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引用由lh1041在 2005/09/20 10:33pm 發表的內容:
易學爲什麽現在還不能介入這個問題呢?不是因爲它沒有理論高度,而是因爲它沒有實踐工具,也就是因爲沒有將 …老前輩高論,在下無以為敬,特將本創作室的“鎮山之圖”濃縮版亮出來,高挂于 老前輩所坐太師椅之后,以壯聲勢!
(注:本圖匯集4096個變卦,并根據動爻而配以數字。)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cgi/usrRMnOEMvH8/37/28/A1B6C2A9B3AAF8A7_1127622800.jpg -
:em12:
雪玄子先生,梅花易數是誰人所創仍是一個謎,但從歷史考證來說,基本可以肯定不是邵雍先賢所創。如果再前推至陳希夷先生則更找不到証据。目前多數人認為是明代以後才有梅易。
看罷lh1041先生的文章後不由得令愚想起滕王閣序中的兩句: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天高地?,覺宇宙之無窮。王勃當年那麼年輕,就懂得了易學這個道理,十分值得今人學習啊! -
下面引用由matricec在 2005/09/25 10:38am 發表的內容:
雪玄子兄,
我以前在香港電視看過套劇集,說邵康節先生是創制
“梅花易數”的,不過看完<<宋史?道學>>”邵雍”後,我相信
邵雍沒有創制占卜術,他判斷事情是用常理推論(我不能肯定
…matricec 道兄
姑且不論康節先生是否用梅占,其體用觀念是確實有ㄉ,而他ㄉ皇極經世是否單純談地氣之變呢?這要談到中國人以易為根ㄉ萬用生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是以這種三才歸於道ㄉ思想生活ㄉ,而道正是易經所論述ㄉ,因此中國人ㄉ很多學問跟態度都透過易ㄉ理與易ㄉ軌來理解來實踐。
所以五術皆源易理天道,其理相同,其應相印,只是於用ㄉ方面有些面目與目的有差異性,故此而可知,康節先生善易占絕對可能,皇極論人論事也必合易合天道循環ㄉ軌跡。
康節先生能被傳說為梅易創始者,絕不會是單純ㄉ空穴來風,以他在宋代學術界ㄉ地位,連程子都讚譽有加,足見其哲學層次相當高,或可言之其將前人易學整理加入自我印證心得,而提高其『用』ㄉ層次,使得此類先天小成卦占斷法出現完整系統,而人們將此系統稱為『梅花心易』,如此?康節先生當然是『梅花心易』ㄉ創始人!
歷代許多學問ㄉ成立,莫不是繼前人之學而精之,中國文化傳承可貴ㄉ正是這『博納百家、承先啟後』,紹子之學或非其創基本學理,然卻可能是其承先人之學而精之,若如此,其為梅花易之始祖應該是當得吧! -
下面引用由老平在 2005/09/25 04:30pm 發表的內容:
雪玄子先生,梅花易數是誰人所創仍是一個謎,但從歷史考證來說,基本可以肯定不是邵雍先賢所創。如果再前推至陳希夷先生則更找不到証据。目前多數人認為是明代以後才有梅易。
看罷lh1041先生的文 …老平前輩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此天下第一聯正是出自陳摶老祖筆下,他是道教南宗祖師之一,在一般說來他也算是個神話人物,敝人言其為梅花易之真正鼻祖,想必許多人反對或懷疑。
但因敝人門派屬道宗,據門派之論,康節先生之前此易法無梅花之名,而有小成體用之論與心觸取象之法,故此敝人言其為陳摶老祖所創。(若從本宗之說再上推,此小成體用以心觸象之法傳自純陽真人呂洞賓祖師)
然此畢竟為道宗之說,無求大眾必然承認之必要,就當茶餘飯後吧。一笑!
:em02: -
-
接下來謝謝天邊客先生,您的作品我已經收藏,看看找個合適的方位挂出來作爲鎮宅之寳。您以前發表的六十四卦圖案使我立即想起塔儸牌,您是不是可以精益求精一下,做成一副易卦塔儸牌?
我想,戈巴契夫先生是從周易本經出發進行研究的,您二人若有緣相識,或者可以共同研究一下,主要是牌面圖案的寓意需要改進一下。哪一天我要是看見易卦塔儸牌出現,就會明白天邊客和戈巴契夫先生成爲大老闆了。 :em11: -
銳山先生,我們也知道“數學就是玄學”這個命題會引起疑問,但是這幾天想來想去也沒有很合適的語言和文字來表達這個命題,這是語言和文字的局限性——不能深入地進行表述。我想來想去,或許提供幾個思路會比較好:1.考察一下數學發展的源流。2.考察一下數學和形而上學的關係,以及與神學的關係。3.考察一下人類歷史上天才人物最後的思想歸宿,他們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神學作爲自己的思想歸宿。4.考察一下數學和法術的關係。
以上幾個方面,尤其是第四方面幾乎沒有人做過研究。數學史著作雖然不少,但是很少人從形而上學(玄學)的立場出發進行研究。
關於易學是否也要做數學證明的問題。我認爲數學現在的發展狀態,還沒有資格證明易學。進一步講,易學中某一部分(京氏易和先天學)在學術體系的位置,至少是和數學、哲學處於同一位階的;另一部分應該和神學處於同一位階。 -
[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邊客在 2005/09/27 08:09a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lh1041在 2005/09/26 10:48pm 發表的內容:
看看找個合適的方位挂出來作爲鎮宅之寳。您以前發表的六十四卦圖案使我立即想起塔儸牌,您是不是可以精益求精一下,做成一副易卦塔儸牌?
我想,戈巴契 …所登之易圖,竟能得老前輩垂青,在下甚感欣慰!但若真要懸掛出來,那張圖的解像度就不行了,這樣吧,老前輩若方便給個收圖地址,在下將很樂意打印給您,A1尺寸的圖畫,(24X34寸)打印費在香港是140.00一張,連郵費應該在2佰元左右吧,老前輩可在收妥圖畫后,才匯款給 在下。(順便聲明一句:所有在此網站結識的易友,如果要圖,在下都絕不會收取勞么子設計費。)聯系郵址:YIPCHICHIU@YAHOO.COM.HK
關于易卦牌,在下之前在【易學】討論一欄,已刊出過較專業的【周易、六爻預測牌】,很方便、好用和靈驗哦!但這種較專業用的,似乎不大需要圖像作輔助或美化。而更通俗的版本,則在編輯中,主要是以原卦畫和葉氏簽文為骨干,連原周易卦辭也不敢加進去,擔心影嚮普及化。
易友戈巴契夫大大,确是后生可畏之輩,前程無可限量!惜他“愛恨分明”,幾乎不認同 在下這類“變種的文字易”,如何…..?在下不敢自討沒趣,多謝老前輩美意,一笑!
其實,“文字易”有“文字易”的長處,在下之前故意在| 京氏易傳 | 一欄里,用“文字易”解卦,“彈不虛發,例必獲賞”,豈只是“銀樣蠟槍頭”呢!“文字易”當然也有短處。所以,理想的易測法,應該是:卦辭、爻辭、卦象和六爻預測法混合參考,各取所需。……說离題了,抱歉!
很羨慕 老前輩和老平兄都受過高等教育!在下66年啟蒙,不幸躬逢“文革”其盛,16歲已离校涉世。平生雖好書,到底先天不足!所以特別羨慕和敬重受過高等教育、又才德兼備之人!看老前輩談科學理論,胸有成竹,如數家珍,在下這個不老不少的中年人,不得不嘆一句:“五十而知天命”也!哈 哈 哈! -
[ 這篇文章最後由lh1041在 2005/09/27 03:06am 第 1 次編輯 ]
天邊客先生,謝謝您的熱情回復,您實在是過譽了,在下只是一個在網上貼文,圖個樂子的半桶水而已,相信諸位巨眼高人早已洞穿在下不學無術的面目。哈哈……
:em22: -
下面引用由研究京氏在 2005/09/27 00:58am 發表的內容:
这两个帖子超出小的知識范围了,先收藏。
感觉老伯所言甚是,又似乎哪里有点不对劲。
从目前已知的易学史來看,数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 …是不是因爲數學嚴格規整的形式邏輯?說實話,要表述清楚這個命題,我看差不多要寫一本書,一本不會被主流意識形態接受的書。
如果您看看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著作,再回頭看看一些易學著作,我想可能很容易搞清楚象和數的關係。您不是在“綜合風水”版貼了“太一生水”這篇文章麼?或許也可以看看? -
lh1041三人中的二人已經北返數日了,我也要回去了,休假期間,在網站上得到多位先生的指點,使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頓首再拜。
下一段時間,由於又要投入工作,就比較少貼文和參加討論,待我們忙過後,再來與各位先生相聚,再向各位先生請教。 -
下面引用由研究京氏在 2005/09/27 01:20pm 發表的內容:
《太一生水》篇的观点,跟易纬是一脈相承、相通的。与河洛之圖精神也一緻。数学是现象世界的抽象模拟;有一个数学模型,就有一个相应 …我再提一個思路,或許不夠貼切,不過接近了。考慮一下現在的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技術不但可以模擬三維空間下現實存在的實體,也可以模擬三維空間下不存在的事物,比如電腦上常見的一些表面上看來不錯的幾何體,但是三維空間裏就不可能作得出來。由此可見,任何象都有其數字背景,而模型中的數字(包括天干地支、陰陽爻這些運算符)都是爲了表現某种象的使用的。因此,從理論上說,數學可以模擬無限維時空下的圖景,想象不出來但是無法否認其存在可能性的途圖景。不知道我的表述能不能使您多一個思路——語言、文字確實不是好的交流手段。 :em02:
-
[equote]下面引用由lh1041在 2005/09/27 02:11am 發表的內容:
lh1041三人中的二人已經北返數日了,我也要回去了,休假期間,在網站上得到多位先生的指點,使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頓首再拜。
下一段時間,由於又要投入工作,就比較少貼文和參加討論,待我們忙過後,再來與各 …
[/equote]
[font=標楷體]前輩,此點我們最關注,一般而言,你們出差時間需時多久?數月?半年?一年?如是一年,我們通通變了長頸鹿了!
話說如此,你們的工作讓我們知識領域再打開天窗,擴闊視野,希望你們在工作休閒時候上來逛逛,祝工作愉快![/font] -
下面引用由銳山在 2005/09/27 02:02pm 發表的內容:
前輩,此點我們最關注,一般而言,你們出差時間需時多?銳山先生,這就說不好了,希望順順利利。我們還會繼續為網站盡綿薄之力的,在此也祝您一切順利! :em22: :emm01: :em10:
-
[equote]下面引用由lh1041在 2005/09/26 11:07pm 發表的內容:
銳山先生,我們也知道“數學就是玄學”這個命題會引起疑問,但是這幾天想來想去也沒有很合適的語言和文字來表達這個命題,這是語言和文字的局限性——不能深入地進行表述。我想來想去,或許提供幾個思路會比較好 …
[/equote]
[font=標楷體]前輩你這篇文章,我大腦直覺反射思維,由數字轉為像,由像演譯了圖,再歸納分析了一幅圖.
術數=數術
數術=科學
科學=易學
易學=神學
神學=玄學
玄學=術數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cgi/usrRMnOEMvH8/37/28/A5C8BEC7B9CF_1127802615.jpg[/font]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