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九重天一本好書【無所有】轉貼

  • 一本好書【無所有】轉貼

    Posted by zag on 28 12 月, 2005 在 3:00 下午

    [swf]http://download.cw.com.tw/pop/tks_cw344.asp[/swf]

    [swf]http://download.cw.com.tw/pop/tks_cwbook28.asp[/swf]

    [font=標楷體]【無所有】

    「我是貧窮的托缽僧。我所有的是紡織車、教養院的飯缽、羊奶罐、六條老舊的毯子、毛巾及再普通不過的平板,就是這些而已。」

     這是甘地1931年9月,前往參加在倫敦所舉行的第二屆圓桌會議途中,對海關官員申報自己攜帶物品時所說的話。讀到K.克里帕拉尼所寫《甘地語錄》中這句話時,我感到非常的慚愧。那是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太多而感到慚愧。至少以我目前的本分而言,確是那樣。

     事實上,當人出生在這世上時,什麼東西也沒有帶來,活到名字消失離開時,也是空手走的。在活著的過程當中,我們有了許多生活上所謂必需的東西。不過這些都是一定需要的物品嗎?仔細想一想,不一定要的東西真不少。

     我們雖因需要而擁有物品,但有時因那些東西也帶來不少牽掛。所以擁有什麼,相對的就會為它所束縛。原來因為需要而擁有的,到後來主客顛倒,人反而因此失去自由。或許,因為比別人擁有的多而炫燿,但自己炫燿多少,同時也得承受多少被折磨束縛的待遇。

     到去年夏天之前,我非常用心,真的非常費心的養了兩盆蘭花。三年前遷移到茶來軒時,一位法師送來蘭花,牠成為房間內除了我以外的有生命個體。為了照顧這同居的小傢伙,我特地買了養蘭的書來看,為牠的健康,給牠好的肥料,夏天把牠移到涼快沒有日曬的地方,冬天則把房間內的暖氣調降到低溫。

     把這樣的心思用在照料父母的話,恐怕早就成為孝子而有餘。像這樣對牠的百般關愛,也是有些回報,早春時,淡雅的花香,含苞待放淺色花朵,清新如上弦月的葉片,讓人期待,也獲得到茶來軒客人的讚賞喜愛。

     直到去年夏天有一天,我因要去奉先寺拜訪耘虛老僧,外出途中,原來籠罩在雨季中陰沉的天空,突然露出晴朗的陽光,樹林里流竄出的蟬鳴聲此起彼落與溪谷潺潺的流水聲唱和著。啊呀!想起蘭花不放在外面的庭院嗎?此時忽然怪起久未露面眼前這難得燦爛的陽光。

     一想到蘭花葉可能會被刺熱陽光曬到萎縮的光景,顧不得一切慌慌張張的折回了住處,果不出所料,蘭花已經是奄奄一息的模樣。心中有說不出的惋惜,趕快給牠澆水,不久總算恢復了原狀,不過,似乎沒有了原有的元氣。

     那時,我才深切領悟到執著的難受。沒錯,對蘭花我太執念了。為了養蘭,不但無法外出行腳;有事外出時得記得把窗門打開,讓空氣流通切換;因為花盆擺在外面,又跑回來也不只兩三次的事,這一切真是過度的執著。我決定趕快放下這執著。…[/font]

    zag replied 19 年, 9 月 前 5 Members · 9 Replies
  • 9 Replies
  • zag

    會員
    28 12 月, 2005 在 3:03 下午

    [font=標楷體][align=center]認識法頂法師[/align][/font]

    [font=標楷體]住在沒有門牌,也沒有門號的山僧

    「現在我住在一個沒有門牌,也沒有門號的地方。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我很喜歡,因為它可以讓我單純的存在。
    我只是暫時住在那兒罷了!
    對於出家人來說,哪有什麼永遠的住處,
    就像是旅者永遠只是過客。」
                                           ─法頂

     法師獨自一人生活在佛日庵或是江原道深山,或許是為了追求儉樸節制的生活,從他的談話中,也讓人感到生活是孤獨的,但他卻從來沒有失去對週圍事物悲天憫人的同情心。

    在冬天,他剷除積滿厚雪的山路,怕的是在黑夜到河邊的山中動物滑倒,預先敲碎結冰的湖水,讓那些動物有水喝,還有把收到的版稅,幫助修理房子的工人等,都是讓人非常感動的事。

     三十多年來,嚴守沈默與無所有的修行道,是當代最具代表韓國修行精神的僧侶。目前獨居在江原道山谷火田民所遺留下的簡陋棚搭,過著清貧簡約的生活,實踐求道真諦。

    一九五四年於當代高僧曉峰禪師門下授戒出家,歷任韓文《大藏經》版譯經委員、《佛教日報》主筆、松廣寺研修院院長等職。

    一九七○年以後卸下所有僧團職務,遁入山中赤手築屋,過著獨居的山林生活。

     法師隱遁自然,以身作則的生活如同蒼松屹立不搖,其一貫追求人生真理與哲學的態度,讓世人認識真正修道者的面貌。

    不僅是韓國備受尊敬的心靈導師,也是將韓國精神影響至世界的代表人物。 [/font]

  • zag

    會員
    28 12 月, 2005 在 3:05 下午

    [font=標楷體][align=center]一段絕妙好句,足以憾動心旋;
    一張經點好圖,更勝金縷玉墜[/align]

    無所有不是要你什麼都不要,不是一切都空無一物的意思。

    「無所有」指的是你不需要的,不要去擁有、佔有。

    當你充分了解什麼是「無所有」時,才能讓生活過得自在真如。

    人類的歷史,彷彿就像一部所有史,為了讓自己擁有的更多而不停地戰鬥。

    佔有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哪怕是「再多一件就好」的心理,其實什麼都沒有的人,實際上擁有了世上所有的一切。

    我們總是期待著別人能對自己好,但何嘗想過自己善待過別人嗎?

    敞開心胸,天下都可容納,但是封閉起來,如同針孔的狹隘。

    與其花心思在外在的接觸與磨合,不如從平時訓練轉念的功夫開始。[/font]

  • zag

    會員
    28 12 月, 2005 在 3:06 下午

    [font=標楷體]【獲獎事蹟】

    1978 第一屆圖書大獎
    1981 韓國出版文化獎
    1984 選定為青少年圖書
    1985 選定為新生活文庫中央會圖書
    1986 選定為“送愛心書活動”圖書
    1990 首爾市立南山圖書館圖書券獎圖書
    1996 新生活文庫中央會圖書

    韓國備受尊敬的心靈導師,也是將韓國精神影響至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代表著作。

    本書收錄了35篇平實率真的小故事,於1976年4月1日以系列叢書型態問世後,《無所有》成為法頂師父的代名詞

    ===========================

    過去30年來,《無所有》在韓國社會扮演著「思想綠洲」的角色,讓在激烈競爭中奮戰打拼的韓國人,得到片刻休憩的庇蔭處;更讓慾望過多而忙碌不已人們,獲得即使無法到達也想一試的那種心靈上的平靜。說逃避也好,開創也罷,這本書揭示的就是「大放棄,才能大獲得」的道理。

    讀者的評論有「不論這本書多麼提倡一無所有的概念,但我卻只想擁有這本書」、「砍一棵樹也不覺可惜的一本書」,出版社方面也做了「如果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因錢入獄前,讀過一次《無所有》的話…」般的行銷廣告,「當一無所有時才能佔有全世界的無所有的逆理」是現今渾沌社會中,最讓人懷念的。

    (以上節錄 韓國中央日報 2004年3月6日)[/font]

    以上文章摘錄於—–http://www.cwbook.com.tw/reader/nothing/know.asp

  • Emma

    會員
    28 12 月, 2005 在 4:08 下午

    學習丫:f15:

  • 沈蓮舟

    會員
    29 12 月, 2005 在 12:07 上午

    好啊

    :em001:

    謝謝 zag.

  • 小狗妹

    會員
    29 12 月, 2005 在 12:29 上午

    感謝帥哥!

    :s15:

  • geogre

    會員
    30 12 月, 2005 在 9:26 上午

    原帖由 Emma 於 2005-12-29 12:08 AM 發表
    學習丫:f15:

    :f13::f13::f13:

  • zag

    會員
    30 12 月, 2005 在 12:34 下午

    原帖由 Emma 於 2005-12-29 12:08 AM 發表
    學習丫:f15:

    原帖由 TERRY730107 於 2005-12-29 08:29 AM 發表
    感謝帥哥!

    :s15:

    原帖由 geogre 於 2005-12-30 05:26 PM 發表

    :f13::f13::f13:

    呃~~~~~

    怎麼三位的表情……………….

    怪怪的ㄚ

    :f1::f1::f1:

  • zag

    會員
    30 12 月, 2005 在 12:35 下午

    原帖由 沈蓮舟 於 2005-12-29 08:07 AM 發表
    好啊

    :em001:

    謝謝 zag.

    謝蓮大大稱讚ㄚ

    :f9::f9::f9: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