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步天推晷[轉貼]《太初历》

  • [轉貼]《太初历》

    Posted by yfsum on 8 6 月, 2005 在 6:21 上午

    http://bbs.guoxue.com/good.php/o_t__t_255466__%E3%80%8A%E5%A4%AA%E5%88%9D%E5%8E%86%E3%80%8B.html
    《太初历》

    《历议》一
    《太初历》邓平造。汉兴方整纲纪无遐历事,或言仍用秦《颛顼历》
    ,其比于六历之中最为微近,然弦望朔晦多非其实。至武帝元封七年,始命司马迁、邓平等造《汉历》,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并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元封七年复得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之岁。邓
    平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借)半日,为阴
    历;不藉(借)名为阳历。
    《后汉书·历志》云,《太初历》斗二十六度三百八十五分,牵牛八度
    。及王莽之际,刘歆作《三统历》其追《太初历》前卅一元五星会庚戌之岁为上元,而后学之士或以为《太初》本法不传,是以不知历而谓之

    《推步》二
    上元庚辰至太初元年丁丑积4617年算外。
    统母:
    日法81 闰法19 统法1539 元法4617 会数47 章月235 月法2392 周天562120 岁中12 月周254 朔望之会135 会月6345 统月19035 元月57105 章中228 策余8080 斗分385 朔实29.530864197 岁实365.250162443 气策15,336.667 弦策7,31 望策14,62 朔策29,43 虚分38 气法24 章闰7 节策45,1010
    统术:
    推日月元统,置太极上元以来,外所求年,盈元法除之,余不盈者,
    则天统甲子以来年数也。盈统,除之,余则地统甲辰以来年数也。又盈统,除之,余则人统甲申以来年数也。各以其统首日为纪。
    推天正,以章月乘入统岁数,盈章岁得一,名曰积月,不盈者名曰闰余。闰余十二以上,岁有闰。求地正,加积月一;求人正,加二。
    推正月朔,以月法乘积月,盈日法得一,名曰积日,不盈者名曰小余
    。小余三十八以上,其月大。积日盈六十,除之,不盈者名曰大余。数以统首日起,算外,则朔日也。求其次月,加大余二十九,小余四十三。小余盈日法得一,从大余,数除如法。求弦,加大余七,小余三十一。求望,倍弦。
    推闰余所在,以十二乘闰余,加七得一。盈章中,数所得,起冬至,算外,则中至终闰盈。中气在朔若二日,则前月闰也。
    推冬至,以策余乘入统岁数,盈统法得一,名曰大余,不盈者名曰小余。除数如法,则所求冬至日也。
    求八节,加大余四十五,小余千一十。求二十四气,三其小余,加大余十五,小余三百三十六,小分六百六十七。(余略。注:《三统历》于《太初历》唯增益之,用数大同小异。)
    《例议》三
    太初元年
    推日月元统:
    入天统甲子一年。
    推天正、推闰余所在:
    积年4617 积月57105 无闰余 无小余 无大余
    天正十一月甲子朔。
    天正十二月癸巳朔。小余四十三。(先藉半日为阴历,甲午朔。小余
    五。)
    正月癸亥朔。小余五。
    二月壬辰朔。小余四十八。
    二月
    求上弦:上弦己亥日。小余七十九。
    求望:望日丁未。小余二十九。
    求下弦:下弦甲寅日。小余六十。
    三月壬戌朔。小余十。
    推冬至:
    积年4617 无小余 无大余 天正十一月甲子冬至。
    求八节:
    己酉立春,小余一千一十。
    甲午春分,小余二千二十。
    己卯立夏,小余三千三十。
    甲子夏至,小余四千四十。
    庚辰立秋,小余四百三十三。
    乙丑秋分,小余一千四百四十三。
    庚戌立冬,小余二千四百五十三。
    乙未冬至,小余三千四百六十三。
    求二十四气:
    己卯小寒,小余三百三十六,小分六百六十七。
    甲午大寒,小余六百七十三,小分三百三十四。
    己酉立春,小余一千一十。
    湖南沅江 李肇华

    yfsum replied 20 年, 3 月 前 1 Member · 1 Reply
  • 1 Reply
  • yfsum

    會員
    8 6 月, 2005 在 2:21 下午

    http://bbs.guoxue.com/good.php/o_t__t_255466__%E3%80%8A%E5%A4%AA%E5%88%9D%E5%8E%86%E3%80%8B.html
    《太初历》

    《历议》一
    《太初历》邓平造。汉兴方整纲纪无遐历事,或言仍用秦《颛顼历》
    ,其比于六历之中最为微近,然弦望朔晦多非其实。至武帝元封七年,始命司马迁、邓平等造《汉历》,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并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元封七年复得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之岁。邓
    平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借)半日,为阴
    历;不藉(借)名为阳历。
    《后汉书·历志》云,《太初历》斗二十六度三百八十五分,牵牛八度
    。及王莽之际,刘歆作《三统历》其追《太初历》前卅一元五星会庚戌之岁为上元,而后学之士或以为《太初》本法不传,是以不知历而谓之

    《推步》二
    上元庚辰至太初元年丁丑积4617年算外。
    统母:
    日法81 闰法19 统法1539 元法4617 会数47 章月235 月法2392 周天562120 岁中12 月周254 朔望之会135 会月6345 统月19035 元月57105 章中228 策余8080 斗分385 朔实29.530864197 岁实365.250162443 气策15,336.667 弦策7,31 望策14,62 朔策29,43 虚分38 气法24 章闰7 节策45,1010
    统术:
    推日月元统,置太极上元以来,外所求年,盈元法除之,余不盈者,
    则天统甲子以来年数也。盈统,除之,余则地统甲辰以来年数也。又盈统,除之,余则人统甲申以来年数也。各以其统首日为纪。
    推天正,以章月乘入统岁数,盈章岁得一,名曰积月,不盈者名曰闰余。闰余十二以上,岁有闰。求地正,加积月一;求人正,加二。
    推正月朔,以月法乘积月,盈日法得一,名曰积日,不盈者名曰小余
    。小余三十八以上,其月大。积日盈六十,除之,不盈者名曰大余。数以统首日起,算外,则朔日也。求其次月,加大余二十九,小余四十三。小余盈日法得一,从大余,数除如法。求弦,加大余七,小余三十一。求望,倍弦。
    推闰余所在,以十二乘闰余,加七得一。盈章中,数所得,起冬至,算外,则中至终闰盈。中气在朔若二日,则前月闰也。
    推冬至,以策余乘入统岁数,盈统法得一,名曰大余,不盈者名曰小余。除数如法,则所求冬至日也。
    求八节,加大余四十五,小余千一十。求二十四气,三其小余,加大余十五,小余三百三十六,小分六百六十七。(余略。注:《三统历》于《太初历》唯增益之,用数大同小异。)
    《例议》三
    太初元年
    推日月元统:
    入天统甲子一年。
    推天正、推闰余所在:
    积年4617 积月57105 无闰余 无小余 无大余
    天正十一月甲子朔。
    天正十二月癸巳朔。小余四十三。(先藉半日为阴历,甲午朔。小余
    五。)
    正月癸亥朔。小余五。
    二月壬辰朔。小余四十八。
    二月
    求上弦:上弦己亥日。小余七十九。
    求望:望日丁未。小余二十九。
    求下弦:下弦甲寅日。小余六十。
    三月壬戌朔。小余十。
    推冬至:
    积年4617 无小余 无大余 天正十一月甲子冬至。
    求八节:
    己酉立春,小余一千一十。
    甲午春分,小余二千二十。
    己卯立夏,小余三千三十。
    甲子夏至,小余四千四十。
    庚辰立秋,小余四百三十三。
    乙丑秋分,小余一千四百四十三。
    庚戌立冬,小余二千四百五十三。
    乙未冬至,小余三千四百六十三。
    求二十四气:
    己卯小寒,小余三百三十六,小分六百六十七。
    甲午大寒,小余六百七十三,小分三百三十四。
    己酉立春,小余一千一十。
    湖南沅江 李肇华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