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板一眼
日常生活中常聽到「那個人一板一眼」,這樣的形容多少帶點批評的意思,指做人不通情理,個性刻板,缺乏靈巧,因此說一板一眼。
事實上,這個形容詞的用法是錯誤的,「一板一眼」在佛教裡稱做板眼;在國樂裡,前面一個拍子叫做板,後面一個拍子叫做眼,合起來稱做板眼。
想想看,演奏國樂的時候,假如板眼不確實的話,不就亂七八糟,還能成為樂章嗎?因此,一板一眼才能交織成一篇美麗的樂章。
佛教裡各種唱誦的學習,就是用這個板眼來算節拍,多少板,多少眼,都有一定的根據。
例如:佛門早晚課誦要唱爐香讚,唱讚的時候,板眼要很準,尤其負責敲打法器的人,板眼更不能錯。如果一錯誤,就應驗佛門裡說的「擾亂了修道的人」,所以有句話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因為板眼錯誤而擾亂了大眾修行,罪過是很大的,所以佛門裡有句告誡的話:「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
意思是指法器是龍天耳目,負責司法器的人,領導大家修行,如果沒能把板眼敲對,讓大家修行不好,法器人員要負起這個因果。總之,擔任敲打法器的人,板眼正確是很要緊的。
其實,「一板一眼」絕不是刻板,也不是不靈巧,而是代表凡事要確實做到。
無論在佛門裡做事也好,演奏國樂也好,甚至生活上、工作上種種,都必須一板一眼確實做到。
譬如:從事化工研究的人,各種工安,各種組合,假如沒有按照規定來做,稍有差池,就很容易出事。
又如:駕駛飛機、汽車,什麼狀況下,該做怎樣的動作,須花費多少時間,要用多大力道,都有詳細規定,如果不確實遵守,不按照板眼來做,往往會釀成無法彌補的大錯。
所以,守得住一板一眼,才能享有安全保障;守得住一板一眼,才能擁有幸福快樂。如果每個人做事都能講究一板一眼,這個社會就是個有組織、有體系、整齊畫一、秩序良好的社會。
希望無論是佛門弟子的修行,或者一般人讀書、做事、做生意,大家都能夠認真踏實,一板一眼。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