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師祖古寧體不共大圓滿治一切傳染病障法訣◎
緣起:蓮師預記末法時代,眾生業感所致,將出現許多找不出病因,或當代醫術醫藥無法治癒之種種疾病,或猛暴性急發迅速取人性命之傳染病,眾生苦不堪言,故特岩藏本法,以待有緣瑜伽士修法濟世,藉引入道,以祈同出苦海,共證真常也。
◎法訣:自觀成忿怒蓮師相,藍色一面二臂,右持金剛杵,左持卡巴拉,內貯滿甘露。騎於灰色大野豬身上,並觀大野豬身化無量無邊小野豬,至病疫流行處,吃掉一切病魔。
◎修護摩煙供:野豬肉、老鷹肉、鼬鼠肉、麝香等持咒火供。可去除傳染流行之業感,化解眾生疫病之災。
◎若欲自護不受疫疾:則以酥油和麝香加持後塗身即可。
◎若欲自我治病:則觀藍色藥師佛於自頭頂放光加持己身,後觀自身放火燄燒掉一切病障。
◎若欲具足為眾生治病法力之行者:須發大菩提心,並承諾持滿咒語20萬遍。
咒語:
嗡。貝吙。拿客。乍拿。杜嘿。怙。貝夏薩嘿ㄖㄚ。吽。
志拿。杜客。貝夏。那搭。毘拿帕。梭哈。
ps:咒中的”客”字請念誦台語音
◎幫別人治病時,持本咒在杯水上觀藥師佛放光與甘露水(加白芥子或病人吃的藥)入杯中後,給病人食用或灑淨。
◎受法者須具信心與善心及懺悔之決心則相應更速。
◎可作咒輪放天馬消災除疫利益眾生。
◎可作念咒機,放送音聲,以飄送之聲解瘟除疫消災利眾生。
◎懷孕者不可常念此咒。
◎可觀想孔雀明王而誦修。
◎可觀想蓮師或上師,自己飛入蓮花光明宮。
◎蓮師化光融入己身,把自己體性自觀成忿怒蓮師。
◎護持此法訣三大護法:
1.吉祥天母。2.一髻佛母。3.魔王。
药品名称 五味黄连丸
藏药名 娘寨阿贝日布
拼音名 Wuwei Huanglian wan
全文 【处方】 黄连 300g 红花 160g 诃子 200g渣驯膏 80g 麝香 1g
【制法】 以上五味,除麝香、渣驯膏外,其余粉碎成细粉,再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用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红褐色水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类圆形,长方形,纺锤形,类多角形或椭圆形,直径25?64μm,长至102μm,纹孔及孔沟明显。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棱形或类方形,直径2?14μm。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9?60μm,外壁有齿状突起及疣状雕纹,萌发孔3个。
(2)取本品1g,研细,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1g,研细,加水适量,振摇片刻,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产生蓝黑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滴,产生絮状沉淀。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 消炎,止泻,止痛。用于胃肠炎,久泻腹痛,胆偏盛引起的厌食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1?2g,一日2?3次。
【规格】 每60丸重1g。
药品名称 五味甘露滋补丸
藏药名 居林堆子阿觉
拼音名 Wuwei Ganlu Zibu Wan
全文 【处方】 茅膏菜 150g 手参 100g 诃子 100g寒水石(制) 100g 红糖 10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水丸;味甘、涩。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 明目,养荣强壮。用于气血亏虚、眼睛昏花、滋补。
【用法与用量】 一次1丸,一日1次。
【规格】 每丸10g。
【注意】 禁用冷饮、酸、辛辣等食品
药品名称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
藏药名 堆子阿
拼音名 Wuwei Ganlu Yaoyu Tangsan
全文 【处方】 刺柏 100g 烈香杜鹃 100g 大籽蒿 100g麻黄 100g 水柏枝 100g
【制法】 以上五味,捣碎煎汤,即得。
【性状】 本品为褐棕色汤散剂;气香。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状下皮细胞易见,木质化或硅质化,多成束,长480?960μm,直径10?16μm;叶表皮细胞多角形或类长圆形,胞壁微弯或平直,直径15?20μm;不定式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7?20μm,长约20?29μm,副卫细胞3?5个;木纤维淡黄色,细胞长条形,微木化。
(2)称取本品约5g,捣碎,加乙醚20ml,与浓氨试液2ml,密塞、放置2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残渣用15ml乙醚分3次洗涤,滤过、合并滤液,加稀盐酸试液2滴,摇匀、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发汗,消炎,止痛,平黄水,活血通络。用于痹病即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偏瘫、皮肤病、妇女产后疾病等。
【用法与用量】 将上述粗粉煎汤倒入浴盆,并根据病情,配好加味药,与主药同时注入浴盆。水温40℃,浸泡全身或患病部位,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浴后卧热炕发汗。浴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7日。
【注意】 高血压、心脏病、高烧及妇女行经期禁浴。
药品名称 五鹏丸
藏药名 琼阿日布
拼音名 Wupeng Wan
全文 【处方】 诃子 20g 木香 5g 藏菖蒲 3g铁棒锤 10g 麝香 1.5g
【制法】 以上五味,除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混匀,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色水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木化细胞较多,形状不一,纹孔斜裂缝状,壁厚2?6μm;菊糖多见,扇形,表面具放射状纹理;纤维常成束,少数散在,单根呈长梭形,直径6?20μm,末端渐尖,木化;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多角或盔帽形,直径4?11μm,脐点明显点状、星状或裂缝状,复粒2?5分粒组成;淡黄色团块由含方形、柱形结晶的颗粒物聚集而成。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逐湿,杀虫止疠。用于虫病,疠病刺痛,白喉,炭疽,黄水病,麻风病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3?4丸,一日1?2次。
【规格】 每丸重0.5g。
【注意】 孕妇禁服。
药品名称 松石散
藏药名 玉宁居尼
全文 【处方】 松石 10g 冰片 7.5g 丁香 7.5g 檀香 15g熊胆 7.5g 麝香 2.5g 葡萄 10g 波棱瓜子10g
【制法】 以上八味,除熊胆、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熊胆,麝香细粉,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色粉末;气微香,味甘、涩。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舒肝利胆。用于肝郁气滞血瘀及热性肝病。
【用法与用量】 一次1.5g,一日2次。
【规格】 每袋装15g。
药品名称 五根散
藏药名 杂哇阿巴
全文 【处方】 西藏棱子芹 100g 喜马拉雅紫茉莉 100g 蒺藜 100g黄精 100g 天冬 10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白色粉末;气芳香,味微甜。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木薄壁细胞纺缍形,壁稍厚,木化,壁孔明显,直径12?19μm;淀粉粒众多,单粒圆形或椭圆形,脐点明显,呈点状或飞鸟状,直径4?10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内果皮纤维成束,淡黄色,上下数层纵横交错排列,直径4?27μm,壁较厚,木化,纹孔稀少,孔沟不明显;大型粘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40?99μm;石细胞极多,澄黄色,长方形或长条形,直径32?88μm,壁厚10?37μm,纹孔细密,孔沟细而短。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干黄水。用于寒性黄水病,关节肿胀。
【用法与用量】 一次2g,一日2?3次。
【规格】 每袋装20g。
药品名称 四味止泻木汤散
藏药名 恩扎西汤
拼音名 Siwei Zhixiemu Tangsan
全文 【处方】 止泻木子 240g 榜嘎 200g 力嘎都 200g 木香马兜铃 200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气微,味苦。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较多,单个散在,直径7.5?21μm,晶瓣多锐尖;导管以梯纹为主,梯形纹孔窄,直径18?27μm;木薄壁细胞无色,长圆形,壁厚约6μm,细胞中充满淀粉粒;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淡黄色,多边形、类三角形、类方形或楔形,长径20?100μm。
【功能与主治】 清热止泻。用于肠炎,胃炎,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与用量】 一次3g,一日2次,水煎服。
【规格】 每袋装12g。
药品名称 四味姜黄汤散
藏药名 勇哇西汤
拼音名 Siwei Jianghuang Tangsan
全文 【处方】 姜黄 15g 小檗皮 12.5g 余甘子 25g 蒺藜 25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色粗粉;气微香,味苦、略甜。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尿。用于尿道炎,尿频,尿急。
【用法与用量】 一次4?5g,一日2次,水煎服。
【规格】 每袋装15g
药品名称 四味辣根菜汤散
藏药名 索洛西汤
拼音名 Siwei Lagencai Tangsan
全文 【处方】 高山辣根菜 200g 紫草茸 100g 力嘎都 160g 甘草 100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紫棕色粗粉;气微,味微甜。
【功能与主治】 清肺热,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发烧,气短,痰中带血。
【用法与用量】 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
【规格】 每袋装30g。
药品名称 四味光明盐汤散
藏药名 甲木察西汤
拼音名 Siwei Guangmingyan Tangsan
全文 【处方】 光明盐 100g 干姜 100g 诃子 100g 荜茇 100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白色粗粉;气芳香,味辛辣而咸。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温胃,消食,解毒。用于胃寒,药物不化,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 一次1?2g,一日2次,水煎服。
【规格】 每袋装10g
药品名称 石榴日轮丸
藏药名 索吉尼美吉廓日布
拼音名 Shiliu Rilun W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250g 冬葵果 80g 肉桂 70g天门冬 100g 黄精 50g 西藏棱子芹 150g荜茇 30g 喜玛拉雅紫茉莉100g 红花 100g蒺藜 150g 豆蔻 40g
【制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水丸,气微,味酸,甜、微辣。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群、长条形、长椭圆形、类圆形、三角形,长84?460μm,直径15?20μm,草酸钙针晶众多成束或散在,长12?130μm;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具有3个萌发孔,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草酸钙方晶长8?20μm,还可见草酸钙簇晶;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棱形,长195?200μm;淀粉粒众多,单粒圆形或椭圆形,脐点明显,呈点状或飞鸟状,直径4?10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
【功能与主治】 温补胃肾。用于消化不良,腰腿冷痛,小便频数,脚背浮肿,阳痿,遗精。
【用法与用量】 一次5?6丸,一日3次。
【规格】 每10丸重6.5g。
药品名称 四味藏木香汤散
藏药名 玛奴西汤
拼音名 Siwei Zangmuxiang Tangsan
全文 【处方】 藏木香 100g 悬钩木 30g 宽筋藤 100g 干姜 25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粗粉;气微,味苦。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解表,发汗。用于瘟病初期,流感初期,恶寒头痛,关节酸痛,类风湿关节炎,发烧。
【用法与用量】 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
【规格】 每袋装30g。
药品名称 石榴普安散
藏药名 赛朱更代
拼音名 Shiliu Pu’;an S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40g 肉桂 15g 豆蔻 15g荜茇 20g 红花 10g 菥蓂 10g甘青青兰 5g 兔耳草 5g 翼首草 5g獐芽菜 10g 沙棘膏 15g 芒果核 5g蒲桃 5g 大托叶云实 5g 芫荽果 5g木香 5g 寒水石(制) 25g 金腰子 5g干姜 20g 渣驯膏 20g 胡椒 15g
【制法】 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色粉末;气辛,味辣、甘。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益胃火,除痰湿,温肾。用于“培根甲布”,“木布”病,胃火,衰弱,消化不良,腰部冷痛,小便不利,妇女血病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1.2g,一日2次。
【规格】 每袋装12g。
药品名称 石榴健胃散
藏药名 赛朱当乃
拼音名 Shiliu Jianwei S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750g 肉桂 120g 荜茇 75g红花 375g 豆蔻 6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红棕色粉末;气微香,味酸、辣。
【鉴别】 同丸剂。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第10页)。
【功能与主治】 温胃益火,化滞除湿,温通脉道。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寒性腹泻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1.2g,一日2?3次。
【规格】 每袋装12g。
药品名称 石榴健胃散
藏药名 赛朱当乃
拼音名 Shiliu Jianwei S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750g 肉桂 120g 荜茇 75g红花 375g 豆蔻 6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红棕色粉末;气微香,味酸、辣。
【鉴别】 同丸剂。
【功能与主治】 温胃益火,化滞除湿,温通脉道。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寒性腹泻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1.2g,一日2?3次。
【规格】 每袋装12g。
药品名称 石榴莲花散
藏药名 赛朱白玛达杰
拼音名 Shiliu Lianhua S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40g 肉桂 5g 豆蔻 5g 荜茇 10g波棱瓜子 5g 黑冰片(炭)20g 诃子 15g 蔷薇花 15g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褐黄色粉末;气微,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 温中健胃,消食。用于“培根甲布”病、积食不化,“赤巴”病,“木布”病,胃肠传染病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1g,一日1次。
【规格】 每袋装10g。
药品名称 石榴健胃丸
藏药名 赛朱当乃日布
拼音名 Shiliu Jianwei Wan
全文 【处方】 石榴子 750g 肉桂 120g 荜茇 75g红花 375g 豆蔻 6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水丸,气香,味酸,微辣。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直径25?88μm;花粉粒类圆或橄榄形,直径约至50μm,具3个萌发孔,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长195?920μm,直径约至50μm;可见草酸钙簇晶、方晶和细小的草酸钙针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榴药材1g,加乙醇3ml超声处理3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以氯仿-甲醇(6:4)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110℃下烘烤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 温胃益火。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寒性腹泻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2?3丸,一日2?3次。
【规格】 每10丸重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