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致癌

    Posted by 無鹽蛇蠍 on 19 10 月, 2005 在 2:00 下午

    外國醫學專家經多年研究,認為以下人等易患癌症:

    1. 過敏体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 4 萬人,發現對藥物或化學試劑等過敏的人比無過敏史者更易患癌。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 30 %,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 41%。

    2.經常熬夜者:

    雖然癌症的發病至今尚未弄清,但有一點睡眠不好是一個危險的因素。因為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而夜間又是細胞裂變最旺盛的時期,睡眠不好,人體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化而成為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而吸煙、喝咖啡,也會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體內。

    3. 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資料顯示,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兩倍。美國癌症中心報告,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 4 至 6 倍。

    4. 維他命缺乏者:

    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如維生素A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險增加 3.5 倍,患其他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多;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道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 膽固醇過低者:

    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或中風。其實,膽固醇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養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軍,並非越低越好。英國研究人員的報告稱,中老年女性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就是膽固醇過低。

    GOGO2008 replied 18 年, 8 月 前 4 Members · 395 Replies
  • 395 Replies
  • 無鹽蛇蠍

    會員
    19 10 月, 2005 在 2:00 下午

    6. 常飲高熱的濃茶者:

    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80℃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管,而茶中的鞣質可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而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後即可變成癌組織。

    7. 高血壓患者:

    美國對 30 多萬名男子的臨床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的癌症罹患率和死亡率為血壓正常者的兩倍多,並預言未來 10 年的癌症死亡率可能與血壓升高成正比。當然不是說高血壓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兩病的發生有某些共同機制,如肥胖、嗜酒、吃鹽過多等既可促使血壓升高,也可誘發癌症。

    8. 經常憋大小便者:

    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會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促發癌變。故專家們主張每小時排尿一次;大便有害物質多,如:硫化氫及其它致癌物,經常刺激腸粘膜會導致癌變。故防範之舉是每天定時排便。

    9. 拒飲優酪乳者:

    優酪乳中含有高活性的乳酸菌和其它益菌,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每天飲用酸牛奶,可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數量,使人體的免疫功能得以加強,從而降低癌病的發病率。

    10. 偏肉食者:

    過多的動物脂肪乃是誘發某些癌症的主要原因。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 2.5 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攝取量比 50 年代增加了 4 倍,患癌者則不斷提高。

  • 無鹽蛇蠍

    會員
    19 10 月, 2005 在 2:02 下午

    以下是醫學系研究所研究教授做出來的實驗報告,可信度百分之百。

    已證實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惡物)

    1. 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 (肝癌)

    2. 過期的食物 (有黴菌),含有黃菊毒素 (肝癌), 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要不要捨不得丟。

    3. 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

    4. 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 (在胃 裡中和會形成亞硝酸)

    5. 烤的,有焦的部份都要去掉,很毒

    6. 莖類的植物 (如馬鈴薯…..) 發芽就有毒

    許多東西其實對身體有壞處,不能只顧吃,而忽略到這些….要懂得選擇,不是有得吃就好,因為現在的污染,致病因素太多了,,,請大家在吃東西之前三思什麼是有益的食物….

  • steven5423

    會員
    20 10 月, 2005 在 6:53 上午

    :em10::em10:

  • GOGO2008

    會員
    6 4 月, 2006 在 5:58 上午

    含致癌物丙烯醯胺 FDA公布第二波黑名單
    洋芋片、爆米花、瓶裝橄欖、黑棗汁 入列
    2004-03-27/民生報

    編譯邱秀貴?路透華盛頓電

     瑞典科學家2002年發現,炸薯條等廣受歡迎的食物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acrylamide)後,引起民眾恐慌,美國食物藥物管理局(FDA)又發現,橄欖、黑棗汁(prune juice,又稱西梅汁)和嬰幼兒牙餅等更多食物中,也含有這種致癌物。

    FDA公布最新測試結果,證實先前研究發現高溫烘焙、特別是油炸點心含丙烯醯胺的量最高,包括洋芋片、鹹脆餅(pretzel )和爆米花等。

    令研究人員寬心的是,嬰兒奶粉中未發現這種成分。不過由於這是嬰兒唯一的食物來源,他們還會繼續研究。他們強調,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研究結果對人類健康有何影響。

    一些澱粉食物經高溫油炸、烘烤後,會自然產生丙烯醯胺。但在2002年瑞典科學家宣布研究結果前,沒有人想到食物中這麼普遍存在這種物質。

    FDA發表聲明說:「據目前的了解,高量丙烯醯胺會導致動物罹癌及生殖方面問題,也是人類的神經毒素。初步報告顯示,這種物質可能增加動物罹癌危險,但有多少食物含有這種成分、以及對大眾健康是否有顯著影響,目前仍不清楚。」

    FDA為了了解民眾可能吃進多少丙烯醯胺,著手測試各種常見食品。目前測試的750種食品中,起司、牛奶和冰淇淋不含這種成分,嬰幼兒吃的牙餅含量相當高。市售烹調過的火雞肉和蔬菜,也含有低量的丙烯醯胺。兒童愛吃的花生醬和巧克力餅乾也含有。

    家中烹調的肉似乎不含這種成分,但炸雞和速食的炸雞塊則有;新鮮蔬果似乎沒有,但瓶裝的黑棗汁和黑橄欖,含量則相當高。

  • GOGO2008

    會員
    6 4 月, 2006 在 6:01 上午

    英研究:食用過多紅肉及加工肉易罹腸癌
    20050615

    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每天食用過量的牛肉、羊肉、豬肉、加工香腸及漢堡肉,易罹患腸癌,如果纖維攝取量又不足,風險更高;
    但每兩天就食用魚的民眾,罹患腸癌的風險則降低三分之一。

    這份由具權威的「歐洲癌症與營養保護調查」公布的報告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食用超過一百六十公克紅肉的人,罹患腸癌的風險比每週只食用一次的人,高出百分之三十。

    一般來說,一分大牛排的重量大約是二百一十公克,以此推斷,許多人攝取的紅肉都過量。

    位在劍橋的Dunn醫學研究中心人類營養組教授賓漢指出,過去以來很多人懷疑腸癌與大量食用紅肉及加工肉有密切關係,研究證實他們的確密切有關。

    另一位負責研究的教授雷波里 (Elio Riboli)指出,導致腸癌發生的還有兩個因素,分別是過胖和缺乏運動,吸菸和飲酒過量,同樣不利腸道健康。

    這項調查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也是歐洲地區的第一次,受訪人數超過五十萬人,平均年齡在二十五到七十歲。

    英國每年約有三萬五千個腸癌病例,男性病患人數略高於女性,是英國男性第三大癌症,女性則是排名第二大。

  • GOGO2008

    會員
    6 4 月, 2006 在 6:02 上午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 列致癌物
    2005/07/31 民生報

    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署,已把用荷爾蒙治療更年期症狀,從「可能對人體致癌」,改列為「會對人體致癌」(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質。

    癌症署被視為致癌物質權威。由其召集21名科學家對現有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斷定用雌激素(es-trogen)搭配黃體素(progestrogen)治療更年期症狀,可能使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發生率增加,即使每個月服用黃體素不到10天,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也會提高。

    荷爾蒙替代療法(HRT),是用荷爾蒙藥物來改善婦女更年期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陰道乾澀萎縮、萎縮性尿道炎等症狀,包括混合或分別服用雌激素與黃體素,全球用藥者估計至少兩千萬人。

    對此,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表示,任何藥物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雖然過去不少研究指出,使用HRT可能會增加罹癌風險,但只要遵照醫師指示,不超過4年、低劑量的服用荷爾蒙藥物,仍是安全且有效改善停經後症候群的療法,國內將不會限制其使用,民眾也沒必要因此過度恐慌,甚至因噎廢食、自行停藥。

    此外,約一成生育年齡婦女服用的混合式避孕丸,癌症署以前已斷定這種藥物可能造成肝癌。進一步研究顯示,它也會使乳癌和子宮頸癌的罹患率略微提高,而這種風險在停藥後馬上消除。另一方面,研究證實避孕藥有助於防止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癌症署主管柯連諾說:「情況很複雜,每個婦女必須與醫師個別討論,衡量服用避孕丸或採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利弊。」

  • GOGO2008

    會員
    6 4 月, 2006 在 6:04 上午

    英國公佈一項檢測,
    發現碳酸飲料如果同時含有「苯甲酸鈉」防腐劑和維他命C,會產生致癌的「苯」,現在市面上就有一款橘子汽水的標示上發現這種疑慮,只是廠商表示含量低於安全值,醫師則說,非要喝的話,喝之前記得先開瓶讓苯揮發掉。

    橘子汽水香香甜甜,但現在卻被質疑含有致癌物,原來如果原料裡頭若寫著含有苯甲酸鈉防腐劑,還有維他命C的話,兩者作用之下出現苯,而苯吸收太多可能會致癌。

    其實只要是酸酸甜甜的飲料,都盡可能要少喝點,因為苯甲酸鈉只要在酸的環境當中,就容易變成致癌物,所以規定苯甲酸鈉在水中不能超過10ppb,台灣的標準不能超過5,被點名的業者則是表示,含量絕對在安全值。

    至於愛喝汽水的人還有個方式,就是開瓶後先讓苯揮發再喝,只不過這樣汽水可能沒汽,顧口味還是顧健康,恐怕得傷點腦筋。

  • MissC

    會員
    6 4 月, 2006 在 2:34 下午

    1.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最少每天有5份(一份約為80?100克)。多吃蔬菜水果確實有幫助預防癌症及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勤加清洗或改食無農藥蔬果,多吃新鮮蔬果,持之以恆並且多吃才是真正的保健之道。

    2.七分素三分葷,先吃五穀雜糧與蔬菜水果,另外三分才吃魚與肉類。把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都包含在你的食譜裡,這是保證你能吃進均衡的抗氧化物。

    3.避免自由基的產生:少接觸紫外線、X光、電磁波、致癌物質;少抽煙;少吃鹽醃、煙薰、燒烤、易長霉的食物及藥物;不要接觸污染物質及減少情緒的緊繃如生氣、緊張等。

    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習慣、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5.易受大量自由基侵害的族群:長途飛行(因接觸較高的輻射線)、旅行者、運動員、吸煙者、壓力族、病患等。為了抵抗自由基及現代生活壓力所帶來的傷害,建議每日攝取維他命A 1000 IU,或β胡蘿蔔素6?15毫克,維他命C 200?500毫克,維他命E 200?400毫克或含植化素如類黃酮素、黃酮素、多酚類等的天然抗氧化補充劑。

    6.生活忙碌的現代人,飲食較不均衡,所以營養素可能會攝取不足,因此可藉由低劑量的綜合維他命及營養補充品來補充完整。

    【中時電子報 】
    :f41:

  • GOGO2008

    會員
    7 4 月, 2006 在 9:54 下午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但有的人罹癌卻可以幸運存活,有的人罹癌卻病情急轉直下,其中除與個人是否早期發現直接有關外,是否還有一個主宰癌症惡化的鑰匙?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查岱龍最近在中研院士洪明奇的指導下,

    發現細胞中一種EZH2的分子可做為癌症病人預後及存活率的指標,

    一旦EZH2被磷酸化,則會促進癌症生長,相反的,如果EZH2不被磷酸化,病人的存活率相對大增。

    查岱龍此一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全球知名的「科學」(Science)雜誌,也讓他成為國內軍醫院第一位獲得國際權威雜誌收載論文的醫師。

    查岱龍表示,癌症多由基因突變所引起,但也有一些非基因突變的因素會影響腫瘤的增長與擴散,所以某些人罹癌會快速惡化,但也有人卻可以存活下來,這在過去在醫界是個謎。三年前,美國密西根大學發表研究發現,人體中調控細胞染色體結構及基因表達的EZH2分子,可能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但仍無法以EZH2蛋白的總量,來區分病人的存活率。

    查岱龍後來赴美研究,在德州大學安德生癌症中心細胞與分子腫瘤學系主任、中研院士洪明奇的指導下,進一步針對EZH2的生物活性發現,EZH2其實有兩種型態,一種是能抑制基因過度表達的EZH2,並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另一方面,EZH2如果被磷酸化,卻又能促長癌症,而這種被磷酸化的過程,是因另一種名為AKt酵素所造成。

    值得一提的是,他收集乳癌、攝護腺癌、肝癌、胰臟癌、子宮頸癌等多種癌症、28個癌細胞株,也都發現在許多腫瘤細胞中都有這種機轉存在。另外,他以130名乳癌病人癌細胞株進行回溯性研究,也發現被磷酸化的EZH2的標本,與不被磷酸化的EZH2標本,兩者的死亡率相差三成左右。

    查岱龍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判定癌症病人的預後指標,只要發現病人體內的EZH2分子有被磷酸化的現象之際,即應積極治療;另一方面,也可藉此為癌症藥物治療找出新的標的,或者能破解AKt酵素在進行磷酸化的過程,就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 GOGO2008

    會員
    7 4 月, 2006 在 11:35 下午

    藥名】  半枝蓮 
    【基源】  為唇形科植物之全草 
    【別名】  並頭草、牙刷草、狹葉韓信草 
    【性味與歸經】  辛、苦、寒,歸肺、胃、肝經 
    【功能】  清熱解毒消癱,利水消腫、活血、止痛、抗癌。 
    【主治】  腫瘤、蘭尾炎、肝炎、肝硬化、喉痛、腸炎、胎毒
     
    【現代藥理】 
    抗癌作用: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有抑制白血球作用。

  • GOGO2008

    會員
    8 4 月, 2006 在 10:26 下午

    檳榔配煙酒 罹癌比例暴增百倍

    檳榔毒性較想像更強。
    食用檳榔除了會導致口腔癌外,
    國家衛生研究院昨日發表,
    嚼食檳榔者發生咽喉癌、食道癌、肝癌和肝硬化的機會高,其中發生食道癌的比例甚至高出上百倍。
    嚼食檳榔的孕婦發生流產、死產、早產等機率,也較不吃檳榔的孕婦高出約一到三倍。
    國衛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組主任葛應欽指出,
    檳榔單獨食用或與煙、酒合用皆可造成口腔癌,早經研究證實,但吃檳榔是否造成咽、喉、食道、肝癌病變,
    最新證據經國衛院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研究確定,檳榔中致癌成分透過口腔黏膜接觸吸收,造成全身系統的危害。他表示,這是檳榔毒性較想像更強的最新訊息,紅唇族不可不知。

  • GOGO2008

    會員
    9 4 月, 2006 在 10:32 下午

    發現長期攝取紅肉的人比較容易得到遠端大腸癌及直腸癌。
    相對的,食用雞肉與魚肉反而能夠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 GOGO2008

    會員
    10 4 月, 2006 在 9:56 下午

    台大研究發現,
    葡萄皮與葡萄籽裡面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
    能抑制血管新生,
    民眾若能日喝1杯100CC的葡萄汁,
    可望降低多種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

    醫界已知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乳癌、胃癌、腸癌、肝癌等疾病,其發生與轉移均與血管新生有關,若能早一步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生長,將可能從根本面,預防多種癌症與心血管疾病。

  • GOGO2008

    會員
    10 4 月, 2006 在 10:33 下午

    2006/04/11 民生報

    異黃酮素可促進消滅有瑕疵的細胞,包括癌細胞在內,同時可抗發炎。
    黃豆含有豐富的異黃酮。

    常吃黃豆產品的婦女,罹患乳癌的危險較低,不過這個好處是得自常吃大豆的好習慣,而非攝取健康食品。

    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合作,分析18項對不同人口做的大豆與乳癌研究報告,發現整體而言,常吃黃豆的白人婦女,罹患乳癌的危險降低14%。

    研究報告刊於美國癌症研究所期刊。

    這些研究大多是對亞洲人進行,亞洲人本來就比較常吃黃豆,西方婦女則比較常以服用大豆補充劑彌補不足。

    約翰霍普金斯泌尿學、流行病學、腫瘤學、環保科學副教授特洛克說:「現在婦女應停止服用高劑量的黃豆補充劑,尤其是乳癌存活者和乳癌高危險群。」

    特洛克說:「重要的是要吃真正的黃豆食品,例如豆腐,而非攝取高度提煉的異黃酮素,因為效果與吃豆腐或喝豆漿不同。」

  • GOGO2008

    會員
    11 4 月, 2006 在 10:15 下午

    薑可以殺死卵巢癌細胞,

    辣椒亦可縮小胰臟癌腫瘤。

    薑的研究是在培養皿上對細胞進行,雖然證實對癌症病人有這種作用仍須假以時間,但至少是驗證這個理論的第一步。

    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婦產科助理教授若貝卡.劉(譯音)和同事試驗,把薑粉溶在溶液中,然後加入含有卵巢癌細胞的培養皿,結果發現薑以兩種方法殺死癌細胞,一種是引起細胞凋亡(自我毀滅)的過程,另一種是細胞自體吞噬的過程。
    研究報告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舉行的會議上發表。

Page 1 of 27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