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從感冒來談【實症】與【虛症】
陰、陽、表、裏、虛、實、寒、熱。這就是中醫診斷的八種歸類,疾病雖然複雜,但是不出其中。
八綱可以分為四對,即是陰陽、表裏、虛實、寒熱。
而陰陽又為八綱的總綱,因為表、熱、實證為陽,裏、寒、虛為陰,所以用陰陽兩綱來概括其他六綱。
疾病的屬性可分為陰證、陽證。
病位的深淺可分為表證、裏證。
疾病的性質可分為寒證、熱證。
疾病的正邪強弱可分為邪盛為實證、正氣虛為虛證。(以下只討論虛實兩綱。)
實證是人體感受外邪,或是體內病理產物蓄積到產生臨床症狀,例如外感風寒入侵人體,或是內臟功能失調如便祕不通。
虛證是人體正氣虛弱的表現,虛者不足也,可以表現在氣血津液等物質基礎上,而以陽氣虛和陰血虛做代表。
陽氣虛的一系列症狀是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大便滑脫、小便失禁。
陰血虛的一系列症狀是手足心熱、心煩心悸、面色萎黃或是顴紅、潮熱盜汗。
中醫診斷是一門獨特的又高深的學問,可以很複雜到大部分的中醫師終身都無法入其門牆,也可以簡單到每個中華文化圈中的每個人都能略知一二。
就是因為影響範圍廣大而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不得不知道也想要知道。
虛與實有最簡單的說法,例如感染到外來物質如病毒細菌就是實,而人體呈現虛弱狀態就是虛,而虛實之間可以互相影響,也互相轉化。
例如感冒久了或是感染了超強病毒,那麼人體體力無法支撐就渾身乏力,所以有實強正弱的現象,或是實弱正也弱。
所以虛弱狀態不是就要補正氣嗎?可是外邪感染時做進補的動作,那就會使感冒纏綿不絕。
所以有外邪須先清除之,當然也有攻補兼施的高級手法,那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會使用的。
可是有外邪可以一昧猛攻嗎?那也不行。
例如有位乾癟的老頭子感冒了,想說薑湯不錯,那乾脆去吃現成的薑母鴨,可是吃了太多也太好了,導致全身出汗,大汗淋漓不止,出現心臟無法負荷的衰弱。
發汗是中醫治療外感的一個手段,可是並不是唯一手段,況且即使是可以發汗,那也要適可而止。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