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引用由czm186在 2004/07/12 12:34pm 發表的內容:
大六壬判断入手(北海闲人著)
第一讲 判 断 的 原 则
一、分合。
为论述方便,我们把壬课依所占事体分类单一性和复合性的两种。
…
这里所说的课体,并不仅仅指元首、重审等九宗门,也不仅仅指课经中所列的六十四课课名,而在于课传组合的实质。也就是说,它把课名、类神都包含在内,囊括了天地盘、四课、三传、年命的信息。
有人会说:“你这么一说,不是把六壬所有的东西都包容进去了?说了还不等于不说?”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课体”涵义的目的,就在于我们以“课名”为中心,把其他因素包容于内。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毕法赋》中的一百法,诸如“初末引从”、“干支皆败”等均称为课体,或称课名。
先贤立一课体,定一课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有益于我们迅速发现课中的有用信息,提高思维效率,提高判断准确率:em001: :em02: :em21: :em22: :emm01: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