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中星
古今中星不同,由於歲差。而歲差之說,中西復異。中法謂節氣差而西,西法謂恆星差而東,然其歸一也。今將李天經、湯若望等所推崇禎元年京師昏旦時刻中星列於後。 春分,戌初二刻五分昏,北河三中;寅正一刻一十分旦,尾中。 清明,戌初三刻十三分昏,七星偏東四度;昏旦時或無正中之星,則取中前、中後之大星用之。 距中三度以內者,為時不及一刻,可勿論。四度以上,去中稍遠,故紀其偏度焉。寅正初刻二分旦,帝座中。 谷雨,戌正一刻七分昏,翼偏東七度;寅初二刻八分旦,箕偏東四度。 立夏,戌正三刻二分昏,軫偏東五度;寅初初刻十三分旦,箕偏西四度。 小滿,亥初初刻十二分昏,角中;丑正三刻三分旦,箕中。 芒種,亥初一刻十二分昏,大角偏西六度;丑正二刻三分旦,河鼓二中。 夏至,亥初二刻五分昏,房中;丑正一刻一十分旦,須女中。 小暑,亥初一刻十二分昏,尾中;丑正二刻三分旦,危中。 大暑,亥初初刻十二分昏,箕偏東七度;丑正三刻三分旦,營室中。 立秋,戌正三刻二分昏,箕中;寅初三刻十三分旦,婁偏東六度。 處暑,戌正一刻七分昏,織女一中;寅初二刻八分旦,婁中。 白露,戌初三刻十三分昏,河鼓二偏東四度;寅正初刻二分旦,昴偏東四度。 秋分,戌初二刻五分昏,河鼓二中;寅正一刻十一分旦,畢偏西五度。 寒露,戌初初刻十四分昏,牽牛中;寅正三刻一分旦,參四中。 霜降,酉正三刻十一分昏,須女偏西五度;卯初初刻四分旦,南河三偏東六度。 立冬,酉正二刻一十分昏,危偏東四度;卯初一刻五分旦,輿鬼中。 小雪,酉正一刻十二分昏,營室偏東七度;卯初二刻二分旦,張中。 大雪,酉正一刻五分昏,營室偏西八度;卯初二刻一十分旦,翼中。 冬至,酉正一刻二分昏,土司空中;卯初二刻十三分旦,五帝座中。 小寒,酉正一刻五分昏,婁中;卯初二刻一十分旦,角偏東五度。 大寒,酉正一刻十三分昏,天囷一中;卯初二刻二分旦,亢中。 立春,酉正二刻一十分昏,昴偏西六度;卯初一刻五分旦,氐中。 雨水,酉正三刻十一分昏,參七中;卯初初刻四分旦,貫索一中。 驚蟄,戌初初刻十四分昏,天狼中;寅正三刻一分旦,心中。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