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九重天近代修行淨土法門成就諸大德事蹟

  • 近代修行淨土法門成就諸大德事蹟

    Posted by HAU on 3 6 月, 2005 在 3:45 上午

    節錄自近代往生隨聞錄—-寬律法師 選錄
    方聖照
    稱:「觀世 音菩薩來矣!觀世音菩薩來矣!」隨即合掌,厲聲念佛。逾一小時,囑侍疾者扶之起 坐,面向西方,安祥而逝。時為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也。
    方聖照,居士方子藩之母。三十餘歲,發心學佛。皈依諦閑法師,法名聖照。又 皈依印光大師,法名德裕。平生待人以仁,臨財以義,心甘淡泊,不慕紛華。境緣順 逆,不動其心。但思己失,不見人過。凡弘法利生之事,皆盡力贊助,一擲千金,毫 無吝色。慈豁名剎淨圓寺及放生園,主要由聖照布施興建。印送經書,周濟親友,樂 之不倦。晚年,維護道場,更為殷切。有發心寫經者,恒隨喜助成,供給紙筆。每 日未明即起,精勤課誦。臥舖長不過四尺,未能伸足。和衣而睡。間其故,答 說:「被暖榻寬,當然舒適,但易令人貪睡,不肯早起。榻小被薄,臥常不安,利於 早覺,不致影響課誦。」其精進有如此者。曾手書大方廣佛華嚴經二部,以及法華、 楞嚴各數部。平時以華嚴、法華、楞嚴諸大乘經為常課,餘則輪珠念佛不絕。又嘗燃 手燈供佛,所有功德,悉以迥向西方。六十一歲秋季,腹部病淋巴腺瘤。八月初,尚 能強起禮佛。後因延及肺部,不克支持。迨九月二十三日,病勢陡重,請興慈法師就 病榻開示。師至,聖照即合掌致敬,並向師說:「病逾數月之久,為何業障如此深 重?」師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當觀此身如空。身為無始以來業障所生, 業障由於妄想而起。正念生,妄想減,業障除。身且不實,病從何來?故當提起正 念,憶佛念佛。憶佛以能觀想最佳,或單觀『佛』字。念佛六字好,四字亦好,乃至 一字亦好。』更為說道:「以前金山寺有一僧,習禪定,後膺他寺住持,因此心分道 弛。忽病,都為境緣所轉,作不得主。有昔年道伴來視疾,問彼何不將昔日功夫拿出 來。此僧經人喚醒,即提起正念,禪定現前,安祥往生。故知臨終正念,最為緊要。 倘不遇善知識,仍恐輪迴六道,真太可怕。」聖照知之。吹日天明,忽連稱:「觀世 音菩薩來矣!觀世音菩薩來矣!」隨即合掌,厲聲念佛。逾一小時,囑侍疾者扶之起 坐,面向西方,安祥而逝。時為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也。
    ——————————————————————————–
    許黃氏\n逝世前,手結彌陀印置於胸前。逾時,命家屬更衣正首。問: 「已見佛否?」則點首者再。神志清醒,眼神不衰。於大眾助 念聲中,安祥而逝。
    許黃氏,家住上海陝西路六O七弄六號。雖不識字,但恭敬三寶,信願真切,念 佛不輟。並勤家人信佛。一九五一年,八十三歲,農曆十二月初九子時往生。往生 前,略感微恙。安睡床上,毫無痛苦,面含笑容,合掌念佛。家屬請助念團為之助 念。逝世前,手結彌陀印置於胸前。逾時,命家屬更衣正首。問:「已見佛否?」則 點首者再。神志清醒,眼神不衰。於大眾助念聲中,安祥而逝。

    ganghuat replied 18 年, 7 月 前 5 Members · 7 Replies
  • 7 Replies
  • HAU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11:45 上午

    節錄自近代往生隨聞錄—-寬律法師 選錄
    方聖照
    稱:「觀世 音菩薩來矣!觀世音菩薩來矣!」隨即合掌,厲聲念佛。逾一小時,囑侍疾者扶之起 坐,面向西方,安祥而逝。時為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也。
    方聖照,居士方子藩之母。三十餘歲,發心學佛。皈依諦閑法師,法名聖照。又 皈依印光大師,法名德裕。平生待人以仁,臨財以義,心甘淡泊,不慕紛華。境緣順 逆,不動其心。但思己失,不見人過。凡弘法利生之事,皆盡力贊助,一擲千金,毫 無吝色。慈豁名剎淨圓寺及放生園,主要由聖照布施興建。印送經書,周濟親友,樂 之不倦。晚年,維護道場,更為殷切。有發心寫經者,恒隨喜助成,供給紙筆。每 日未明即起,精勤課誦。臥舖長不過四尺,未能伸足。和衣而睡。間其故,答 說:「被暖榻寬,當然舒適,但易令人貪睡,不肯早起。榻小被薄,臥常不安,利於 早覺,不致影響課誦。」其精進有如此者。曾手書大方廣佛華嚴經二部,以及法華、 楞嚴各數部。平時以華嚴、法華、楞嚴諸大乘經為常課,餘則輪珠念佛不絕。又嘗燃 手燈供佛,所有功德,悉以迥向西方。六十一歲秋季,腹部病淋巴腺瘤。八月初,尚 能強起禮佛。後因延及肺部,不克支持。迨九月二十三日,病勢陡重,請興慈法師就 病榻開示。師至,聖照即合掌致敬,並向師說:「病逾數月之久,為何業障如此深 重?」師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當觀此身如空。身為無始以來業障所生, 業障由於妄想而起。正念生,妄想減,業障除。身且不實,病從何來?故當提起正 念,憶佛念佛。憶佛以能觀想最佳,或單觀『佛』字。念佛六字好,四字亦好,乃至 一字亦好。』更為說道:「以前金山寺有一僧,習禪定,後膺他寺住持,因此心分道 弛。忽病,都為境緣所轉,作不得主。有昔年道伴來視疾,問彼何不將昔日功夫拿出 來。此僧經人喚醒,即提起正念,禪定現前,安祥往生。故知臨終正念,最為緊要。 倘不遇善知識,仍恐輪迴六道,真太可怕。」聖照知之。吹日天明,忽連稱:「觀世 音菩薩來矣!觀世音菩薩來矣!」隨即合掌,厲聲念佛。逾一小時,囑侍疾者扶之起 坐,面向西方,安祥而逝。時為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也。
    ——————————————————————————–
    許黃氏\n逝世前,手結彌陀印置於胸前。逾時,命家屬更衣正首。問: 「已見佛否?」則點首者再。神志清醒,眼神不衰。於大眾助 念聲中,安祥而逝。
    許黃氏,家住上海陝西路六O七弄六號。雖不識字,但恭敬三寶,信願真切,念 佛不輟。並勤家人信佛。一九五一年,八十三歲,農曆十二月初九子時往生。往生 前,略感微恙。安睡床上,毫無痛苦,面含笑容,合掌念佛。家屬請助念團為之助 念。逝世前,手結彌陀印置於胸前。逾時,命家屬更衣正首。問:「已見佛否?」則 點首者再。神志清醒,眼神不衰。於大眾助念聲中,安祥而逝。

  • HAU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11:46 上午

    王九奶
    自已則就床端坐念佛。並隨眾誦彌陀經,聲音宏亮,無異平時。 經一枝香時,含笑而逝。趺坐不動,面貌如生。
    王九奶,杭州人,其夫行九,故名。父任其華,清末居官,後在杭州清波門塔兒 頭設酒肆。九奶三十餘歲,發心茹素念佛。曾至普陀受五戒,後住杭州巿郊深潭 囗煙水庵。九奶一心念佛,誠求往生。一九五二年,九奶已八十歲。於九月初。 二日,身感不適,要求庵中同修勿外出,並為燒開水泡糖茶,供佛及僧。自已 則就床端坐念佛。並隨眾誦彌陀經,聲音宏亮,無異平時。經一枝香時,含笑而 逝。趺坐不動,面貌如生。

    ——————————————————————————–
    黃德春
    念至一、二百聲,母說;「可速燃香,許多佛菩薩齊降矣!」 眷屬中有泣下者,母連連搖手說:「不要哭,念佛要緊!」 眾人念佛約十餘分鐘,即含笑安祥而逝。越三十六小時就殮, 面色紅潤,身體柔軟。
    黃德春,優婆夷吳德溫之母也。天性純孝,行世仁慈。憐苦恤貧,樂善好施,見 稱鄰里。皈依印光大師,受五戒。年近五旬,持報恩齋,念往生咒三十萬遍。圓滿 後,始持長齋。德春雖不識字,經勤苦學習,於早晚功課,及地藏、金剛、行願品、 楞嚴諸大乘經,俱能持誦。德春經常去蓮杜打佛七。凡遇法會,無不隨喜。平時家 居,一心念佛。當八十四歲夏季某日,午後入睡,恍憾間見一大佛,住虛空中,高不 見頂。迨入深秋,肝膽病發,經醫治療略恙。乃謂其女日:「我年八十四,縱活百 歲,也無甚奇,還是往生見佛好,不必服藥。」由此一心持名。其女因母年高,欲請 道友助念,以此意達母。母云:「不須煩人,我自己能念。」臨終之日,晚十二時, 忽氣急目閉,但仍念佛如故。問:「有無痛苦?」答:「略感氣促,並不難過。」其 女即跪下擊磬,高聲念佛相助。德春在床,對其女說:「要念得慢些,要念四字佛, 太快跟不上。」眷屬遵命。念至一、二百聲,母說;「可速燃香,許多佛菩薩齊降 矣!」眷屬中有泣下者,母連連搖手說:「不要哭,念佛要緊!」眾人念佛約十餘分 鐘,即含笑安祥而逝。越三十六小時就殮,面色紅潤,身體柔軟。時乃一九五七年農 曆十月初五日也。

    ——————————————————————————–
    茅大藏
    二月十一日,念佛微笑往生。世壽七十。荼毗, 獲淡黃色圓潤舍利數十顆。以石擊之,堅固不碎。
    茅大藏,逝江天台西演茅人。其母長齋奉佛,大藏自幼即受薰陶,啟發正信。年 十七,于歸陳復初。持家勤儉,性仁慈,濟人之急。從明觀禪師受皈依。中年茹素, 修淨土至切。勸化鄰里,不以為倦。生四子一女.皆能篤信佛教。其季子立均,臨終 瑞相昭著,弘一大師為之傳。晚歲,長子海量迎其居滬。早晚課誦,老而彌勤。暇則 靜坐,從事觀照。一九五八年一月患疾。二月十一日,念佛微笑往生。世壽七十。荼 毗,獲淡黃色圓潤舍利數十顆。以石擊之,堅固不碎。歸葬於天台赤城山。

  • HAU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11:47 上午

    龍慧銳
    自知娑婆緣盡,極樂果熟,請朱陳圓淨來囑託後事。 正念分明,合掌念彿,吉祥而逝。
    龍慧銳,蘇北人。家貧,為朱姓作童養媳。九歲,進蘇州對門外小覓渡橋某絲廠 當童工。其夫在蘇州電話局充外線工人。中年感身世貧苦,膝下又無子女,乃歸信三 寶,茹素念佛。皈依印光大師,法名慧銳。嗣即加入馬醫科慶元坊呂慧喬所創辦之淨 宗助念團。勤修佛事,數十年如一日。素性剛直,不事虛偽。每逢佛期上殿,遇有男 女通友,威儀失檢者,輒施責斥。因此人皆敬畏之。於貧苦同道,關懷周至。晚年, 其夫病故,生活益困難,但能安貧樂道,修持不弛。得其同事朱陳圓淨資助,生計始 得無憂。從此念佛更加精進。不久患腹瀉,臥床不起,服藥無效。自知娑婆緣盡,極 樂果熟,請朱陳圓淨來囑託後事。正念分明,合掌念彿,吉祥而逝。時為一九六零年 農曆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時也。終年六十有七。

    ——————————————————————————–
    王阿英
    臨終,身無病苦,面含笑容,謂雅君曰: 「是你度我。阿彌陀佛今來接我,我去矣!」言畢便逝。 室內異香馥郁,經時始散。得年六十八,果獲延壽五年,異矣!
    王阿英,浙江定悔人,住上海八仙橋。幼時即患哮喘,迄未癒。一九六二年,阿 英已六十三歲,患病甚危。是歲,其女雅君跪於觀世音菩薩像前.至誠懇禱,求延 母壽五年,誓勸其母吃素念佛。是夜,雅君夢一老婦,領其母女進一廟宇。見殿中 人,身穿黃袍,頭戴冕冠。老婦命其母女近前站立。旁一人,手執黃紙,用毛筆於紙 上畫幾個圓圈。畫畢,遞與冕冠者閱。冕冠者點首色喜,將紙交與另一人,轉給雅 君,並說:「拿去!」於是老婦送其母女出門。遂寤;時恰正月初一。雅君得夢後, 即赴母家,將夢告訴阿英。並說:「母病無妨,已加壽五年,但要吃素念佛。」阿英 接受其女之勸,即發願茹素念佛,病亦日漸痊癒。正月初七夜,阿英夢見地藏菩薩軟 語慰藉。從此每日趺坐三次,默念佛號。於一九六七年二月一日命終。臨終,身無病 苦,面含笑容,謂雅君曰:「是你度我。阿彌陀佛今來接我,我去矣!」言畢便逝。 室內異香馥郁,經時始散。得年六十八,果獲延壽五年,異矣!

    ——————————————————————————–
    丁友竹
    「應多讀印老文鈔,句句真實,為行人指明方向。如不遵行,豈不錯過一生。」 正念分明,念佛含笑而逝。容顏不改,一如生前。按佛制火化。
    丁友竹,江蘇武進人。丁氏邑之望族,世代行醫。友竹得其家傳,設診所於蘇州 富仁坊,顏曰「愛竹醫廬」。善治外症疔瘡,愈人無數。貧人求冶,多加優惠。其病 勢嚴重者,則令留住診所,悉心調治。開刀敷藥包紮,皆親手為之。嘗日;「如此, 工作雖忙,但對病人患部,可以細心觀察用藥,減輕其痛苦,俾獲早癒。對無力就 醫者,常供給飲食湯藥,好言安慰,使減少憂慮。出家人求治昔,施診給藥,不取報 酬。友竹早歲發心學佛,茹素持戒。大悲咒、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列為日課。 中年皈依印光大師。恒勸人念佛,歸向淨土。並說:「應多讀印老文鈔,句句真實, 為行人指明方向。如不遵行,豈不錯過一生。」一九七四年,因患痛風,醫治無效。 雖在病中,恃名不輟。至七五年春天,不藥而癒。是年八月十九日,即農曆乙卯七月 十三日農七時,正念分明,念佛含笑而逝。容顏不改,一如生前。按佛制火化。世壽 八十。

  • 2311143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12:27 下午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 az8888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8:32 下午

    感恩!謝謝分享!
    :emm12: :emm12: :emm12:

  • popoll88

    會員
    3 6 月, 2005 在 8:39 下午

    :em02: :em22: :emm01:

  • ganghuat

    會員
    1 3 月, 2007 在 8:02 上午

    愿您福慧無量!!
    謝秀萱居士[color=green],她是福建安縣人,十七歲嫁到鄭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補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雖然不識字,可是天性純良,很懂道理.不幸長子在二十九歲時病故,緊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夢見觀世音菩薩領他去看地獄,醒了之後就發心學佛,因為真正見到地獄,所以念佛非常努力,病也就好了.作為母親的她,看見孩子如此年輕,就已這麼努力,她不能落後,便也跟著用功了,讓孩子帶她去皈依.同時擺脫了家務,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而且長齋念佛,一直很用功.到了七十八歲時,她每天都念佛八萬聲,達到不念而念的境地.一九八三年,她已八十八歲,臨終前八天,她對孫媳說:[/color]
    (我已經見佛了,就要往生了,以後不吃飯了,你不必再給我送飯了.)她孫媳謹遵所言.此後八天她都不食飯,每天只是跏趺坐,搭著衣,念佛不斷.念到第八天,她欣然的說:西方三聖來接引了!又說:佛的白毫光殊勝得沒法子形容!說畢即合掌念佛,安祥坐化.火化時,在場的人都聞到異香,並撿到舍利子三十多粒,遠近讚歎!
    摘自[color=#f4a460]律航長老[color=#ff0000]《百日念佛自知錄[/color][/color]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