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易學漫談

    Posted by 老平 on 11 3 月, 2004 在 8:04 上午

    以前曾寫過多篇(閒話易學),因水平所限,總覺得寫得不怎麼好。但在貴站看到站長及其他易友的論文,感觸良多。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易學真的須要建立一套為大多數人都接受的理論,不要再被人說是偽科學,不要被上神秘面紗。
    易學幾千年來,不自覺地分成三大派系。儒家重於理、道家重於象、術家重於數。其實象、理、數是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儒家的理,不是建立理論,而是各自說理。對易學貢獻最大的當然是京房先生及邵雍先生。其他先賢的著作大多是經驗的累積及統計的總結。尤其在術數方面,因為有太多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使很多大師也感無奈。由於沒有一套理論,就算是大師,也只知道根據師傅的傳授及參考先賢的著作結合自已的經驗及觸機去作推斷。都是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
    但是,易學中的中醫學就算是例外。它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用陰陽五行,配合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再經過醫師的望聞問切,結合藥物的屬性,然後體用結合作出處方。這就為大多數華人接受。愚十分希望看到易友也像中醫學一樣,為易學寫出一套理論,為易學弘揚光大作出貢獻。(後續…)

    pgup replied 13 年, 8 月 前 18 Members · 36 Replies
  • 36 Replies
  • 老平

    會員
    11 3 月, 2004 在 4:04 下午

    以前曾寫過多篇(閒話易學),因水平所限,總覺得寫得不怎麼好。但在貴站看到站長及其他易友的論文,感觸良多。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易學真的須要建立一套為大多數人都接受的理論,不要再被人說是偽科學,不要被上神秘面紗。
    易學幾千年來,不自覺地分成三大派系。儒家重於理、道家重於象、術家重於數。其實象、理、數是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儒家的理,不是建立理論,而是各自說理。對易學貢獻最大的當然是京房先生及邵雍先生。其他先賢的著作大多是經驗的累積及統計的總結。尤其在術數方面,因為有太多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使很多大師也感無奈。由於沒有一套理論,就算是大師,也只知道根據師傅的傳授及參考先賢的著作結合自已的經驗及觸機去作推斷。都是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
    但是,易學中的中醫學就算是例外。它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用陰陽五行,配合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再經過醫師的望聞問切,結合藥物的屬性,然後體用結合作出處方。這就為大多數華人接受。愚十分希望看到易友也像中醫學一樣,為易學寫出一套理論,為易學弘揚光大作出貢獻。(後續…)

  • 老平

    會員
    12 3 月, 2004 在 10:10 下午

    術數的承傳,歷來都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真正的心法,一定要擇徒而授。能否學好術數則要看學習之人的四柱地支有沒有辰、戌、丑、未、亥。如果有,這人不但可學,而且領會力好,事半功倍,不但可繼承,甚至會有所發揚光大。
    這樣一來,又限制了術數的發展,甚至有的絕學失傳。另一方面,是箸書立說。只把一些十分普通的東西寫出來,重要的就不寫,更有心存不正的,有意誤導後學之人甚至設陷阱,把你引入歧途。就舉四柱八字為例,很多所謂大師,就叫人捨棄納音不用,這就大錯特錯。鐵版神數就更為大家熟悉,坊間的所有書籍,可以說百無一真。紫微斗數方面則稍為好一點,但也是點到即止就連最起碼的心法:三合看星情,河洛四化察契機,奇門卦氣定人事也不說。這叫人怎能學好用好。風水學更甚,如果靠自已學習摸索,沒有師傅教授,一輩子你也學不好,甚至會害人害己。愚就認識一位賴氏傳人,水平十分之高,但就是不和你談心法,你問也笑而不答。(待續…)

  • 燎原火

    會員
    14 3 月, 2004 在 10:56 下午

    其實秘而不傳真晒氣,資質唔高既你教佢都唔識啦.版主同意否:em24:
    唔係個個拎住本秘笈就學得識既

  • 老平

    會員
    15 3 月, 2004 在 2:59 下午

    完全同意!

  • 一介

    會員
    19 3 月, 2004 在 3:28 上午

    老平啊,您这列出的五字中,我八字占三字,看来是能学好易学了,可我好有好多没弄明白啊,能否介绍明师认识,以解开心结。先谢了!

  • 老平

    會員
    19 3 月, 2004 在 11:40 上午

    :emm34:
    笨蛋先生,請恕在下這樣稱呼。先生之八字地支五字有其三。當然是學易及好易之人。且日後在易學方面的成就,決不會傷低。愚從先生的貼文中,可以肯定。尤其是先生用納音結合五行論命,這一點足可証明。至於引薦名師,請先生不要和我開玩笑了。可能先生就是師傅,還請先生多加指教。

  • carjam

    會員
    19 3 月, 2004 在 12:17 下午

    在坊間拜名師學術數,動輒要過十萬百萬才得真學,縱有興趣亦無能為力,我亦知道無免費午餐之理。在下八字裡有佔兩字, 看看有那位師父不嫌棄我無錢交學費及生性愚鈍,可以收我為就好喇!不然的話那衹好自學,如盲頭蒼蠅,到處亂遊, 看看那個術數網站的師父們有無?頭?尾可以施舍出來。:emm12:

  • 老平

    會員
    19 3 月, 2004 在 12:41 下午

    :em22:
    carjam先生,既然先生八字中也有二字,正好又一次引証出好易及學易之人許多都有地支五字中其中之字。術數縱橫網中,不泛高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站長現在的易學思路,已經擺脫了舊有的巢臼,把易學引向一個新的層面。只要易友共同學習,多多溝通,良師就在其中矣!

  • 小玄子

    會員
    19 3 月, 2004 在 10:26 下午

    見版主此貼文,便憶起恩師當日收我為徒時,曾說小
    子”五字”全無,唯靠”合化”而得”一字”才勉強成全小子,怪不得學
    易總學不好,嗚…嗚…:emm46:

  • 淏楊

    會員
    20 3 月, 2004 在 2:57 上午

    [這個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4/03/22 01:07pm 第 1 次編輯]

    能否學好術數則要看學習之人的四柱地支有沒有辰、戌、丑、未、亥。如果有,這人不但可學,而且領會力好,事半功倍,不但可繼承,甚至會有所發揚光大。

    ??小弟年月日含戌、辰、未,生時為亥時,咪「全中」?但小弟資質愚魯,領悟力低,若非恩師不嫌其煩、循循善誘,恐到現在小弟對術數亦只是一個「愚濛」之輩。與眾師兄更完全無得比,絕對係恩師旄下最不成材的一個。但小弟同意兄說,風水「如果靠自已學習摸索,沒有師傅教授,一輩子你也學不好,甚至會害人害己」。可惜現代懂得包裝的庸師很多,歪論似是而非,令不識者產生很多誤解,而有志學者很多又太急功近利,雙方都不肯花時間好好的打穩根基…………唉………..實在令人扼腕輕嘆………

  • 老平

    會員
    20 3 月, 2004 在 10:42 上午

    :em12:
    多謝淏揚先生回應。愚在術數縱橫網站及其他網站拜讀過先生的多篇文章,先生在易學造詣方面,尤其是堪輿學的水平之高,非比尋常。從先生四柱地支看,先生今後在易學方面取得更高成就,指日可待矣!還望先生多多賜教。

  • 淏楊

    會員
    22 3 月, 2004 在 1:06 下午

    老平先生:
    小弟自謂「資質愚魯,領悟力低」,並非自謙之辭,實乃自知之語;常攬鏡自照(自戀狂?:em01:),自問顱骨不大,合符比例而已,所以正合廣府人云:「無咁大個頭,唔敢戴咁大頂帽。」,何況先生這帽,更是一頂大大的高帽。小弟更是愧不敢當。
    所謂非比尋常語,更是貼金之言,小弟不過據恩師所授,引先賢之法,平實的印證於山川大地,如恩師言,只是初窺堂奧,身尤未入也。仍是學步階段而已。易海無涯,想先賢以一易,演化出無數玄學術數的學問,能通達冰山一角,已是受用無窮。

  • 老平

    會員
    22 3 月, 2004 在 9:47 下午

    :em12:
    淏揚先生真的過謙了。愚的性格是不吹牛拍馬的,總是實話實說。所以愚在網上甚少論命,就是怕說實話會給對方帶來不快甚至傷害。如果要我說假話,我就不說為佳了。
    凡是學習各種學問的人,首要的是虛懷若谷,博采各家之長。尤其術數方面,有許多人真的窮一生之精力,也沒有成就。就舉命理方面的八字為例,愚就有很多年走進了死胡同。後來才領悟到要學好一門學問,既要從先賢的箸作中吸收精華,又要自己多加思考,甚至敢推翻其錯誤的論斷。多餘的話,請先生不要見笑。

  • 一介

    會員
    2 4 月, 2004 在 3:32 上午

    其实先贤已经给我们后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易学体系,可惜吾辈妄自菲薄。 连继承都不行,还想创新?我用纳音其实也只是用基础而已,真的想找位先生好好教我性命之学啊。
    可是明师难求啊。

  • 妙德天成

    會員
    2 4 月, 2004 在 2:06 下午

    [這個文章最後由妙德天成在 2004/04/02 02:12pm 第 1 次編輯]

    :emm10:
    我是亥月亥时生人,大概也合老平先生的说法。
    以前的一位老师说过,中国的根本学问是自上而下的;是理论完善,而运用则随人随世。想想也是,能把内经伤寒读懂些些的早已是杏林名家了。而理论上能出古人规矩的又有几人。所以中国有好古之风,也有一通百通的传统。世人不识传统,于大道无碍。人心不古,不止在今天,歧伯答黄帝时就明白说过上古之人能守神守真远胜于当时。而黄帝时代去我已数千载矣。依我说,大家也不必叹息,虽未肩拯乱世于既倒之重任,退而独善其身也是一大美事。
    关于收费的问题,我想传道收费本是人间正道,适当夸大自己的价值也乃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只要不成心骗人就可以了。要知天下之人,所得必有付出。不要你付钱的高明师傅,要你付出的,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这点我深有体会,此中故事可以后慢慢说来。)
    :emm09: :emm09: :emm09: 玄学真理层次丰富,如道有三万六千派别,佛有恒河沙数方便法门。缘分所在,注定你会入于何门,达到何种层次。比如,如果你是主席,必定会有军队啊,总理啊什么的手段。或者可以说‘不在其位,不得其能’。
    圣人有言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地不离乎大道,大道又岂会失传?至于大道之传承与兴衰,本不需你我操心,天地自有主张,一切会自自然然。虽说漠然、操心都可说是自然,但依愚见,学易之根本要不离安心得趣,进而还可以济人利世。当真有一朝闻道,吾亦可意足而夕死。 然而,大道可闻乎 ? 岂不闻,可闻非道也!
    嘻嘻 ,胡言了。诚心祝愿各位学易途中安心得趣! :emm33:

Page 1 of 3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