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岐黄易脉[轉貼]冷熱不和體質之探討與和法的運用/陳仲豪醫師

  • [轉貼]冷熱不和體質之探討與和法的運用/陳仲豪醫師

    Posted by 無鹽蛇蠍 on 20 6 月, 2005 在 4:30 下午

    壹、 前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為了提高生活水準,在強烈的競爭下,使現代人飽受或有形或無形壓力的摧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純生活已難復見,忙碌的新新人類,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精神官能性疾病。
    雖然這些疾病,在各種先進的生化或理學檢查後,絕大多數都檢查不出什麼問題,然而不適的症狀,卻無時不刻、如影隨形地困擾著我們。
    貳、 冷熱不和
    冷熱不和的主訴,最常出現在神經質的患者。
    此類患者因自律神經不穩定,普遍會出現的症狀如下:不易入眠、多夢紛紜、口乾、口苦、頭暈目眩、耳鳴、掉髮、煩躁不安、四肢無力、心悸、胸悶、胃脹腹痛、便祕腹瀉交替出現、小便頻數而量少但不痛、腰痠膝軟等錯綜複雜的症狀不一而足。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症狀,依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若以口乾、口苦、煩操不安、便祕等症狀,斷為熱證,而投以偏寒涼的處方用藥時,則該類患者常會出現胸膈滿悶、腹脹腸鳴、大便不實等腸胃不舒服的抱怨,女性甚或白帶增多,因擾不已。
    而當醫師們以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大便稀溏等症狀,斷為寒證,而投以溫補燥熱之劑,則患者可能又會出現口干舌燥、口瘡舌破、齒痛艱腫、心煩不寐、大便干結等一派實熱的症狀。
    筆者認為,冷熱不和體質的患者,由於神經衰弱而顯得特別敏感,身體機能時常處於虛性亢奮的狀態,基礎代謝率太高,一旦投以溫熱的方藥,必使原本高代謝的狀況更加嚴重,因而會有上述種種不良的反應出現。
    反之,由於神經衰弱導致腸胃功能普遍的下降,若投以寒涼藥,則又會出現消化系統功能上的障礙。因此,依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來看,冷熱不和體質的患者,在用藥時應以”和法”為主。

    yusuru88 replied 16 年, 11 月 前 5 Members · 8 Replies
  • 8 Replies
  • 無鹽蛇蠍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30 上午

    壹、 前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為了提高生活水準,在強烈的競爭下,使現代人飽受或有形或無形壓力的摧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純生活已難復見,忙碌的新新人類,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精神官能性疾病。
    雖然這些疾病,在各種先進的生化或理學檢查後,絕大多數都檢查不出什麼問題,然而不適的症狀,卻無時不刻、如影隨形地困擾著我們。
    貳、 冷熱不和
    冷熱不和的主訴,最常出現在神經質的患者。
    此類患者因自律神經不穩定,普遍會出現的症狀如下:不易入眠、多夢紛紜、口乾、口苦、頭暈目眩、耳鳴、掉髮、煩躁不安、四肢無力、心悸、胸悶、胃脹腹痛、便祕腹瀉交替出現、小便頻數而量少但不痛、腰痠膝軟等錯綜複雜的症狀不一而足。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症狀,依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若以口乾、口苦、煩操不安、便祕等症狀,斷為熱證,而投以偏寒涼的處方用藥時,則該類患者常會出現胸膈滿悶、腹脹腸鳴、大便不實等腸胃不舒服的抱怨,女性甚或白帶增多,因擾不已。
    而當醫師們以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大便稀溏等症狀,斷為寒證,而投以溫補燥熱之劑,則患者可能又會出現口干舌燥、口瘡舌破、齒痛艱腫、心煩不寐、大便干結等一派實熱的症狀。
    筆者認為,冷熱不和體質的患者,由於神經衰弱而顯得特別敏感,身體機能時常處於虛性亢奮的狀態,基礎代謝率太高,一旦投以溫熱的方藥,必使原本高代謝的狀況更加嚴重,因而會有上述種種不良的反應出現。
    反之,由於神經衰弱導致腸胃功能普遍的下降,若投以寒涼藥,則又會出現消化系統功能上的障礙。因此,依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來看,冷熱不和體質的患者,在用藥時應以”和法”為主。

  • 無鹽蛇蠍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32 上午

    參、 和法的定義
    張仲景傷寒論第208條及250條中即有和法的記述:
    第208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
    若汗多,微發熱惡微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第205條: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癒。
    觀此,仲景似以桂枝湯、小承氣湯為和解之劑。
    一直到了金?成無己注傷寒論,始以小柴胡湯為和劑:
    傷寒明理論:傷寒邪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蕩以為利。其與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湯為和解之劑也。
    自成氏之後,歷代醫家都以柴胡劑為和解之定法。其實,和是和解的意思,舉凡不用大發汗、大攻下,用比較輕和的方藥來緩解病症的方法,就是和法。

  • 無鹽蛇蠍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35 上午

    肆、 和劑舉例
    臨床上和劑可分為:
    一、 和解表裡之劑: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黨蔘、甘草、生薑、紅棗
    適用於外感熱病,病在少腸半表半裡者。即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惡心嘔吐之證。
    隨證加減:在往來寒熱的基礎上
    長夏中暑:證見多汗、脈大、舌淡紅者加白虎湯。
    胃腸型感冒:證見上吐下瀉者加藿香正氣散,腹痛者加元胡、川楝子。
    皮下出血點或紫瘢:證見如紅、脈細數者加犀角地黃湯,以大量水牛角代犀角。
    急性尿路感染:證見腹滿、大便祕、小便赤、排尿澀痛、舌苔膩、脈弦者,改用大柴胡湯加金錢草、蛇舌草、血尿加生地、丹皮、大小薊。
    不明低熱不退:先惡寒後發熱、汗出惡風者,加桂枝湯。
    慢性肝炎:頭暈、惡心、尿黃、苔白膩或黃膩、脈弦者加茵陳五苓散、板藍根、黃水茄、虎杖。
    二、 調和營衛之劑:
    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紅棗
    適用於表虛風邪傷衛,營衛不和,汗出惡風、頭痛發熱、鼻塞、乾嘔、脈浮者。
    隨證加減:在調和營衛的原理上
    過敏性鼻炎:身體虛弱者加補中益氣湯、冬蟲夏草、西洋蔘、川貝母、金蟬、鼻水多者加五苓散,鼻塞多者加辛夷散。
    產後發熱:加四物湯。
    三、 調和內臟之間關係
    逍遙散:當歸、芍藥、白朮、茯苓、甘草、柴胡、薄荷、煨薑
    適用於肝氣鬱結而導致其它臟腑功能的失調,常用於一切氣鬱之症。
    隨證加減:在疏肝解鬱的原理上:
    躁激性腸炎:肝脾失和,證見胸脅痛,腹脹痛,腸鳴泄瀉,此種泄瀉的症狀常於緊張時加重,可用逍遙加左金丸或痛瀉要方。
    十二指腸潰瘍:肝骨失和,證見胸脅脹痛,胃脘脹滿,噯氣白酸,此種患者空腹時較痛,常在半夜痛醒,富進取心,進食後減輕,個性多較緊張,常用逍遙加半夏瀉心湯。
    慢性胃炎:證見胃脘痛脹,滿悶不舒,噁心嘔吐,脈沈細弱,舌淡苔白者,可用逍遙散加香砂六君子湯。
    月經不調:月經先後不定期,經前乳房脹病,煩躁易怒,宜逍遙散加青皮、香附,有熱者改用加味逍遙散。
    失眠、神經衰弱柴胡:舌淡胖,脈沈緩或濡者,用逍遙散和溫膽湯;舌紅或絳,脈細數者,改用加味逍遙散加天王補心丹或酸棗仁湯。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炎用逍遙散或小柴胡加板藍根、黃水茄、虎杖,夾濕熱者再加茵陳五苓散;肝硬化則多夾瘀症,可以逍遙散加桂枝茯苓丸,瘀甚者加大黃蟅蟲丸。
    心臟神經症:用逍遙散加炙甘草湯或天王補心丹。

  • 無鹽蛇蠍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37 上午

    伍、結論
    精神官能症中的種種不適症狀,均可歸屬於肝氣鬱結而導致其它臟腑功能暫時或的失調所致,即一般人所謂的”冷熱不和”體質,這種體質最適宜以和法為主來治療,惟在臨床時,仍須視其兼症與其它治法合用,或溫或補或清或瀉,不須拘泥於和法。
    以現代醫學的觀點而言,冷熱不和,則似乎應與自律神經的失調有關,這類疾病的病因大多歸屬於兩方面:一是患者先天的家族遺傳因素,二是後天環境的壓力所造成。
    這類患者在體質方面,本來就已十分的敏感,糖分普遍的較一般人低下,應急能力亦較差,只要輕微的刺激量,就會產生頗為嚴重的不適反應,在harrison’;s內科學中將這些疾病歸屬於重大精神疾患中。
    筆者認為較類似其中的”焦慮性精神官能症”,此病約佔一般人口2?5%,之其中女性約佔三分之二強,據心臟科醫師稱其所診視的病人中大約有10?14%罹患此症。
    而近年以來,上述的比例應不斷地上昇中,直到目前為止,現代醫學對此病的治療,主要是給予保證,並使用抗焦慮劑。
    依筆者臨床的經驗,對冷熱不和體質的患者有以下的建議:
    1.禁食刺激食物,如咖啡、茶葉、辣椒、油炸品、酒等。
    2.多攝取高鈣食品,因鈣有助於神經之穩定,如睡前喝熱牛奶等。
    3.對於消化不良者,禁食粘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製品(米糕、飯團、油飯),海鮮中如花枝、墨魚、魷魚等。
    4.適量的運動,將有助於平衡虛性亢奮的神經。
    5.正常的起居,以調整生物時鐘。
    6.為自己安排一些娛樂、消遣,或找好友傾訴心情,以適時、適度地宣洩鬱悶。
    7.多做深呼吸,深而緩的呼吸,可以穩定情緒。
    8.有耐心地固定一位醫師診療,切忌心急胡亂更換醫師。
    9.切勿依賴安眠性藥物成性,以免產生”戒斷症候”。

  • 樹屋小胡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10 下午

    :em21:

  • 懸壺子

    會員
    24 6 月, 2005 在 8:16 下午

    冷熱不合的體質,是很多醫生的痛
    因為不太好開藥
    謝謝版主美女的提供 :em22: :em21:

  • jojowong

    會員
    25 6 月, 2005 在 4:57 下午

    :em22: :em22: :em22:

  • yusuru88

    會員
    12 10 月, 2008 在 12:35 下午

    學習了感謝分享:pig5: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