

    台大醫院兒科部主任江伯倫今天指出,最近1週,氣喘病童增加15%,其中不少孩子因此從急診住院,主要原因是季節變換,溫差太大所致,也有病患是猛打噴嚏、流鼻水,以為是感冒,其實是過敏性鼻炎發作。

    敏盛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建翰說,典型的過敏性鼻炎病童6到7成會有黑眼圈,經常揉鼻子、擤鼻涕而使鼻樑出現水平皺紋,而且晚上鼻塞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濟猛打哈欠,並使得注意力不集中而影響課業,在春秋兩季因為溫差變化,使得症狀變嚴重。

    江伯倫指出,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疾病,常有共病現象,病因指向過敏原,感冒則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由於兩者時常合併發生,家有過敏兒的家長,要特別注意預防孩子感冒,以免過敏病情加重。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徐世達也觀察到門診氣喘病人增加,還有家長表示孩子感冒一直沒有好,久咳不癒,結果經診斷孩子根本是過敏氣喘發作,鑑別診斷的臨床症狀就咳嗽有痰,流清鼻涕,卻沒有明顯的發燒。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科主治醫師林于燦提醒,最近天冷,清晨及室內外溫度變化大,家長要為孩子穿暖衣服,並注意戴口罩溫暖鼻腔,免得刺激過敏發作。

    :f41:

  • MissC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9:56 上午

    春天「桃花癲」 淑女變浪女
    自由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

    春天桃花朵朵開,桃花癲也在蠢蠢欲動,小心淑女變蕩婦!

    桃花癲患者發病後,性需求大增,平時舉止端莊的淑女,竟在一夕間性情大變,改穿超短迷你裙、露背裝、塗上大紅色腮紅,打扮得花枝招展,有時出外找樂子、尋找一夜情,對異性來者不拒等;家人即使下達禁足令,關緊住家門窗,還是關都關不住。

    桃花癲患者住院糗事一籮筐,有病患遇到巡房醫師,緊握醫師的手不放,還出其不意來個大擁抱,彷彿餓虎撲羊,嚇壞了隨行的醫護人員。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醫師黃鈞蔚巡房時,遇過五十多歲的桃花癲女病患,坐在病床上,對他高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吐露仰慕之情,並要求唱完歌曲才能離開,黃鈞蔚一行人耐心聽完,才拍拍手離去。

    黃鈞蔚說,季節交替時期,精神科求診人數變多,躁鬱症病患中,有兩成到三成屬於桃花癲,這類患者有強烈性衝動,甚至對看診的精神科醫師毛手毛腳、唱情歌,病徵因類似民間俗稱的「瘋桃花」而得名,被歸類為精神疾病的躁症表現,目前是發病高峰期。

    除了性慾變強,也有桃花癲患者無法自我克制,變成購物狂,到百貨公司大肆採購、訂購豪宅,留下難收拾的爛攤子,被親友視為麻煩製造者。

    桃花癲常有週期性情緒起伏,發病前症狀包括興奮、多話、自大、睡眠需求減少、亂花錢、易怒、高談闊論,沒有及時接受治療,腦部功能容易受損。若發現親友有類似病徵,最好協助當事人儘快就醫。

    :f41:

  • MissC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9:56 上午

    茶飲補元氣 踏青好體力 天麻防抽筋 首烏緩痠痛
    蘋果日報
    報導╱劉燕美、楊琇雯

    春天是踏青好時機,要欣賞郊外風光,除有好眼力外,早晚氣溫低,需調理氣血,提升免疫力,才不易感冒。中醫上則認為春天陽氣升發,人體代謝活躍,此時氣血津液要滋潤五臟六腑,因此易令人困倦,所以要提振精神,才能好好享受春日時光。

    振精神

    玫瑰檸檬茶
    材料:玫瑰花苞6朵、檸檬2片、蜂蜜適量
    作法:玫瑰花苞放入保溫壺中,以500c.c.熱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後,加檸檬片及蜂蜜飲用,可再回沖1次,當開水飲用。
    作用:可以提振精神、安定情緒、調理氣血,還可以疏肝解鬱。
    注意:易腹瀉的人宜飯後溫飲,孕婦不宜飲用。

    防抽筋

    天麻茶
    材料:天麻10克
    作法:將天麻放入鍋中,加水600c.c.先大火煎煮,水滾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約剩300c.c.,去渣取汁,可以分早中晚3次,也可以放入保溫壺中當茶溫飲。
    作用:可舒緩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頭痛,也可預防手腳抽筋。
    注意:若因體虛貧血而引起的眩暈頭痛者,則不宜飲用。

    補精力

    靈芝茶
    材料:靈芝8克
    作法:將靈芝放入鍋中,加水800c.c.先大火煎煮,水滾後轉小火再續煮40分鐘後,去渣取汁,早晚當茶飲用。
    作用:可保肝強身,提升免疫力。
    注意:一般體質皆可使用,但患有肝炎且病程正處於活動期的患者,則不宜飲用。

    銀耳蓮子茶
    材料:銀耳5公克、新鮮蓮子15公克、冰糖5公克
    作法:新鮮蓮子去心洗淨,銀耳加溫水浸泡30分鐘,去蒂頭及泥沙,洗淨備用。銀耳加水1000c.c.,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再加新鮮蓮子以中火熬煮15分鐘,最後加冰糖即可。
    作用:養陰潤肺、益氣生津、滋陰養肝,適用於過勞乏力,也能舒緩久咳。
    注意:感冒者不宜。

    首烏貞枸茶
    材料:何首烏10公克、枸杞10克、女貞子15公克
    作法:材料入鍋中加水800c.c.,先大火煎煮,水滾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約剩400c.c.。可分早中晚3次,也可放入保溫壺中當茶溫飲。
    作用:補肝益腎、滋陰明目,適用於鬢髮早白、腰腿痠軟及視力模糊。
    注意:感冒者不宜。

    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克、菊花6朵
    作法:枸杞洗淨入鍋,加水600c.c.先大火煎煮,水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後,加入菊花再煮5分鐘。平時當開水飲用,枸杞可食。
    作用:滋補肝腎,能清肝明目,適用於眼睛昏花、夜盲症。
    注意:感冒者不宜,容易腹瀉者宜減半量飲用。

    專家說 春天不宜喝太燥補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 楊麗姝)
    春天始於國曆2月5日立春,止於5月5日立夏,這段期間除喝茶養生,藥膳補性也應較平和,不建議使用太燥的補品,如人參、鹿茸及肉桂等。

    :f41:

  • MissC

    會員
    18 5 月, 2009 在 1:06 下午

    對抗春天「後母臉」 喝水養生好「鹼」單
    NOWnew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春天「後母臉」,使得最近氣候經常忽冷忽熱、反覆無常,在冷暖交替之際,想要調節氣溫變化所引起的不適,最簡單的方式,是從「喝水」下手。

    從中醫的養生觀點來看,春季宜養護肝臟,養肝首先必須要調適情緒,由於人的腦細胞中有85%是水,若供水不足,大腦生成的能量會減少、效率下降,容易產生抑鬱症狀,要改善脫水引起的抑鬱狀態,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根據英國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專家研究發現,在餐前喝水確實能刺激神經生成抗鬱物質。

    此外,多喝水還可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預防胃潰瘍等疾病,日本醫學專家研究也指出,當水的pH值介於9.0~9.5之間,是最適合人體的鹼性水,經實驗證實,長期飲用可適度調整體質,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像是消化不良、胃酸過多、慢性下痢等症狀,皆可獲得改善。

    若是不習慣喝水的民眾,也可運用在泡茶上,特別是春天時,人體正處於舒緩狀態,喝點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皆可幫助提振精神,祛除體內寒氣。且經過電解處理的鹼性水,分子團較小、滲透力較佳,因此泡茶萃取出來的成份與風味也會比較高,在東京帝國飯店,村上料理顧問甚至運用在烹調料理上,像是洗米煮飯,據說可加快煮熟時間,且口感更佳。

    至於體質較弱、容易感冒的人也可多吃大棗、山藥、小米等健脾益氣的食物,適當攝取如蔥、蜂蜜及含豐富的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同樣能達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最好避免太冷、太鹹、太辣等刺激性食物,以減少對支氣管的刺激。

    :f41:

  • MissC

    會員
    18 5 月, 2009 在 1:06 下午

    喝健脾養胃茶 改善消化 儲備體力
    蘋果日報
    報導╱林浩昇、楊琇雯

    春天常見的疾病除感冒、支氣管炎、關節痛等外,其實腸胃功能也是在這個時節必須注意的保養重點。駿琳大直中醫診所黃建榮醫師表示,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不正常,易引發脹氣、消化不良,嚴重者甚至產生胃疾;而景氣差,因腸胃病求診的患者更增加3成,平常可喝能預防腸胃疾病的茶飲,助消化並培養好體力。

    在這次黃建榮醫師所推薦的茶飲中,主要分為改善消化、防止胃食道逆流,以及改善胃痛這3種常見的腸胃症狀緩解。其中山楂、萊菔子、麥芽來攝取幫助消化的分解酶,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狀,還兼具健胃的功效;而以黨參等4種中藥搭配的四君子茶,則是益氣健脾常見的配方。另外,這一次醫師也提供了以蘋果、甘蔗、高麗菜為主的幾種蔬果汁,不僅富含營養素,還能以健康養生的方式來調理腸胃機能。

    改善消化不良

    消積化食茶解脹
    作用:幫助消化肉類,消食健胃,並能活血化瘀。
    材料:山楂6克、萊菔子6克、麥芽10克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倒入約300c.c.熱水沖泡即可。
    注意:每天飲用不超過800c.c.

    四君子茶健脾胃
    作用:助消化、改善脾胃氣虛症。
    材料: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甘草10克
    作法: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800c.c.的水加熱滾沸後續煮5分鐘即可關火,趁熱飲用。
    注意:每天飲用不超過800c.c.

    防止胃食道逆流

    蘋果蘿蔔汁止逆
    作用: 蘋果有防止胃食道逆流、腹瀉、消化不良的功效;蘿蔔有消食順氣功能。
    材料:蘋果1顆、蘿蔔30克
    作法:所有食材洗淨去皮放入榨汁機,加適量冷開水稀釋,再將蔬果汁放入鍋中稍微煮至溫熱即可飲用,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注意:蘋果及蘿蔔須徹底洗淨,以防細菌感染。

    薑蔗汁幫助吸收
    作用:防反胃嘔吐,加強消化吸收的功能,有健胃止嘔的作用。
    材料:生薑10克、甘蔗20克
    作法:將甘蔗去皮,切成小段與生薑放入榨汁機,再將蔬果汁放入鍋中,稍微煮至溫熱即可飲用。
    注意:若長期、持續性嘔吐,仍應請醫師問診檢查。

    改善胃痛防胃炎

    芍藥甘草湯止痛
    作用:止腹痛效果佳,對於痙攣性的胃部抽痛,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材料:芍藥15克、甘草10克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500c.c.水煮沸後,續煮3分鐘即可,趁熱飲用。
    注意:胃痙攣的原因很多,建議仍需找醫師詳細問診與檢查,比較安全。

    高麗菜汁淨腸胃
    作用:高麗菜汁具有淨化腸胃黏膜的作用,平常也可多吃高麗菜。
    材料:高麗菜500克、蜂蜜適量
    作法:將高麗菜切碎與水300c.c.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汁,放入鍋中以小火將菜汁煮沸,可加入適量的蜂蜜調味,趁熱飲用。
    注意:若要生飲,須將菜葉徹底洗淨並與開水打汁。

    醫師說 按時吃飯保健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黃建榮 醫師)
    腸胃保健最重要的是三餐定時定量,此外吃太多、吃太快都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的主因。而咖啡、茶這類刺激性飲品若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盡量少接觸。

    :f41:

  • MissC

    會員
    18 5 月, 2009 在 1:06 下午

    晚春冷暖交替 容易中暑
    自由
    文?官生華(作者為竹南慈祐醫院神經科主任 )

    中暑又名熱休克或熱衰竭,好發於夏天。但在春天冷暖交替的季節中,突然的氣溫上升,也容易造成中暑。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的效應,春天常會突然出現氣溫高達攝氏30度以上的日子。如果沒有注意防日曬、避悶熱和適時補充水份,春天也可能發生中暑。

    中暑的機轉是體熱無法正常發散。正常情況下,身體處於過熱環境時,皮膚的血管會擴張血流增加,加速體表散熱。此時汗腺也會加速排汗,帶走過多的體熱。但如果環境過熱,身體內的水份又不足,排熱功能就會發生障礙,造成體溫異常上升,發生中暑。

    ◎涼爽的春天裡,偶有氣溫突然上升的日子也應慎防中暑。

    ●避免身體過熱:接近中午的時段是屋外氣溫最高的時候,應避免外出。

    外出時,應穿著涼爽而通風的衣服,並戴帽子或使用陽傘,以避免陽光直接照射身體。

    在屋外的時間應盡量待在陰涼的地方;乘車外出時,要注意開窗通風和空調。

    工作場所密不通風造成的悶熱環境也是中暑常見的原因,應注意空調和通風。

    ●勤補充水份:體內水份不足時,體溫調節效率會變差,容易發生中暑。因此感到口渴或流汗時,須馬上補充水份,其中老年人又應特別注意。

    因為老年人口渴反射慢,氣溫升高造成的皮膚和呼吸道大量水份蒸發,常無法及時補充水份,容易因此而脫水中暑。

    補充水份時,應避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因為這些物質有強烈的利尿作用,會促使腎臟排出過多的水份,反而造成體內水份的流失,不利體溫調節的功能。

    :f41:

  • MissC

    會員
    18 5 月, 2009 在 1:07 下午

    「花粉症」聞花色變 涕淚齊下
    自由
    文?賴俊仰(作者為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春臨大地,百花待放,許多人滿心歡喜賞花,然而有一群人卻是「聞花色變,涕淚齊下」,往往需要全副武裝的備妥口罩、衛生紙才能出門,甚至選擇在家當「阿宅」,足不出戶,只因「花粉症」發病。

    「花粉症」或稱「乾草熱」,屬於過敏性疾病,「過敏」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對一些無害於人體的物質產生過度的發炎反應,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威脅生命;「花粉症」專指因花粉引起的過敏症狀,當花季來臨時,花粉在空氣中散佈,很容易就被人體吸入進到呼吸道(花粉直徑約為30至50微米),此時,花粉會與呼吸道中的特異性IgE抗體結合,接著刺激肥大細胞,釋出組織胺(histamine)等發炎介質,引起身體各部位產生發炎反應。

    在鼻部,會促使鼻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造成鼻黏膜組織水腫,引起鼻塞,使腺體分泌增加,導致流鼻水,若這些發炎介質作用在神經末梢上,會覺得鼻部搔癢及打噴嚏,一般花粉症的患者多以鼻部症狀為主要表現;較嚴重者也可能會引起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甚至休克,造成生命威脅。

    由於花粉是散佈在空氣中傳佈,因此在乾燥且風大的氣候下,花粉濃度較高且易傳播,使人接觸,引發花粉症的機會較高。

    在台灣,由於氣候較為潮濕,且雨量較多,花粉在空氣中濃度較低,不易引發花粉症,但在氣候較乾燥的國家,如日本,每到特定季節總是會引起大規模的花粉症熱潮,有過敏體質者前往這些國家旅遊應格外小心。

    「預防」是治療花粉症的最好方法,只要不接觸到花粉,自然不會有後續的症狀反應。避免在花粉症好發的季節外出旅遊,或戴口罩,都可以減少接觸花粉的機會。

    但是要完全「預防」,並不容易。因此,當症狀發生時,藥物的輔助治療是需要的。目前藥物治療多以口服抗組織胺及局部類固醇鼻噴劑為主,且效果良好,主要目的是控制過敏引起的炎症反應。其他還有血管收縮劑(交感神經活性劑),或抗乙醯膽鹼類藥物(抗副交感神經活性劑)等,用以減緩鼻塞、流鼻水的症狀。

    :f41:

  • 施榮森

    會員
    29 5 月, 2009 在 2:15 下午

    :pig7: :pig7: :pig7: 謝謝! 區版主 感恩分享

  • fish_max72

    會員
    3 3 月, 2011 在 6:57 上午

    感謝大大分享唷!
    不好意思我還是初級新手
    想對大大們了解若是常鼻塞是否算是過敏反應的一種呢?
    也想了解季節性的感冒吃什麼能夠改善?
    中西醫是否有療效呢?

  • MissC

    會員
    11 3 月, 2011 在 8:53 上午

    春天好食C果蔬
    儂儂雜誌
    記者:執行撰文?林宜屏 

    春天,天氣乍暖乍寒,溫差變化大,所以這一季節也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的疾病,多吃食物有益理氣化痰,清熱潤肺的食物,提高對呼吸道的保護,讓感冒OUT!

    韭菜花 leek flower

    花苞是韭菜營養精華所在,富含水分、維生素A、B1、B2及鋅、鉻等微量元素,可增強體力。韭菜花性溫熱味辛,可溫暖腸胃、促進食慾,身體較怕冷或血液循環不良者,常吃可改善。

    洋蔥 Onion

    富含維他命 B 、 C 、 鈣、磷及類黃酮大蒜素等,可改善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在感冒初期喝加了洋蔥的味噌湯來發汗退燒,是日本民間的天然食療祕方。

    木瓜 papaya

    富含β 胡蘿蔔素、維生素A、B、C、鈣、鉀、鐵、抗氧化物及木瓜酵素等營養。其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48倍,而木瓜酵素等可平衡人體酸鹼度,預防便秘,提高免疫力。

    枇杷 loquat

    含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及維生素A、B、C等。而其β胡蘿蔔素含量是水果界第3名。而枇杷果實中的苦杏仁,能潤肺止咳、祛痰,改善咳嗽症狀。

    鳳梨 pineapple

    含維他命A、B、C、胡蘿蔔素、膳食纖維、鐵、鎂、鉀、鈉、鈣、磷等多種營養。具有利尿、降血壓等功效。豐富維生素B能消除身體的緊張感和增強免疫力。而鳳梨中的鳳梨蛋白酶則可幫助緩解感冒引起的喉嚨痛與咳嗽等不適。

    桑椹 muiberry

    可補肝益腎、涼血袪風,鎮咳寧肺,含有豐富活性蛋白、蘋果酸、鈣、維生素B1 、B2 、C、鐵質等成分,常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桑椹中鐵和維生素C含量豐富,是補血佳品,長久勞損血虛體弱者宜食之。

    NO!孕婦不宜

    木瓜有收縮子宮的作用,懷孕婦女不宜多吃,而對授乳的母親有催奶作用。

    YES!這麼吃

    1.若怕鳳梨刮嘴,可將鳳梨放在鹽水中浸泡5分鐘後再吃。
    2新鮮枇杷千萬不要放冰箱保存,會讓枇杷變黑變質,用一條沾水擰乾的毛巾覆蓋在裝枇杷的盒子上,可保水份與甜度達7天。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儂儂雜誌四月號》
    :f41:

  • MissC

    會員
    11 3 月, 2011 在 8:54 上午

    花季到 賞花小心過敏
    自由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

    有些人不知什麼原因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感冒」,除了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還伴有眼痒、流淚、鼻痒等症狀;其實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

    署立基隆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吳美慧說,花粉過敏症的主要症狀就是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鼻、眼及外耳道奇癢,較嚴重者會有蕁麻疹、頭痛、腹瀉,甚至過敏、休克威脅生命,有些還會誘發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她解釋,花粉之所以會引起人體過敏,是由於花粉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某些蛋白質成分是產生過敏的主要致敏原;主要誘發於春、夏秋季,春季花粉主要以樹木類為主,致敏性較弱;夏秋季的花粉主要是以草木類為主,以菊科蒿屬、桑科律草的致敏性最強,一般夏秋季的花粉過敏患者比春季要多,症狀也較嚴重,花粉高峰時段大多出現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

    要預防花粉過敏顧名思義首先應盡量躲避花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利用好天氣時徹底將屋內屋外打掃一遍,遇乾熱或大風的天氣,可關閉門窗或加掛窗簾;如果天氣許可,最好每週清洗更換床罩、被單,注意身體清潔,將殘留在皮膚、頭髮上的花粉徹底清除,以阻擋或減少花粉入侵屋內。

    吳美慧也要提醒出外賞花民眾,最好避開花粉高峰時段,出門前30分鐘先服用抗敏藥物,且最好能隨身攜帶口罩備用,並穿著長袖衣物,避免直接與過敏原接觸,以減少花粉侵入。

    營養師許秋萍說,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大麥、乳製品和柑橘類水果,太辣或太酸的食物亦可能加重發炎症狀,每日可以多補充蜂膠及抗氧化劑含量高的食物,對過敏症狀也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f41:

Page 15 of 21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