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認識星象學
星象學探討天體對生物與無生物的作用,以及它們對天體影響力的反映,星象學在人類最早期的史料中即有記載。 星象學是“天文學之母”,曾經有一段長久的時日,它們是一體的。星象學是最精深的天文學。事實也是如此,也可以說:“頂尖的科學家多是物理學家,頂尖的物理學家多是天文學家,而頂尖的天文學家,終將走入預測未來的星象學領域”。牛頓就是一個例子。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教授班杜夫和星象學家史坦女士曾指出: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英國科學家牛頓,對星象學有濃厚的興趣。一七二七年去世的牛頓曾在一份手稿中,暢談星象學、個人神秘冥想體驗及他對煉金術的研究心得。史坦女士並說:“我希望讓全世界都知道,科學和星象學並無衡突之處。” 牛頓是一位科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也是一位星象學家。他曾預言在他死後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一七五○年的頭三月內,會發生北極光風暴與倫敦大地震。結果正如他所說,在一七五○年的二月,發生北極光風暴,接著就是倫敦大大地震,加上時速答一百英里的強風,數千人因此而喪生。牛頓的依據是,那時將有日食,月亮在近地點,而且這時候木星也正好接近地球:由此他推論會引起地震以及大氣層的活動。 天文學是研究距離、光度、重量、速度、運動等等方面的科學,並用望遠鏡等儀器作為的觀測的基礎,因此被視為“客觀”的科學。而星象學則被稱為“主觀”的科學。因此,星象盤的繪製,實際上是屬於“天文學”的範疇:而對出生星象盤所作的判斷或詮釋則是屬於“星象學”的過程。 星象學亦探討星球間的角度以及其角度對人類的影像,“星座”是劃分天象的一種方式,是以出生月日推算的;“宮位”則是加上出生地再作推算的。研究星象學一定要瞭解下列四項的意義和作用: “星座”是劇場,可當作“行動的領域”。 “宮位”是舞臺,可當作“行動發生的場所”。 “行星”是演員,可當作“行動推展的力量”。 “相位”是劇本,可當作“行動推展的正反力量”。 “星象學”使我們知道,宇宙間有和諧平衡,每個人都是這個整體的一小份。因此,你應該把星象學和行星暗示感應看成是幫你瞭解自己和他人的一門學問。當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我們就會在自己身上發現新的特質,而使我們的生命更能發揮、更有意義且更有建設性。 起初,星象學分成四大類: 1•物理星象學:星球的運行相交於潮汐、天氣、大氣與四季的影響。 2•政經星象學:關於各國情勢與其經濟與政治情況的星象學。 3•人事星象學:研究個人與其星盤的星象學。 4•時事星象學:研究某時某地所發生的特殊問題。 在本書中,我們探討“人事星象學”,也就是“人文星象學”。西方所運用的星象學有兩種。一種是“回歸黃道系統星象學”,它提供行星在各星座中的位置。另一種為“恒星赤道系統星象學”,它提供星座群的位置。為了明白期間的差異,我們必須區分星座與星座群,兩者有相似的名稱,及易引起初學者的混淆。 大約四千年前,在春分(春季第一天)的時候,太陽位於白羊座,當時並無此種區別:而到現在,由於歲差(Precession)與地軸的搖動(章動)的關係,太陽已由白羊座進入雙魚座。 黃道星座乃是沿著一個我們稱之為黃道的軌道,在太空中所作的劃分。黃道是行星在天空中運行的路線,變成一條橢圓形的路線。此一圓圈有三百六十度,十二個星座各分別佔據三十度。白羊座是第一個三十度區域的名字,春分從此處開始。 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熟知天文學或“恒星系統”星象學的人,他們或許會堅持一些說法,認為太陽在白羊座的人,應該要改為雙魚座。這些說法,可能會使你信心因而動搖。 事實上,你們雙方都對。“恒星赤道系統星象學”(日心系統)與“回歸黃道系統星象學”(地心系統)所依據的是不同的原理,兩者皆有其效用。我們在本書所告訴讀者的是“回歸黃道系統星象學”。 秘傳的星象學鑽研和“三心”,也就是和意識、無意識、超意識有關的星象學。這些是人類到達更文明的階段,就會想進一步去分析的奧秘地方。 從有歷史歷來,十二星座可以在世界各地無數的教堂和宗教文物中找到記載的資料;文化雖有消長變遷,但十二星座的原則,還是一直影響著人類。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