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九重天天龍八部與四大天王

  • 天龍八部與四大天王

    Posted by 沈蓮舟 on 20 3 月, 2005 在 3:51 下午

    天龍八部
    在佛教中,不但有佛、菩薩和弟子們,還有作為佛的護衛神的八部護法,稱為「天龍八部」。這些護法神,原多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和各種外道的崇拜對象,後來受佛感化,皆皈依佛門。天龍八部包括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所謂天,就是住在天界的天神。佛教認為只有修習十善,修根本四禪的人們。才能升入天部中,到底有多少天神呢?《經律異相》一書記載;欲界有六天,主要有四大天王,忉利天和他化自在天等;色界十八天,主要有大梵天(又名鳩摩羅天)、遍淨天和大自在天等;無色界四天。
    佛教中的龍,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表現的形象也就是傳統龍的形式。
    龍部有八大龍王,以難陀、跋難陀最為著名。
    夜叉,意譯就是惡鬼。這種鬼面目猙獰,能騰飛,能土遁,還常傷人。夜叉又有地夜叉和飛行夜叉之分。
    乾闥婆,就是音樂神,它演奏的音樂威力極大。
    阿修羅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而又極其醜的怪物。佛經上說他非常凶惡好戰,與帝釋天交戰,抓住了日、月。不過最後還是皈依了佛法。
    迦樓羅,漢文譯為 “金翅鳥”。據說它兩翅相距三百三十六萬里,靠吃龍維生。
    緊那羅是歌神,相傳是能歌善舞的女性,嫁與乾闥婆為妻。
    摩睺羅迦,就是大蛇的意思,它也是一種樂神。

    Nagarjuna replied 20 年, 5 月 前 7 Members · 8 Replies
  • 8 Replies
  • 沈蓮舟

    會員
    20 3 月, 2005 在 11:51 下午

    天龍八部
    在佛教中,不但有佛、菩薩和弟子們,還有作為佛的護衛神的八部護法,稱為「天龍八部」。這些護法神,原多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和各種外道的崇拜對象,後來受佛感化,皆皈依佛門。天龍八部包括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所謂天,就是住在天界的天神。佛教認為只有修習十善,修根本四禪的人們。才能升入天部中,到底有多少天神呢?《經律異相》一書記載;欲界有六天,主要有四大天王,忉利天和他化自在天等;色界十八天,主要有大梵天(又名鳩摩羅天)、遍淨天和大自在天等;無色界四天。
    佛教中的龍,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表現的形象也就是傳統龍的形式。
    龍部有八大龍王,以難陀、跋難陀最為著名。
    夜叉,意譯就是惡鬼。這種鬼面目猙獰,能騰飛,能土遁,還常傷人。夜叉又有地夜叉和飛行夜叉之分。
    乾闥婆,就是音樂神,它演奏的音樂威力極大。
    阿修羅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而又極其醜的怪物。佛經上說他非常凶惡好戰,與帝釋天交戰,抓住了日、月。不過最後還是皈依了佛法。
    迦樓羅,漢文譯為 “金翅鳥”。據說它兩翅相距三百三十六萬里,靠吃龍維生。
    緊那羅是歌神,相傳是能歌善舞的女性,嫁與乾闥婆為妻。
    摩睺羅迦,就是大蛇的意思,它也是一種樂神。

  • 沈蓮舟

    會員
    20 3 月, 2005 在 11:52 下午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欲界六天之一。他們分別護持著釋迦佛世界的四個洲。四個洲是如何劃份呢?佛教認為,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東方的叫東勝身洲,又稱持國天,其統領叫提多羅;南方的叫南贍部洲,又稱增長天,其統領叫毗琉璃;西方的叫西牛貨洲,又稱廣目天,其統領叫毗留博叉;北方的叫北俱羅洲,又稱多聞天,其統領叫毗沙門。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將,鎮守佛國一方。
    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中就有四天王的形象。在中國的石窟中,四天王作為護法形象也經常出現。在敦煌第二八五窟西壁上畫的四天王,頭戴花鬘冠,上身穿著甲冑,下身穿戰裙,赤腳。南邊的二天王,一個是持兩股戟的西方廣目天王,一個是執矛的南方增長天王;北邊的二天王,一個是托塔的北方多聞天王,一個是持劍的東方持國天王。
    現在寺廟中保存的四大天王像,多數是明代以後的作品。這些形象比早期的天王像加入了更多的中國風俗,四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有所改變,被象徵為風、調、雨、順。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劍,象徵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象徵調;北方多聞天王手持一傘,象徵雨;西方廣目天王手握一條蛇,象徵順。這種象徵如意吉祥的天王,比印度象徵「四大」(地水火風)的天王,更容易被一般中國人所接受,所以關於天王的傳說很多,但往往將天王與金剛相混淆。
    在四大天王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大概是北方天王了,就是手中托塔的毗沙門天王。從唐代後期開始,毗沙門天王的地位逐漸提高,成為了密宗供養的主像之一。敦煌唐代壁畫中的毗沙門天王,多是雄踞在側壁,全身武士裝,左手托一寶塔。宋代以後,毗沙門天王的形象就不多見了。現在為一般人所熟悉的托塔天王,是毗沙門天王和唐代名將李靖的混合體,已經成了中國形象的佛教護法神了。

  • steven5423

    會員
    21 3 月, 2005 在 9:37 上午

    :emm01: :em22:

  • 我是傻瓜啦

    會員
    21 3 月, 2005 在 11:14 上午

    :emm46: :emm04: :em22:

  • civilcarl

    會員
    24 3 月, 2005 在 1:21 上午

    :emm46: :em22:

  • daniel

    會員
    8 4 月, 2005 在 10:06 下午

    :emm22: :emm22: :emm22: :emm46:

  • az8888

    會員
    27 5 月, 2005 在 4:44 下午

    感謝分享!學習了!
    :emm12: :emm46: :emm46:

  • Nagarjuna

    會員
    27 5 月, 2005 在 8:16 下午

    :em21: :em2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