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牛黄

    Posted by kevinkshr on 22 6 月, 2005 在 2:19 上午

    珍稀牛黄古今谈
    陈可冀
      牛黄是十分常用的中药,亦名“丑宝”,因牛属丑,故从其名而称“丑宝”。最早的医用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云可治“惊痛”及“狂痉”等,实际是很早就确认其有解热、镇惊、利痰、通窍的功用。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学术年会时,我曾听到周金黄、朱颜教授合作研究的报告,证实其具有实验性抗惊厥效应。古云牛黄出西番,故亦有“西黄”之名。
      牛黄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高血压病常有头目眩晕、颈项不适、烦躁不安的肝阳上亢、胸中郁热症状,用安宫降压丸以平亢、清热、镇惊,很适用。方中牛黄为主药,配合黄连、珍珠母等也很合理。另有牛黄降压丸,方中用牛黄配羚羊角、草决明等以清肝火,也很受欢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牛黄清心丸,是历久不衰的效验医方,本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牛黄、水牛角、羚羊角、朱砂、麝香、冰片等清心热、活血脉、开窍醒神,广泛用于气血不足、虚火上炎者;对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而有热象者也很适用。再造丸方中也有牛黄,全方有舒筋活血、祛风化痰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康复效果理想。上述牛黄清心丸和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组成之牛黄解毒丸,对火热内盛、口舌生疮或咽喉肿痛者,均为清热解毒之妙方。
      中医药对神昏窍闭偏实象者,如中风不语热闭者,常用《温病条辨》医方安宫牛黄丸应急救治,海内外享有盛誉。本方由牛黄、水牛角、黄连、黄芩、栀子、朱砂、珍珠、麝香、冰片、雄黄、郁金组成,对中风痰热内闭具有清热开窍、镇心安神作用,对小儿急热惊风也有效。常可起退热、苏醒作用。可惜的是对这类流传已久的祖方,尚缺乏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值得重视。其他如急诊时常用之局方至宝散,由牛黄、水牛角、玳瑁、麝香、安息香、冰片、雄黄粉、朱砂粉及琥珀粉组成,对脑血管意外、脑炎及肝昏迷之属热毒痰火者均适用。类似的方药还有如新雪颗粒,由牛黄配磁石、石膏、滑石、寒水石、硝石、芒硝、栀子、竹叶卷心、广升麻、穿心莲、珍珠层粉、沉香及冰片组成,对各种热性病的烦热不解可用。其他还有牛黄清宫丸之清瘟解毒。醒脑静片之防治中风。牛黄至宝丸、万氏牛黄清心丸及安脑丸等,对中风不语者亦可一试。
      牛黄为干燥之牛胆结石,属名贵中药,由于功效卓著,市场需求量甚大,而天然牛黄产量低,资源匮乏。近年虽发展了人工牛黄,但从疗效上仍无法完全替代天然牛黄,特别是一些用于治疗急重病症的牛黄类复方。最近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和一些我国著名医药学家等通力合作,模拟体内胆结石形成之原理和生化过程,制成牛胆红素钙结石,称为体外培育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的性状、结构、成分、含量均与天然牛黄十分相似,药效学、毒理学结果证明安全、有效。临床验证用于中风痰热内闭等急重症,表明与天然牛黄相一致,可完全等同天然牛黄在牛黄类复方中等量使用,是一大好事。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因天然牛黄不足而含有人工牛黄的诸多复方,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应用,而且大多不宜长期超量服用,因为这些复方含矿物药较多,不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yusuru88 replied 17 年 前 6 Members · 8 Replies
  • 8 Replies
  • kevinkshr

    會員
    22 6 月, 2005 在 10:19 上午

    珍稀牛黄古今谈
    陈可冀
      牛黄是十分常用的中药,亦名“丑宝”,因牛属丑,故从其名而称“丑宝”。最早的医用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云可治“惊痛”及“狂痉”等,实际是很早就确认其有解热、镇惊、利痰、通窍的功用。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学术年会时,我曾听到周金黄、朱颜教授合作研究的报告,证实其具有实验性抗惊厥效应。古云牛黄出西番,故亦有“西黄”之名。
      牛黄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高血压病常有头目眩晕、颈项不适、烦躁不安的肝阳上亢、胸中郁热症状,用安宫降压丸以平亢、清热、镇惊,很适用。方中牛黄为主药,配合黄连、珍珠母等也很合理。另有牛黄降压丸,方中用牛黄配羚羊角、草决明等以清肝火,也很受欢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牛黄清心丸,是历久不衰的效验医方,本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牛黄、水牛角、羚羊角、朱砂、麝香、冰片等清心热、活血脉、开窍醒神,广泛用于气血不足、虚火上炎者;对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而有热象者也很适用。再造丸方中也有牛黄,全方有舒筋活血、祛风化痰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康复效果理想。上述牛黄清心丸和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组成之牛黄解毒丸,对火热内盛、口舌生疮或咽喉肿痛者,均为清热解毒之妙方。
      中医药对神昏窍闭偏实象者,如中风不语热闭者,常用《温病条辨》医方安宫牛黄丸应急救治,海内外享有盛誉。本方由牛黄、水牛角、黄连、黄芩、栀子、朱砂、珍珠、麝香、冰片、雄黄、郁金组成,对中风痰热内闭具有清热开窍、镇心安神作用,对小儿急热惊风也有效。常可起退热、苏醒作用。可惜的是对这类流传已久的祖方,尚缺乏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值得重视。其他如急诊时常用之局方至宝散,由牛黄、水牛角、玳瑁、麝香、安息香、冰片、雄黄粉、朱砂粉及琥珀粉组成,对脑血管意外、脑炎及肝昏迷之属热毒痰火者均适用。类似的方药还有如新雪颗粒,由牛黄配磁石、石膏、滑石、寒水石、硝石、芒硝、栀子、竹叶卷心、广升麻、穿心莲、珍珠层粉、沉香及冰片组成,对各种热性病的烦热不解可用。其他还有牛黄清宫丸之清瘟解毒。醒脑静片之防治中风。牛黄至宝丸、万氏牛黄清心丸及安脑丸等,对中风不语者亦可一试。
      牛黄为干燥之牛胆结石,属名贵中药,由于功效卓著,市场需求量甚大,而天然牛黄产量低,资源匮乏。近年虽发展了人工牛黄,但从疗效上仍无法完全替代天然牛黄,特别是一些用于治疗急重病症的牛黄类复方。最近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和一些我国著名医药学家等通力合作,模拟体内胆结石形成之原理和生化过程,制成牛胆红素钙结石,称为体外培育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的性状、结构、成分、含量均与天然牛黄十分相似,药效学、毒理学结果证明安全、有效。临床验证用于中风痰热内闭等急重症,表明与天然牛黄相一致,可完全等同天然牛黄在牛黄类复方中等量使用,是一大好事。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因天然牛黄不足而含有人工牛黄的诸多复方,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应用,而且大多不宜长期超量服用,因为这些复方含矿物药较多,不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 懸壺子

    會員
    23 6 月, 2005 在 1:05 下午

    懸壺子 贈與 kevinkshr 1000 美元以示鼓勵
    謝謝提供珍貴資訊 :em001:

  • Onfire

    會員
    23 6 月, 2005 在 4:29 下午

    :em22: :emm01:

  • jojowong

    會員
    25 6 月, 2005 在 5:01 下午

    :em22: :em22:

  • civilcarl

    會員
    27 6 月, 2005 在 11:35 上午

    :em22:

  • 懸壺子

    會員
    27 6 月, 2005 在 11:34 下午

    本草備要
    牛黃
    性味:甘涼。
    歸經:牛有病,在心肝膽之間凝結成黃,故還以治心肝膽之病。
    功能:清心解熱,利痰涼驚,通竅辟邪。
    主治:治中風入臟,驚蕑口噤,小兒百病,發痘墮胎。
    性狀:牛有黃,必多吼喚,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迫喝即墮水,名生黃,如雞子黃大,
    重疊可揭,輕虛氣香者良,殺死角中得者,名角黃,心中者名心黃,肝膽中者名肝
    膽黃,成塊成粒總不及生者,但磨指甲上透指甲者為真。
    配伍:得牡丹菖蒲良,人參為使,惡龍骨龍膽地黃常山。
    備註:(1)經疏云:牛食百草其精華凝結成黃,猶人之有內丹。故能散火消痰解毒,為世
    神物。或云牛病乃生黃者非也。
    (2)「治中風入臟,驚?口噤」:東垣曰:中臟宜之,若中腑及血脈者用之,反能
    引風入骨,如油入麵。
    (3)大抵五臟皆有風,犯肝者為多,肝屬風木而主筋,肝病不能榮筋,故有舌強口
    噤?斜,癰疽不通不仁等證,若口開為心絕,手散為脾絕,眼合為肝絕,遺反為腎
    絕,吐沫鼻鼾為肺絕,髮直頭搖面赤如妝汗綴如珠者皆不治。若止見一二證有可治
    者。
    (4)「小兒百病」:皆胎毒痰熱所生,兒初生時未食乳用三五厘,合黃連甘草末蜜
    調令咂之良。
    (5)駱駝黃極易得,能亂真。

  • 懸壺子

    會員
    27 6 月, 2005 在 11:37 下午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牛黃釋名丑寶。
      氣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1、初生胎熱,或身體發黃。用牛黃中豆大一塊,加蜜調成膏,乳汁化開,頻頻滴兒口中。
      2、小兒熱驚。用牛黃如杏仁大一塊,加竹瀝、薑汁各一合,調勻與兒服。
      3、驚嚼舌。用牛黃如豆大一塊,研細,和蜜水調勻灌服。

  • yusuru88

    會員
    12 10 月, 2008 在 12:36 下午

    感謝分享好資料:pig5: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