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易學漫談(三)

    Posted by 老平 on 15 4 月, 2004 在 2:03 下午

    近日相繼貼出了多篇先賢的名箸,這對於易友來說,既可欣賞先賢的高見,也可以邊學習邊討論。藉此,愚略談一下對先賢箸作的淺見。
    先賢的箸作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創,另一類是闡釋。愈是早期的箸作就愈簡潔,都是提綱挈領式的,語簡而意賅。由於沒有詳細的解釋,就留給後人很廣闊的想象空間。單就一本易經,自孔夫子開始至今,不少於六千多部闡釋箸作。各位先賢及大師都是用自己的主觀理解去做闡述,包含很多主觀意見,甚至引起不少爭論。術數類的箸作也不例外,無論占卜、堪輿、命理的箸作因後人的理解及闡釋不同而形成了許多門派。宋代京房先賢的名箸(滴天髓),自劉基大師始,一直到今,不知多少大家都對其闡釋,真是各自各精彩。所以各位易友在學習及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闡釋者的主觀見解,結合自己的見解去作綜合分析。
    至於更有一類則是介乎兩者之間的,既有先賢的經典部份,又加上自己的經驗總結及主觀見解而寫出的箸作。這一類箸作自古至今差不多每一個有一定造詣的易學家(包括術數)都有流傳下來。這對易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在術數方面,各代大師都繼承及總結他們的前賢經驗,再經過他們的實踐驗證而作出的口訣及斷語,無疑給後學者貢獻很大。當然在他們的箸作中肯定有錯誤的解釋及論斷,所以也要結合自己的分析,千萬不可囫圇吞棗,不要認為先賢的箸作就一定對。多作對比,多加思考,敢於創新,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易學的責任。

    cwn41 replied 16 年, 1 月 前 8 Members · 10 Replies
  • 10 Replies
  • 老平

    會員
    15 4 月, 2004 在 10:03 下午

    近日相繼貼出了多篇先賢的名箸,這對於易友來說,既可欣賞先賢的高見,也可以邊學習邊討論。藉此,愚略談一下對先賢箸作的淺見。
    先賢的箸作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創,另一類是闡釋。愈是早期的箸作就愈簡潔,都是提綱挈領式的,語簡而意賅。由於沒有詳細的解釋,就留給後人很廣闊的想象空間。單就一本易經,自孔夫子開始至今,不少於六千多部闡釋箸作。各位先賢及大師都是用自己的主觀理解去做闡述,包含很多主觀意見,甚至引起不少爭論。術數類的箸作也不例外,無論占卜、堪輿、命理的箸作因後人的理解及闡釋不同而形成了許多門派。宋代京房先賢的名箸(滴天髓),自劉基大師始,一直到今,不知多少大家都對其闡釋,真是各自各精彩。所以各位易友在學習及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闡釋者的主觀見解,結合自己的見解去作綜合分析。
    至於更有一類則是介乎兩者之間的,既有先賢的經典部份,又加上自己的經驗總結及主觀見解而寫出的箸作。這一類箸作自古至今差不多每一個有一定造詣的易學家(包括術數)都有流傳下來。這對易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在術數方面,各代大師都繼承及總結他們的前賢經驗,再經過他們的實踐驗證而作出的口訣及斷語,無疑給後學者貢獻很大。當然在他們的箸作中肯定有錯誤的解釋及論斷,所以也要結合自己的分析,千萬不可囫圇吞棗,不要認為先賢的箸作就一定對。多作對比,多加思考,敢於創新,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易學的責任。

  • 老平

    會員
    15 4 月, 2004 在 10:50 下午

    :em12:
    對不起!打字時不小心把京圖的圖字錯打成房字,真的見笑!

  • 劉銳山

    會員
    15 4 月, 2004 在 10:53 下午

    若老平先生不說《滴天髓》作者京圖,後學還認為是劉基:emm46:

  • 音速小子

    會員
    16 4 月, 2004 在 10:41 上午

    清康熙,黃虞稷千頃堂木刻本《命理須知滴天髓》,題京圖撰,劉基注。不過由於滴天髓之名始見於明史,因此目前大都認為滴天髓是劉基所著而非京圖。
    關於此點我也是不太清楚,不知老平版主是否能再深入敘述,以啟後學之迷。

  • 老平

    會員
    16 4 月, 2004 在 2:18 下午

    :em12:因為歷史上前人沒有對《滴天髓》的真正作者進行過考證,所以說是宋代京圖箸的只是根據先賢的注釋本及其序文中得知。
    從《明史》、《藝文志》的劉基原注本《三命奇談滴天髓》,清陳素庵之《滴天髓輯要》,以及先生提到的清康熙黃虞謖之《命理須知滴天髓》,清道光任鐵樵之《滴天髓闡微》(再加上近代命理大師袁樹珊先生的撰輯),直到今人鍾義明先生的大作均可供參考。
    而從劉基大師所作的注釋看,則只是劉大師的主觀闡釋,好象未盡原意。故此後人便不斷加以新的注釋。由此也可以說該書不是劉基所箸。一點淺見,祈盼指正。

  • twj8755895

    會員
    8 6 月, 2004 在 12:06 上午

    :emm01:

  • 沈蓮舟

    會員
    8 6 月, 2004 在 10:11 上午

    :emm02: :emm46: :emm12:

  • 5k5k5k

    會員
    28 6 月, 2004 在 10:45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4/04/16 02:18pm 發表的內容:
    而從劉基大師所作的注釋看,則只是劉大師的主觀闡釋,好象未盡原意。故此後人便不斷加以新的注釋。由此也可以說該書不是劉基所箸。一點淺見,祈盼指正。

    《滴天髓》非 劉基 所作,,,,但相去不遠,,,
    《滴天髓》,,,,是一本值得(一再品味)的好書,,

  • 會員
    27 2 月, 2009 在 3:53 上午

    感謝分享

  • cwn41

    會員
    29 8 月, 2009 在 7:31 上午

    感謝了因新學只有收藏各位的文章慢慢的研讀只能說謝謝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