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擇吉丙戌年五运六气详述

  • 丙戌年五运六气详述

    Posted by 易江舟 on 2 2 月, 2006 在 5:36 下午

    丙戌年运气
    1.三气之纪,岁水太过,流衍之纪,运气同化。
    天符岁会:天符之年,气候变化较大,天符为执法。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
    2.五运
    A.大运
    太羽水运,水齐土化。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甚则腹中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下临太阳,湿气变物,病久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晨星。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胜气是水胜火。
    水太过则火受克,火之子土来复。复气是土复水。
    B.主运
    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五运太羽。
    主运五步交司时刻
    初运 大寒日申初初刻起:
    二运 春分后13日申正1刻起;
    三运 芒种后10日酉初2刻起;
    四运 处暑历7日酉正3刻起;
    五运 立冬后4日戌初4刻起。
    C.客运
    初运太羽,二运少角,三运太徵,四运少宫,五运太商。
    3.六气
    A.主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太阳寒水。
    B.客气
    司天在泉四间气为客气的六气,上半年太阳寒水司天所主,下半年太阴湿土在泉所主。
    初之气,地之左间少阳相火;
    二之气,天之右间阳明燥金;
    三之气,司天太阳寒水;
    四之气,天之左间厥阴风木;
    五之气,地之右间少阴君火;
    终之气,在泉太阴湿土。
    六气淫胜:太阳寒水司天,寒淫所胜,民病血变于中,发为痈疡,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淡淡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溢干,甚则面色焦黑,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太阴湿土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沌沌,咽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膝后如结,腓如别。
    六气下临:寒气下临,心气上从。
    六气相胜:寒气偏胜。
    六气来复:湿气来复
    阳明不退明,则太阳不迁正。中运胜火,少阳不降。
    正化对化:正化于戌,对化于辰。
    C.六气始终时刻(主客气相同)
    初之气,始51刻,终37刻半;
    二之气,始37刻6分,终25刻;
    三之气,始26刻,终12刻半,
    四之气,始12刻6分,终100刻,
    五之气,始1刻,终87刻半;
    终之气,始87刻6分,终75刻。
    D. 客主对比
    初之气,客少阳,主厥阴;
    二之气,客阳明,主少阴;
    三之气,客太阳,主少阳;
    四之气,客厥阴,主太阴;
    五之气,客少阴,主阳明;
    终之气,客太阴,主太阳。
    初之气时主气是木,客气是相火,木生火,主生客,相得而和。
    二之气时主气是火,客气是金,火克金,主胜客,主胜为逆,不相得而病。
    三之气时主气是相火,客气是水,水克火,客胜主,客胜为从。
    四之气时主气是土,客气是木,木克土,客胜主,客胜为从。
    五之气时主气是金,客气是火,火克金,客胜主,客胜为从。
    终之气时主气是水,客气是土,土克水,客胜主,客胜为从。
    太阳司天,以寒水之客加临于木火之主,其病候是寒气偏胜。客气胜,其症候是胸中不通畅,鼻流清涕,感受寒邪则咳嗽。主气胜,其症候是咽部鸣响。
    太阴在泉,以湿土之客加临于金水之主,其病候是脾湿偏胜。客气胜,其症候是足部痿弱无力下肢沉重,二便失常,湿邪侵犯下焦,病发泻泄,水肿,前阴隐曲不利。主气胜,其症候是寒气上逆,下焦,病发泻泄,水肿,前阴隐曲不利。主气胜,其症候是寒气上逆,满闷不适,饮食不下,甚至发生疝气。
    4.六元本标中气治法
    太阳,寒本,少阴中,太阳标,本标不同,治本或治标。
    司天在泉胜复补泻。太阳寒化。
    司天 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热胜 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在泉 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辛润之,苦坚之;
    热胜 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干之;
    太阳客 以苦补之,咸泻之,苦坚之,辛润之;
    水之主 其泻以咸,补以苦;
    太阳胜 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太阳复 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运气方药
    运方:黄连茯苓汤
    黄连, 赤茯苓, 麦门冬, 车前子, 生姜, 大枣。
    气方:静顺汤
    白茯苓, 木瓜, 附子片, 牛膝, 防风, 诃子, 干姜, 甘草。
    (花了一个晚上来整理,尽量条理化了,希望对大家有用。择日之用,有时间再续,大家可以看《陈子性藏书.卷二》)

    lzq replied 19 年, 6 月 前 4 Members · 4 Replies
  • 4 Replies
  • 木棉花

    會員
    4 2 月, 2006 在 11:06 上午

    謝謝分享!

  • 裕洲堂

    會員
    5 2 月, 2006 在 7:55 上午

    辛苦了,谢谢!!:f18:

  • 易江舟

    會員
    8 2 月, 2006 在 2:09 下午

    谢谢patton兄加威望!

  • lzq

    會員
    30 3 月, 2006 在 5:20 上午

    不错,真是好东西:f18: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