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中風

    Posted by sai07172000 on 7 7 月, 2005 在 4:41 下午

    版主模式:用戶 sai07172000 金錢5721 → 25721,
    理由:提供資料。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金錢操作記錄。

    中風是由於腦的血流受阻至腦受損引起
    的,有可能是因身體其它部位的栓塞跑到腦動脈
    或由於腦血管出血所致;中風後,腦的缺氧將導
    致神經元死亡而導致傷害;接著在24 到72 小時
    後腦發生水腫及膨脹。
    A 、分型:
    1 、栓塞性中風(THROMBOTIC STROKE)
    栓塞性中風通常是由於嚴重的動脈硬化,
    造成腦血流受阻,通常在中風之前,病人會經歷
    一次或更多次「暫時性缺血性中風」(TIAs),
    TIA 是一種由於腦缺氧造成可恢復性、短暫性腦
    功能混亂, TIA 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已經動脈硬
    化的血管收縮或是腦的需氧量增加,而相對地供
    氧量因動脈硬化無法充分提供,依照 定義而,
    TIA 持續時間不超過24 小時,經常性的TIA 有可
    能栓塞性中風。
    栓塞性中風一般發展時間需要超過24 小,
    在這個中風進行的階段,我們可以說該病人正在
    受中風演進之苦,到這個階段結束時,該個體可
    以說是接受已完成的中風。
    2 、栓子中風(EMBOLIC STROKE)
    栓子中風是指從腦以外來的栓子塞住腦血
    管;一般常見的栓子來源有:心肌梗塞後的心
    臟、心房顫動、頸總動脈或主動脈。
    3 、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STROKE)
    當腦血管破裂,導致缺氧、缺血時,稱
    為出血性中風,其原因有高血壓、血管瘤破
    裂以及動靜脈畸形。
    B 、臨床特徵:
    臨床症狀的表現取決於那一區腦缺血而
    定,心智、情緒、說話或運動都有可能受
    阻,許多改變是不可逆性的。出血性中風通
    常伴有嚴重頭痛和意識喪失。
    C 、併發症:
    如果個體遭遇的大中風有波及到呼吸或
    心血管中樞,則個體容易死亡。
    D 、治療方法:
    栓子性中風需要抗凝血治療。出血性中風
    則需強調止血及預防再出血,有時需要外科
    手術。
    所有的中風都應臥床及減低外界刺激,
    以減低腦對氧氣的需求,任何降低腦水腫和
    壓力的方法應該開始做。
    二、內科學簡介
    1 、CVA(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定
    義:為中樞神統系統受到供其血液的血管發
    生梗塞、破裂時,所引起的一系列的Neurological
    disorder ,最主要的原因與動脈粥
    狀硬化、高血壓有關。
    A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急
    性大腦梗塞
    B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AH)腦內
    出血
    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蜘蛛
    膜下腔出血
    2 、病理變化:
    A 、病灶的局部變化,可分為急性期和復原
    期。
    急性期乃腦溢血或梗塞,導致細胞缺氧,細
    胞缺氧則神經細胞異常興奮,並啟動自殺機
    制。血管內皮細胞、和腦神經細胞死亡,並
    釋出引發血管收縮物質。血管收縮甚則痙
    攣,此外細胞毒性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增加
    血流阻力,導致受傷區域的血液灌流更加減
    少,因而加重病灶的損傷程度,並使日後復
    原更不樂觀。
    復原期乃巨噬細胞浸潤到病灶,吞噬壞
    死的腦實質,同時進行血管新生、梗塞區域
    外圍進行旺盛的修復與聯結,而梗塞區域進
    一步地軟化及液化,漸漸梗塞區域完全成空
    洞化。
    B 、全身症狀:
    因為各人的側支循環發展不同、和受損
    血管的部位、大小、程度不同,使得即使為
    同一部位的病變,在臨床表現上有程度上的
    差異。例如:前交通枝發展良好者,可承受
    內頸動脈緩慢的栓塞,而無明顯症狀或以
    (Transient ischemic episodes)呈現;相
    反的,如前交通枝發展不良,則可能出現對
    側感覺及運動能力缺失、視覺喪失…等。
    大腦前動脈栓塞:對側下肢運動及感覺缺
    失,亦可能出現尿失禁。
    大腦中動脈栓塞:對側運動、感覺缺失。如
    涉及主宰半球,則出現失語;如涉及非主宰
    半球,則會產生忽略症候群;對側的同側偏
    盲。
    大腦後動脈栓塞:對側的同側偏盲。如涉及
    主宰半球,產生聽、讀、寫的異常。
    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栓塞:可出現以下幾
    點症狀 1.Wallenberg syndrome:臉、四
    肢、軀幹、及頸出現疼痛與溫度感覺的同側
    喪失;同側Horner syndrome(瞳孔收縮、
    眼瞼下垂、缺汗);聲嘶、暈眩、複視、同
    側運動失調、及同側味覺喪失。 2.動作不
    協調。3.神經性肺水腫。
    3 、囊中風(Capsular stroke)與其復
    原:
    內囊內含錐體徑、皮質球徑。故當內囊發生
    血管意外時,上述二路徑就會發生中斷,因
    而出現下列症狀。如對側上下肢與對側下顏
    面肌肉的痲痺、對側舌頭與軟顎出現暫時性
    的衰弱。或出現高肌肉張力(痙攣性偏
    癱),尤其是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上肢屈
    肌、臀與膝深伸肌、腳與趾的足底屈肌)。
    或肌伸張反射(Myotatic Reflex)高度活
    躍,甚則陣攣(過度活躍的伸肌反射)。或
    者皮膚反射狀況異常(Barbinski
    response)。
    復原期病人很容易恢復頸與軀幹的運動,因
    此運動並不太依賴錐體徑。又因於皮質脊髓
    徑給予的影響增加,從四肢近端到遠端部分
    的功能恢復,會變得愈來愈慢、愈來愈不完
    全。
    三、中醫中風的病因
    中風的發生主要因素是,患者平素氣血虧
    虛,與心、肝、腎三臟的陰陽失調,加以憂
    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
    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脈絡
    失于濡養,或是陰虧於下,肝陽暴張,陽化
    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絡,蒙
    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
    危急症候。
    1、積損正衰
    年老體衰,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或思慮煩
    勞過度,氣血虧損,真氣耗散,復因將息失
    宜,致使陰虧於下,肝陽鴟張,陽化風動,
    氣血上逆,上蒙心神突發本病,所以常見中年中
    風,因為在長期勞累工作,若是突然加重工作一段
    時間後,每每誘發中風。而老年精力衰退,油燈枯\n竭,又如千年枯木,易於自燃,所以陰液不足,陽
    亢於上。然而並非高年者必中風,筆者以為是老年
    衰退過程,如果是陰陽俱衰就不會,如果陰液虧損
    太過、太快,而陽氣仍強,陰液不足以羈糜陽氣,
    而使陽亢於上,就會出現中風。
    2、飲食不節嗜酒肥甘,飢飽失宜,或形盛氣
    弱,中氣虧虛,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鬱化熱,
    阻滯經絡,蒙蔽清竅,這一段原因,可以見諸於中
    風高危險群的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
    經筆者觀察,在婦女方面常因頗高的生育數所導致
    肝腎陰液過早匱乏,在男性方面每每因為中年一段
    時間內不分日夜的工作應酬,飽飢失宜,使胰臟在
    消化上過度使用,加上酒色交加,淘空地基,而在
    事業有成後消渴,當然如果控制不佳,中風是在所
    難免,所以中風原因歸咎於飲食失節,尚不足以取
    信於人,所以略加引伸使讀者明白。
    3、情志所傷
    五志過極,心火暴盛,或素體陰虛,水不涵
    木,復因情志所傷,肝陽暴動,引動心火,風
    火相煽,氣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這個
    原因連續劇常用,臨床也常見,尤其在情志上
    有反常行為時尤需注意,例如原本活潑好動,
    轉變為沈靜寡言,或是原本內斂少話,突然聒
    噪不安,常是引動心火的前兆,必須加以防
    範。
    常見中風的病人,過度悲傷,眼淚不斷,或仍
    然是憤怒異常,筆者見過全身已經無法動彈,
    生起氣來還可以吐家人口水,這些情志失控,
    都大大地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又會加重已經發
    生的症狀,所以真是得不償失。
    4、氣虛邪中
    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趁虛,中於經
    絡,氣血痺阻,肌肉經脈失於濡養,或形盛
    氣衰,痰濕素盛,外風引動痰濕,痺阻經絡
    而致偏枯,這個病因雖歸於中風範圍,但是
    筆者認為最常見於顏面神經麻痺,其原因不
    明,可能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這可以解釋
    為外邪侵襲。也有可能是因為局部營養神經
    的血管,因受冷而發生痙攣,導致神經缺
    血、水腫、受壓迫而致病,所以血管對冷熱
    適應力的退化,是因為功能的不足,衍生為
    正氣虛也無不可。
    四、中醫中風的分類:
    中風的分類,是根據於實際的觀察,以神志昏
    迷與否為界,有昏迷者為中臟腑。無昏迷者為
    中經絡。中臟腑又有脫證與閉證之分,閉證因
    熱象的有無,又有陽閉與陰閉之別。
    1、閉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
    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
    A、陽閉:又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
    寧,苔黃膩,可鼻飼至寶丹,或安宮牛黃
    丸,
    併用羚羊角湯加減,或用通腑化痰法,選用
    大黃、瓜蔞實、膽星、芒硝、枳實、菖蒲等
    藥,而有一竅通而諸竅皆通的功效,對症情
    的減輕,和後遺症的出現均有幫助。
    B、陰閉:兼有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
    溫,痰涎壅盛,苔白膩,可用蘇合香丸鼻飼,
    併用滌痰湯。
    2、脫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
    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
    痿,可用大劑參附湯合生脈飲。
    3、內閉外脫證
    神志不清,口開目閉,撒手遺尿,汗出痰
    湧,脈沈微滑數,用參附竹瀝湯(吉林參、
    生段龍牡、炮附子、鮮竹瀝、鮮薑汁數滴)
    和導痰湯、至寶丹或可救急於萬一。
    4、中經絡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
    生口眼歪斜,舌強言語困難,或手足重滯,甚
    至半身不遂,舌質紅或苔膩,脈弦細數或弦
    滑,是因為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以滋陰潛
    陽,熄風通絡,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後遺
    症,中風經救治後,多半留有後遺症,今根據
    主要症狀施治。
    5、半身不遂
    因為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以治宜補氣活
    血,通經活絡,可用補陽還五湯治療。
    6、言語不利之症可分為三類
    風痰阻絡者,需去風除痰,宣竅通絡,可用
    解語湯。腎虛精虧者,兼見心悸氣短腰際酸
    軟,治宜滋陰補腎利竅,可用地黃飲子。肝
    陽上亢,痰邪阻竅者,可與天麻鉤藤飲或鎮
    肝熄風湯。
    五、中醫治療
    治療原則
    急性期:以穩定生命現象為主,應擴張氣管、
    化除痰飲、止血和穩定生命中樞。栓塞性中風
    可加活血化瘀藥,栓子中風和出血中風則應慎
    重考慮。(降低腦內壓方面,出血未止者,

    可驟降,應維持高壓140mmHg左右,以避免再次出
    血,使病灶區擴大。)
    復原期:以恢復病人受損機能為主,可提升病人代
    謝機能和活血化瘀並刺激腦細胞和促進其神經活
    化。再加以針灸和復健,以達最大功效。
    用藥
    急性期:
    龍骨、牡蠣、石決明、羚羊角、真珠粉、磁石、硃
    砂、鉛丹可鎮靜神經和血管解痙。牛黃、麝__________香、蜈
    蚣、全蠍、石菖蒲可興奮大腦。大小薊、三七止
    血。菊花、半夏、桔梗、沙參、陳皮、朱貝擴張氣
    管、化除痰飲。丹參、赤芍、紅花、川芎、益母
    草、地龍、桃仁活血化瘀。天麻、鉤藤、澤瀉、白
    朮、蒼朮、茯苓、車前子、白茅根降腦內壓。
    復原期:
    附塊、黃耆、參類提升新陳代謝。石菖蒲、半夏、
    陳皮、枳實穩定自律神經。三黃丸、防風通聖散經
    由顱薦系統興奮大腦。補陽還五湯活血化瘀。
    地黃飲子促進神經生長。配合推拿針灸使受傷機能
    恢復。
    中風:人百病 首中風 驟然得 八方通 閉與脫
    大不同 開邪閉 續命雄 回氣脫 參附功 顧其名
    思其義 若捨風非其治 火氣痰 三子備 不為中
    名為類 合而言 小家伎 瘖喎邪昏仆地 急救先
    柔潤次 填竅方 宗金匱
    小續命湯:恢復期使用。重建血管系統。
    參附湯:增加心肺功能\n防風通聖散:經由顱薦系統興奮大腦。
    補中益氣湯:脊髓神經興奮作用
    二陳湯:化痰。
    金匱喉氏黑散:治週邊神經失常。
    金匱風引湯:穩定神經,防止痙孿。
    地黃飲子:促進神經生長。
    化痰通絡湯:化痰通絡。
    天麻鉤藤飲:降腦壓。
    雲南白藥:止血。
    牛黃清心丸:開竅。
    補陽還五湯:活血化瘀。
    大秦艽湯:恢復期保養用。
    黑錫丹:栓塞型中風可用。
    蘇合香丸:芳香醒腦。

    jojowong replied 20 年, 2 月 前 3 Members · 3 Replies
  • 3 Replies
  • sai07172000

    會員
    8 7 月, 2005 在 12:41 上午

    版主模式:用戶 sai07172000 金錢5721 → 25721,
    理由:提供資料。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金錢操作記錄。

    中風是由於腦的血流受阻至腦受損引起
    的,有可能是因身體其它部位的栓塞跑到腦動脈
    或由於腦血管出血所致;中風後,腦的缺氧將導
    致神經元死亡而導致傷害;接著在24 到72 小時
    後腦發生水腫及膨脹。
    A 、分型:
    1 、栓塞性中風(THROMBOTIC STROKE)
    栓塞性中風通常是由於嚴重的動脈硬化,
    造成腦血流受阻,通常在中風之前,病人會經歷
    一次或更多次「暫時性缺血性中風」(TIAs),
    TIA 是一種由於腦缺氧造成可恢復性、短暫性腦
    功能混亂, TIA 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已經動脈硬
    化的血管收縮或是腦的需氧量增加,而相對地供
    氧量因動脈硬化無法充分提供,依照 定義而,
    TIA 持續時間不超過24 小時,經常性的TIA 有可
    能栓塞性中風。
    栓塞性中風一般發展時間需要超過24 小,
    在這個中風進行的階段,我們可以說該病人正在
    受中風演進之苦,到這個階段結束時,該個體可
    以說是接受已完成的中風。
    2 、栓子中風(EMBOLIC STROKE)
    栓子中風是指從腦以外來的栓子塞住腦血
    管;一般常見的栓子來源有:心肌梗塞後的心
    臟、心房顫動、頸總動脈或主動脈。
    3 、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STROKE)
    當腦血管破裂,導致缺氧、缺血時,稱
    為出血性中風,其原因有高血壓、血管瘤破
    裂以及動靜脈畸形。
    B 、臨床特徵:
    臨床症狀的表現取決於那一區腦缺血而
    定,心智、情緒、說話或運動都有可能受
    阻,許多改變是不可逆性的。出血性中風通
    常伴有嚴重頭痛和意識喪失。
    C 、併發症:
    如果個體遭遇的大中風有波及到呼吸或
    心血管中樞,則個體容易死亡。
    D 、治療方法:
    栓子性中風需要抗凝血治療。出血性中風
    則需強調止血及預防再出血,有時需要外科
    手術。
    所有的中風都應臥床及減低外界刺激,
    以減低腦對氧氣的需求,任何降低腦水腫和
    壓力的方法應該開始做。
    二、內科學簡介
    1 、CVA(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定
    義:為中樞神統系統受到供其血液的血管發
    生梗塞、破裂時,所引起的一系列的Neurological
    disorder ,最主要的原因與動脈粥
    狀硬化、高血壓有關。
    A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急
    性大腦梗塞
    B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AH)腦內
    出血
    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蜘蛛
    膜下腔出血
    2 、病理變化:
    A 、病灶的局部變化,可分為急性期和復原
    期。
    急性期乃腦溢血或梗塞,導致細胞缺氧,細
    胞缺氧則神經細胞異常興奮,並啟動自殺機
    制。血管內皮細胞、和腦神經細胞死亡,並
    釋出引發血管收縮物質。血管收縮甚則痙
    攣,此外細胞毒性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增加
    血流阻力,導致受傷區域的血液灌流更加減
    少,因而加重病灶的損傷程度,並使日後復
    原更不樂觀。
    復原期乃巨噬細胞浸潤到病灶,吞噬壞
    死的腦實質,同時進行血管新生、梗塞區域
    外圍進行旺盛的修復與聯結,而梗塞區域進
    一步地軟化及液化,漸漸梗塞區域完全成空
    洞化。
    B 、全身症狀:
    因為各人的側支循環發展不同、和受損
    血管的部位、大小、程度不同,使得即使為
    同一部位的病變,在臨床表現上有程度上的
    差異。例如:前交通枝發展良好者,可承受
    內頸動脈緩慢的栓塞,而無明顯症狀或以
    (Transient ischemic episodes)呈現;相
    反的,如前交通枝發展不良,則可能出現對
    側感覺及運動能力缺失、視覺喪失…等。
    大腦前動脈栓塞:對側下肢運動及感覺缺
    失,亦可能出現尿失禁。
    大腦中動脈栓塞:對側運動、感覺缺失。如
    涉及主宰半球,則出現失語;如涉及非主宰
    半球,則會產生忽略症候群;對側的同側偏
    盲。
    大腦後動脈栓塞:對側的同側偏盲。如涉及
    主宰半球,產生聽、讀、寫的異常。
    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栓塞:可出現以下幾
    點症狀 1.Wallenberg syndrome:臉、四
    肢、軀幹、及頸出現疼痛與溫度感覺的同側
    喪失;同側Horner syndrome(瞳孔收縮、
    眼瞼下垂、缺汗);聲嘶、暈眩、複視、同
    側運動失調、及同側味覺喪失。 2.動作不
    協調。3.神經性肺水腫。
    3 、囊中風(Capsular stroke)與其復
    原:
    內囊內含錐體徑、皮質球徑。故當內囊發生
    血管意外時,上述二路徑就會發生中斷,因
    而出現下列症狀。如對側上下肢與對側下顏
    面肌肉的痲痺、對側舌頭與軟顎出現暫時性
    的衰弱。或出現高肌肉張力(痙攣性偏
    癱),尤其是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上肢屈
    肌、臀與膝深伸肌、腳與趾的足底屈肌)。
    或肌伸張反射(Myotatic Reflex)高度活
    躍,甚則陣攣(過度活躍的伸肌反射)。或
    者皮膚反射狀況異常(Barbinski
    response)。
    復原期病人很容易恢復頸與軀幹的運動,因
    此運動並不太依賴錐體徑。又因於皮質脊髓
    徑給予的影響增加,從四肢近端到遠端部分
    的功能恢復,會變得愈來愈慢、愈來愈不完
    全。
    三、中醫中風的病因
    中風的發生主要因素是,患者平素氣血虧
    虛,與心、肝、腎三臟的陰陽失調,加以憂
    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
    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脈絡
    失于濡養,或是陰虧於下,肝陽暴張,陽化
    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絡,蒙
    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
    危急症候。
    1、積損正衰
    年老體衰,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或思慮煩
    勞過度,氣血虧損,真氣耗散,復因將息失
    宜,致使陰虧於下,肝陽鴟張,陽化風動,
    氣血上逆,上蒙心神突發本病,所以常見中年中
    風,因為在長期勞累工作,若是突然加重工作一段
    時間後,每每誘發中風。而老年精力衰退,油燈枯\n竭,又如千年枯木,易於自燃,所以陰液不足,陽
    亢於上。然而並非高年者必中風,筆者以為是老年
    衰退過程,如果是陰陽俱衰就不會,如果陰液虧損
    太過、太快,而陽氣仍強,陰液不足以羈糜陽氣,
    而使陽亢於上,就會出現中風。
    2、飲食不節嗜酒肥甘,飢飽失宜,或形盛氣
    弱,中氣虧虛,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鬱化熱,
    阻滯經絡,蒙蔽清竅,這一段原因,可以見諸於中
    風高危險群的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
    經筆者觀察,在婦女方面常因頗高的生育數所導致
    肝腎陰液過早匱乏,在男性方面每每因為中年一段
    時間內不分日夜的工作應酬,飽飢失宜,使胰臟在
    消化上過度使用,加上酒色交加,淘空地基,而在
    事業有成後消渴,當然如果控制不佳,中風是在所
    難免,所以中風原因歸咎於飲食失節,尚不足以取
    信於人,所以略加引伸使讀者明白。
    3、情志所傷
    五志過極,心火暴盛,或素體陰虛,水不涵
    木,復因情志所傷,肝陽暴動,引動心火,風
    火相煽,氣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這個
    原因連續劇常用,臨床也常見,尤其在情志上
    有反常行為時尤需注意,例如原本活潑好動,
    轉變為沈靜寡言,或是原本內斂少話,突然聒
    噪不安,常是引動心火的前兆,必須加以防
    範。
    常見中風的病人,過度悲傷,眼淚不斷,或仍
    然是憤怒異常,筆者見過全身已經無法動彈,
    生起氣來還可以吐家人口水,這些情志失控,
    都大大地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又會加重已經發
    生的症狀,所以真是得不償失。
    4、氣虛邪中
    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趁虛,中於經
    絡,氣血痺阻,肌肉經脈失於濡養,或形盛
    氣衰,痰濕素盛,外風引動痰濕,痺阻經絡
    而致偏枯,這個病因雖歸於中風範圍,但是
    筆者認為最常見於顏面神經麻痺,其原因不
    明,可能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這可以解釋
    為外邪侵襲。也有可能是因為局部營養神經
    的血管,因受冷而發生痙攣,導致神經缺
    血、水腫、受壓迫而致病,所以血管對冷熱
    適應力的退化,是因為功能的不足,衍生為
    正氣虛也無不可。
    四、中醫中風的分類:
    中風的分類,是根據於實際的觀察,以神志昏
    迷與否為界,有昏迷者為中臟腑。無昏迷者為
    中經絡。中臟腑又有脫證與閉證之分,閉證因
    熱象的有無,又有陽閉與陰閉之別。
    1、閉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
    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
    A、陽閉:又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
    寧,苔黃膩,可鼻飼至寶丹,或安宮牛黃
    丸,
    併用羚羊角湯加減,或用通腑化痰法,選用
    大黃、瓜蔞實、膽星、芒硝、枳實、菖蒲等
    藥,而有一竅通而諸竅皆通的功效,對症情
    的減輕,和後遺症的出現均有幫助。
    B、陰閉:兼有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
    溫,痰涎壅盛,苔白膩,可用蘇合香丸鼻飼,
    併用滌痰湯。
    2、脫證
    突然昏撲,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
    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
    痿,可用大劑參附湯合生脈飲。
    3、內閉外脫證
    神志不清,口開目閉,撒手遺尿,汗出痰
    湧,脈沈微滑數,用參附竹瀝湯(吉林參、
    生段龍牡、炮附子、鮮竹瀝、鮮薑汁數滴)
    和導痰湯、至寶丹或可救急於萬一。
    4、中經絡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
    生口眼歪斜,舌強言語困難,或手足重滯,甚
    至半身不遂,舌質紅或苔膩,脈弦細數或弦
    滑,是因為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以滋陰潛
    陽,熄風通絡,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後遺
    症,中風經救治後,多半留有後遺症,今根據
    主要症狀施治。
    5、半身不遂
    因為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以治宜補氣活
    血,通經活絡,可用補陽還五湯治療。
    6、言語不利之症可分為三類
    風痰阻絡者,需去風除痰,宣竅通絡,可用
    解語湯。腎虛精虧者,兼見心悸氣短腰際酸
    軟,治宜滋陰補腎利竅,可用地黃飲子。肝
    陽上亢,痰邪阻竅者,可與天麻鉤藤飲或鎮
    肝熄風湯。
    五、中醫治療
    治療原則
    急性期:以穩定生命現象為主,應擴張氣管、
    化除痰飲、止血和穩定生命中樞。栓塞性中風
    可加活血化瘀藥,栓子中風和出血中風則應慎
    重考慮。(降低腦內壓方面,出血未止者,

    可驟降,應維持高壓140mmHg左右,以避免再次出
    血,使病灶區擴大。)
    復原期:以恢復病人受損機能為主,可提升病人代
    謝機能和活血化瘀並刺激腦細胞和促進其神經活
    化。再加以針灸和復健,以達最大功效。
    用藥
    急性期:
    龍骨、牡蠣、石決明、羚羊角、真珠粉、磁石、硃
    砂、鉛丹可鎮靜神經和血管解痙。牛黃、麝__________香、蜈
    蚣、全蠍、石菖蒲可興奮大腦。大小薊、三七止
    血。菊花、半夏、桔梗、沙參、陳皮、朱貝擴張氣
    管、化除痰飲。丹參、赤芍、紅花、川芎、益母
    草、地龍、桃仁活血化瘀。天麻、鉤藤、澤瀉、白
    朮、蒼朮、茯苓、車前子、白茅根降腦內壓。
    復原期:
    附塊、黃耆、參類提升新陳代謝。石菖蒲、半夏、
    陳皮、枳實穩定自律神經。三黃丸、防風通聖散經
    由顱薦系統興奮大腦。補陽還五湯活血化瘀。
    地黃飲子促進神經生長。配合推拿針灸使受傷機能
    恢復。
    中風:人百病 首中風 驟然得 八方通 閉與脫
    大不同 開邪閉 續命雄 回氣脫 參附功 顧其名
    思其義 若捨風非其治 火氣痰 三子備 不為中
    名為類 合而言 小家伎 瘖喎邪昏仆地 急救先
    柔潤次 填竅方 宗金匱
    小續命湯:恢復期使用。重建血管系統。
    參附湯:增加心肺功能\n防風通聖散:經由顱薦系統興奮大腦。
    補中益氣湯:脊髓神經興奮作用
    二陳湯:化痰。
    金匱喉氏黑散:治週邊神經失常。
    金匱風引湯:穩定神經,防止痙孿。
    地黃飲子:促進神經生長。
    化痰通絡湯:化痰通絡。
    天麻鉤藤飲:降腦壓。
    雲南白藥:止血。
    牛黃清心丸:開竅。
    補陽還五湯:活血化瘀。
    大秦艽湯:恢復期保養用。
    黑錫丹:栓塞型中風可用。
    蘇合香丸:芳香醒腦。

  • 沈蓮舟

    會員
    8 7 月, 2005 在 9:58 下午

    好文章 謝謝.
    現代人實在應該多注意. :em22:

  • jojowong

    會員
    9 7 月, 2005 在 6:13 下午

    :em22: :em22: :em2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