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膏藥的運用──中醫治療方法的極限
※定義
膏藥是根據處方要求,通過一定的製造方式,又加入特定輔料,做成半流體、半固體、固體等型式。
依治療目的,可分為內服的膏滋藥和外用的軟膏、膏藥,這裡專門討論內服的膏滋藥。
※分類
膏滋藥又可分為素膏和葷膏。
◎素膏是不用動物性藥材,是用於比較輕微的單一症狀,而又遷延很久。
例如咳嗽,喉嚨乾,睡不著的益母膏,枇杷膏,桑椹膏,雪梨膏,桂圓膏,女貞子膏,這些小恙小疾不必大動干戈地用湯劑,但是有時又不是一天或是幾天可以去除的。
所以以簡便的方子熬膏服用一段時間,又因為冰箱的保鮮功能,可以突破古人只有冬天做膏劑的限制,方便老人小孩服用,所以值得推廣。
◎葷膏就是使用動植物藥材,中醫認為動物性藥材是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很高程度地與我們人體同化,為人體吸收後成為人體的一部份。
所以當因為年老體衰,精血虧虛,則必須動用這一類藥材來保健身體,延年益壽,更可以因為身體的健康,而有更優質的性生活。
如兩儀膏,參茸補膏,神行太保膏,強筋健步膏,雙鞭補精膏,填精增欲膏。
◎另外在對於久病纏身,虛損不復,病後體虛,這是最理想的劑型,因為藥材通過長時間的熬煉,有效成份可以完全出來,可以直接在消化道吸收,不像丸劑由藥材直接輾粉加蜂蜜才成形,經由消化作用後才能吸收。
又因為輔料如蜂蜜的黏稠性質,使膏藥在胃腸道時間可以延長,而吸收完全,不似湯劑的迅速通過腸道。
所以丸劑,緩也。湯劑,蕩也。各個劑型都有其特殊作用和要求,在膏滋藥的主要目的就是填補不足。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