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第三軍師 贈與 huifuchang 1000 美元以示鼓勵
下面引用由huifuchang在 2005/04/27 00:58am 發表的內容:
emm10這是在支持誰阿…看無捏..ㄏㄏ :em19: :em12: :em21:
-
天下第三軍師 贈與 沈蓮舟 2000 美元以示鼓勵
下面引用由沈蓮舟在 2005/03/13 00:12am 發表的內容:
遇佛殺佛,逢祖殺祖(雲門禪師)
佛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圍走了七步,大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僧問雲門這是什麼意思,雲門說:「可惜我當時不在場,我要在場的話,一棍子打死餵狗,貴圖 …ㄏㄏ…今天爽到送錯錢給人…
不如就做個賠錢生意吧…賣2000送3000吧… :em20: :em21: :em19: -
感謝軍師贈金,祝小弟五一勞動節快樂!
其實,講經論道理當輕鬆、活潑、自然,
切忌呆板、無趣。
看到軍師如此高興,小弟心情也大受影響。
讚! -
下面引用由沈蓮舟在 2005/05/01 11:50pm 發表的內容:
道論
本是不輕鬆的課題
能寓教於樂,輕鬆中討論
自是最好.
…寓教於樂,輕鬆中討論
這固然是對
不過…未知您等是否能體會到當時達摩祖師傳法也同樣受辱而棄公開論法因素呀…又為何因此面壁9年於少林寺後山洞中~毅然只決定單傳此一心法於單人…這就是本人最後決定想封文的最大因素
畢竟~禪乃示之單而言,亦可譯成單對單而授法而自家佛自家修之宗旨理論。
因此?本人已決定,不再公開說明何謂一三五與二四之河圖洛書據數,五行八卦論達摩祖師禪修之出生入死大法,畢竟此非一班人能體會,但本人可能考慮將此大法編譯成冊而出版也未定吧?
諸位無須懷疑,本人曾歷煉居似浮萍林為府5秋拜師而悟之心得。
何未見性,其實在下亦半透露出此玄何在,一切隨緣去吧。。。 -
軍師:禪安
不知不覺讓軍師受辱,
實乃小弟不察之過也。
然論道之虛實各自評斷,
縱有不智之言應非故意。
請軍師閣下莫耿耿於懷。
今小弟提論神佛禪一篇,
提供您另類不同之觀點。
此論道觀點請軍師賜教! -
下面引用由天下第三軍師在 2005/05/02 02:00am 發表的內容:
三軍師~定風波
看盡落花春殘事 彩筆生風梅雨時
為誰消得人憔悴 我怕 相對無言杉淚濕
晚景憑闌斷腸詩 心寒 梧桐飄黃葉漸失
慘綠愁紅悔當初 歸途 也無得來也無施天下第~鬧雨眠
享遍秋意蟬聲悄
文采斐然隨處發
只為愁意洶湧猛
驚起
素燭燦燒影亂舞
沉香亭北畫堂東
顧盼
柳稍月獨上西樓
非得無得才是得
更漏
不捨惜捨亦需捨 -
下面引用由天下第三軍師在 2005/05/02 02:00am 發表的內容:
寓教於樂,輕鬆中討論
這固然是對
不過…未知您等是否能體會到當時達摩祖師傳法也同樣受辱而棄公開論法因素呀…又為何因此面壁9年於少林寺後山洞中~毅然只決定單傳此一心法於單人…這就是本人最後決定想封文 …軍師禪安
請問您見性了嗎? -
下面引用由HAU在 2005/05/03 05:12pm 發表的內容:
軍師禪安
請問您見性了嗎?哈~哈~
您終於開翹,終於懂得開門見山問重點了?
性?其實並不可見,所見並非性,此性猶如晝夜金烏一般〔太陽〕夜不能見,只因受五蘊所覆蓋,何謂五蘊,您對淨土法門了解深入,不妨就由您為大家解說一番吧,天既有五蘊,人也有五蘊,若能撥開此五蘊,性見何難之有矣,此性上浮在天,故而天數為九,這也是達摩為何閉關9年重大因素,另外三年?我再附貼給各位一瞧,能否體會領悟就看自己造化吧?
一竅虛靈性
至善牽六神
六根波羅密
五蘊皆空幻
人法兩寂忘
混元虛空見
煉至無人我
了死性見佛初守一竅知定靜
收回六神到中庭
築基煉已次第進
方可採藥入丹昇
移爐換鼎知時正
文武火侯老幼分
沐浴溫養週天定
二六時中莫遲停
小週煉至大週定
三十六宮皆是春
萬境俱寂圓明性
一念不起大丹成
乳哺三年嬰濛性
面壁九春紀飛昇
軍師週天皆說盡
待候丹書來昭請
靈山既會本娘親天~人修身靈修心
下~著正道去旁左
第~等仙佛皆有份
三~教歸一軍師修
軍
師
合
十
下~著正道去旁左 ,這句話不就是明明白白說出神光斷臂是誤聽達摩祖師話意甚明嗎?真實來龍去脈,非達摩血脈傳人根本所傳皆不實在。
所謂見性,又說此性並不可見,為何呀?這些道理都不知,在下日月之師又何以賜在下俗家法號?天下第三大軍師網路上,公然論法說法呢?
是否如今也開始講述到與您淨土法門相關何謂五蘊?何為六根?何謂四相?是否也參入道家理論呢?河圖洛書與易經五行八卦又與禪修又有何重大關係?閣下不妨深思,此處數術縱橫中,行家比比皆是,沒有數據證實見性理論,別說得接受眾人白眼吐巢了,哈?哈?我連下山都沒份,何況用此斗大?天下第三大軍師暱稱阿。。。。 -
下面引用由huifuchang在 2005/05/02 11:24pm 發表的內容:
軍師:禪安
不知不覺讓軍師受辱,
實乃小弟不察之過也。
然論道之虛實各自評斷,
…受辱?哈?哈此話似乎嚴重了些,不過引用此法門論法,又有何不可呢?不過?您等也能說是在下禪修之八風不夠定吧?所以阿,懂得吃野禪之苦者,誰能言稱,不是為了躲這一稱?二譏?三毀?四譽?五利?六衰?七苦?八樂?謂之八風也!荒山野外禪修就有這好處,一口氣能躲過七風喔?哈哈,有機會不妨去嚐嚐吧
-
下面引用由天下第三軍師在 2005/05/03 09:13pm 發表的內容:
哈~哈~
您終於開翹,終於懂得開門見山問重點了?
性?其實並不可見,所見並非性,此性猶如晝夜金烏一般〔太陽〕夜不能見,只因受五蘊所覆蓋,何謂五蘊,您對淨土法門了解深入,不妨就由您為大家解說一番吧,天既 …「五蘊」古譯五陰,玄奘法師譯為五蘊,各有取義:陰者,蓋覆義;蘊者,積聚義。若合二義解釋,則更為明顯。由積聚五者覆蓋真性,致令真性埋沒於五蘊身中。正所謂:五蘊身中有真佛,無奈人人不自識。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色,質礙義:即是眾生世界,內外四大之色法。受,領納義;即是受心所(心所即心使,心之所屬)領納前塵諸境界。想,想像義;即想心所取所緣境界之分劑故。行,遷流義;即思心所念念相續,遷流不住故。識,了別義;即八識心王了別一切所緣之境。因此五蘊蓋覆真性,般若智光不得透露。妄執身心世界,悉皆實有。不知性本真空,所以妄生貪著,不能看破,常沉生死苦海。菩薩照見五蘊,一一皆空,不僅無相之受想行識是空,即有相四大和合之色亦空。四大者,地水火風也。四大為生人物之本,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成。如現前桌上花瓶,先由地大之土,和以水大成泥,方可為瓶。加以火大燒之,燒時必加風力。人亦四大和合所成:皮肉筋骨屬地大,精血痰淚屬水大,周身煖觸屬火大,出入氣息與運轉屬風大。四大和合,虛妄名生。四大別離,虛妄名滅,人若死時,風大先散;何以證知?鼻中無氣息,手足不運轉。次則火大而散,周身冷觸。若不收斂,水大則必流溢於外。地大之皮肉先化,筋骨後銷,到底成空。此但約滅色歸空,淺近之空理。究竟現在世界眾生,五蘊之法,猶如夢境,當體即空。眾生之不悟是空者,因無般若智照,妄生執著,如夢中執夢境為實有;夢境豈不是當體即空乎?然此種譬喻,恐猶疑惑;謂現前所見之世界眾生,非夜間夢中所見,乃是日間大眾公共所見之境,何得比例?這等正是夢話。當知一夕之夢為小夢,一生之夢為大夢。不悟,都是在夢中度日。古人謂大夢誰先覺,即此義也。一覺則般若智照現前:無我相,則色蘊空矣;無我見,則受想行識四蘊空。身心世界一一皆空。
-
在下恭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之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沒錯,這既是五蘊,不過淨土所認定的五蘊卻被後人分成三份區分釋道儒三教不同五蘊。簡單說既是?即色(形相)、愛(情欲)、想 (意念)、行(行為)、識(心靈),等五蘊。
但是五蘊還得配合道家五葷以及儒家五辛五行論方可達五氣朝元皈依之境界。
此五因受後人區分三教故而~此必須三教合一而修煉原因在此?
道有五行
釋持五戒
儒尊五常
天五生土 是中央戊己 散於上下不得歸位{指五臟}
此五氣朝元歸一竅門為.. 禪坐調運呼吸 以移戊而就己,但這需要9年時間來閉關修煉,也才完全附合前面所言,乳哺三年嬰濛性 ,面壁九春紀飛昇 合計12年付合十二地支修煉時間,而這乳哺三年嬰濛性意思已經很明確告訴後人,這才是所謂的見性而乳哺三年嬰濛性之意也。
而此天五生土之數,道家云稱人屬土〔五行之一〕,不是因此而來嗎?
儒家與釋家之五辛,五葷,又與道家之五行,不是又不謀而合嗎?蔥、蒜、 韭、薤、興渠。此五味為何是三教所忌諱呢?原因理由正是出在天五生土之數,相生相剋之理不是嗎?
謂魂、精、神、魄、意各安其位。在肝,耳不聽而精在腎,舌不味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魂(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有脾,是謂五氣朝元。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口不開而神在心,鼻不息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曰五氣朝元。五氣指五臟真氣,元指上丹田。五氣本源於太極,一般人縱欲而將之耗散;道教認為通過內丹修煉,使之回歸自身,稱此為五氣朝元。惟聖人知回機之道,得還元易數之理。身不動則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動則氣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則魄伏,而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而土朝元。此謂五氣朝元,皆聚於頂也。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謂其功法之要在於潛神內守,絲毫不為外物所動心,使五臟不漏,五氣聚頂。五行所主五方之氣以朝元。身不動精固,水朝元;心不動氣固,火朝元;性寂則魂藏,木朝元;情忘則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土朝元。此之謂五氣朝元。一氣初判而列二儀,二儀定位而分五常。五常異地,而各守一方,五方異氣,而各守一子。青帝之子名龍受甲乙木德之三氣;赤帝之子名土丹元,受丙丁火德之二氣;白帝之子名皓華,受庚辛金德之四氣;黑帝之子名玄冥,受壬癸水德之一氣;黃帝之子名常存,受戊己土德之五氣。故金得土則生,木得土則旺,水得土則止,火得土則息。惟聖人知回機之道,還元皈依之理,於是攢五簇四,會三合二而歸一也。蓋身不動則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動則氣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則魄伏,而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而土朝元。此謂五氣朝元,皆聚於頂也。修煉者入真靜時的一種境界。五氣一曰天地五行之氣:東方青氣、南方赤氣、西方白氣、北方黑氣、中方黃氣;一曰有礙養生的五種情緒,即喜怒哀樂欲。元即指丹田而言。欲念不生,則入真靜。三花自然聚頂,五氣自然朝元……既是空?而空於喜,則魂定,魂定而東方青帝之氣朝元;空於怒,則魄定,魄定而西方白帝之氣朝元;空於哀,則神定,神定而南方赤帝之氣朝元;空於樂,則精定,精定而北方黑帝之氣朝元;空於欲,則意定,意定而中方黃帝之氣朝元。這既是五氣朝元,三合二而歸一道理也,學禪修佛不是背死書,抄佛經,這些理論都不懂套入安插三教學說,光是念經能成佛?天下果真有此等好康的嗎? -
下面引用由天下第三軍師在 2005/05/03 09:27pm 發表的內容:
受辱?哈?哈此話似乎嚴重了些,不過引用此法門論法,又有何不可呢?不過?您等也能說是在下禪修之八風不夠定吧?所以阿,懂得吃野禪之苦者,誰能言稱,不是為了躲這一稱?二譏?三毀?四譽?五利?六衰?七苦? …禪有世間禪,出世間禪
您方便說明嗎? :em2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