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相士之自律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167&extra=page%3D17
相士之自律
一、勤學。
求學為人人所必需。而相學家尤不可少。緣相學實孔門心性之學。亦即泰西之所謂哲學。大之關係政 治。小之關係倫常。若不深究其理。何能探得其源。舉凡徒為糊口。漫為肆應。投其所好。取快一時 者。君子憂之。學者恥之。是必多讀古今中外之相書。不襲術士窮通休咎之粗跡。既抉性情心術之微。 且探疾病生死之奧。精華已得。識量自宏。且經史子集醫法理哲。以及人種學性欲學解剖學心理學等。 凡與相學有關者。均須分別選讀。既增學問。又益心身。用之行道。則吉凶了然。談吐不俗。用之律 己。則行藏合理。人格自高。萬不可徒相皮毛。致蹈術士之名而已。
二、敦品。
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此四者。可以表示人之心術邪正。品行愚賢 也。若不於此注意。徒於權勢是尚。或則財。或則好色。見有權者。則阿諛之。有財者則逢迎之。有色 者則輕戲之。於是相學之本能遂失。而人格掃地矣。必也以視聽言動為本。絕不顧及裝飾。審其形態。 察其神色。直進忠實之言。不作非分之想。如見其為失業者。則談向機營謀。切勿因循坐誤。見紈绔 者。則談創業艱難。俾得保守舊產。相政界則談職務神聖。上下不欺。如楊某所謂男兒欲綜凌煙閣。第 一功名不愛錢之類。相法界則談虛心審聽。勿逞意氣。如歐陽修所謂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 之類。相軍界則談身先士卒。扞衛國家。如馬某所謂效命疆場。男兒幸事之類。敦己之品。以全人之 美。兩得其益。何樂不為。幸吾人勿忽諸。
三、戒貪。
相學與相術。原有深淺之分。一則研究原理。以求宏道。一則記誦歌訣。以資糊口。宗旨雖不一致。而 其不可貪也則同。緣相學者易貪名。相術者必貪利。貪名則不實。貪利則不忠。故均非戒之不可。扁鵲 有雲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 不定;四不冶也。形瘦不能服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冶也。編者仿其例曰。相者亦應有六不 談。恃勢少禮。一不談也。重財輕道。二不談也。謀為不正。立意欺哄。三不談也。言語不誠。漫存嘗 試。四不談也。酒色之后。元氣未復。五不談也。人多口雜。自己有事。六不談也。若不明此義。來者 即談。則不可與言而與之言。臨財苟得之消。當不能免。
四、濟貧。
凡人境遇不佳及失意之時。每易請其推命談相。蓋其意原有所希冀。而先得其慰藉也。故相者於此等人 及其貧困不堪者。談相固宜壁謝酬資。且其立言務須得體。如謂大富大貴。或歸天定。而小康小榮;當 由人造。苟能堅苦精勤。努力上進。目前雖不大佳。而人定確能勝天。再如某部好相以助之。自不難於 發達。縱全部真無好相。亦不可直率說明。斷其希望。此非欺人也。蓋不如是。不足以保其生命也。語 雲:“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之關係。不其大乎。吾人不能以金錢濟貧。已屬慚愧無地。豈可吝惜區 區之智識。而不與之一言耶。
五、節義。
宋弘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先哲雲:“富不易妻。”此皆以節義勉人也。今之人往往 稍一得意。輒有屏妻寵妾之行為。不義孰甚焉。凡為此等人談相。當以婉詞勸之。使其琴瑟調和。以免 家庭發生惡感。此相者應當如是。似難於晚近求之。吾老友熊君之二子保頤。系留歐某科博士也。向與 其妻不睦。一日請某相士談相。某相士慨然曰。君能與元配和睦。則他日發達。即未可限量。保頤固熱 心功名者也。果如相士言。大改前非。乃不數年而青雲直上。供職某院。且連舉二子。某相士之有益熊 氏。固非淺鮮。而保頤之祟尚節義。亦足與某相士民堪飲佩雲耳。雅願世之相家。務以節義勉人。裨益 社會。金錢其末矣哉。
六、器量。
器量之關係大矣。古之君子。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包涵萬 物。無所不容。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若器如斗箕。量如桮棬。一事拂意。即 掉筆頭之惡。一言不順。即逞舌上之鋒。貧窮族戚。不能接以禮。孤老弱小。不能加以卹。仆役小過。 任意苛責。家人偶失。隨爾變色。悻悻然小人哉。如此之人。與之談相。偶爾談中。輒引為榮。稍獲微 利。高興不已。欲其相之精深。安可得乎。必也寬豁心胸。守忠行恕。態度雍容。言和氣平。勸善於不 覺。彌惡於無形。談者諄諄。聽者欣欣。各適其性。同歸於正。斯為美矣。庶足稱也。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