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聽風聽水綜合風水MP3语音解读青乌术《葬书》

  • 冰骨心

    會員
    29 10 月, 2008 在 5:24 上午

    [img=652,211]http://www.msy8.com/UploadFile/2007-9/20079252331429626.jpg[/img]

    序:

    《葬》这部地理风水学术的确影响人们,两千年以来指导了墓葬术的基本唯一操作理论和指南。承传了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实质性的概述了大自然的种种科学现象,天文地理规律及实用价观点。它积累上古汉代,东周西周民俗墓葬技术基础上而研发,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葬》是中国地理风水术的始祖创始人——晋人,郭璞。
    自唐代和宋、明、清各代地理风水著作继承者们所撰写的论文。均和《葬》内涵雷同。各代后人在其基础上发挥淋历。但也有所不足,也因各人的经历不同,有所差异。总体上来讲是基本一致的规则,由于历史和民族思想及个人思维等原因。奥语、隐语诸多,给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带有困难。应诸多朋友的要求,我们只能用最粗浅的白话加白话,用语音和文字两种方式解释。我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希批评指导。

  • 冰骨心

    會員
    29 10 月, 2008 在 5:25 上午

    第一讲

    青乌《葬书》晋仙师、郭璞著

    气感篇
    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杰芽于室。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经曰: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丘垅之骨。风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者。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葬者乘生气也。
    解:葬者指墓中之人。乘生气也,乘龙气也。生气即龙神之气。而非其它生气。这是对地理风水术基本要求,最起码的准则。墓葬技术的首义。种骨术的方针。生气乃龙气。这句是地理风水术语。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解:这两句是个比例。其义东南西北中的地表土层含闰五方土壤气息,蒸发上腾地表可生养万物。即万物土中生之义。凡生物生命成长依赖地球,土地则万物生命之母。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解: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谓男精母血。墓葬者骸骨得到龙气的陶熏,输灌养护,并受到龙气养份基因的转化,墓葬者则是龙的主人了。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解:经曰指《葬经》讲。龙神灵气与龙主穴为一体。龙气的优劣合龙主的后代子孙祸福基因密切相关连。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解:这两句是比喻,也是个典故。相传大汉朝洛阳神的大铜钟不撞自鸣三日,大汉天子询问众臣,众大臣无以对答。一大夫推荐一个洛阳阴阳风水术土东方朔,皇帝问之此钟何故鸣响,东方朔对皇帝言,此钟乃西蜀产物,辨听其声其在悲泣,言其父母有危,秦请天子封灵钟,天子与满文武俱不信,东方朔曰,午刻必知之,正午时西蜀快披凑曰:西蜀铜山大蹋。帝信之加封灵钟,即封东方朔为帝师。帝对众大臣曰:灵钟有情,何况人乎?生物感应的最高应验。也是气感篇的最高境界。

    木华于春,杰芽于室。
    解:生物规律,草木生长春,农夫粟粒收藏秋冬。其义言种骨术收获人杰,龙神出产英豪和大自然生物有同工异曲之妙道。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
    解:此六句言:大龙坦局,风水阴阳术的精奥神奇和作用。
    龙和水,四维八干五行五气,坦局内的各方面相辅相成,龙生水旺,龙旺水生。生砂旺砂,满局生旺。整个真龙局均为生旺气象而喻。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解:《葬经》讲,龙脉之气遇风则吹散飘零。遇界龙脉之水龙气行聚之兆义。其义言寻龙观气脉的方法。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解:郭仙总结了上千年古人运用风水之法,研究前人玩龙、寻龙、选龙、用龙之道。阴阳之法,自然形成。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学术。龙局阴阳配对,一一合法。那才是风水的地方。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解:阴阳之道术,龙阴水阳,夫妇配对,真龙之局取水为第一,大自然形成的龙局都如此。夫唱女随,龙水真配。藏风避风是其次。水有护卫之用。尤有夫护妇之感。砂为藏风水之阜犹子孙般。其义言难得十全十美之龙唉。

    经曰: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
    解:雄龙气象威猛,而节节行动生旺。龙身五星峦头起伏有序,气脉贯胎息有律,当取其止。观龙取穴之法。

    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解:龙软力小,形动散缓,气脉难辨观其所聚会,观龙取穴之法。

    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
    解:龙脉胎息息场结作。结穴高者龙脉穴场气息浅浮葬法宜浅。结穴低者,龙脉穴场气息稍深葬法宜深。观穴之法。

    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解:墓葬之法观其龙形势,龙脉气象,胎息大小,龙气浅深,心明眼巧,法而用之。骑龙登天之术。

    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解:有龙则有灵气,有龙则有水,龙行水绕,水绕龙随,天造地设。辨察真龙之法。

    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解:大龙坦局,龙穴朝山以下必有暗拱江河,拦截护卫其案外以内真气,使余气不散。中明堂龙泉过堂绕穴。内明堂玄武凹水护穴。太、故曰:内、中、外三堂所朝拱,大龙局也。

    丘垅之骨。风阜之支。气之所随。
    解:真龙大地,五星归坦,砂水齐备,贵若万乘之象,如帝皇出巡之势。

    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者。骨死而独留。
    解:风水聚结之处,气象万千,龙局尊贵,四维八干丰满,砂水秀丽,光均可人,世外桃源之象。富贵气象之征兆。那里才是墓葬先人的地方。真正的风水。

    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解:墓葬的基本原则,首先寻得真龙,正确的墓葬先人。取龙气养护先人遗体,改天命,夺神功,转换基因,取富贵,产出英雄人杰,古代的种骨术,地理风水术,气感科学思维方法。

    提示:
    《葬经之气感篇的内涵,只言风水阴阳地理术的规律,龙气妙道。两千年前的发明和今天的DNA及遗传基因相吻合。古代神灵之说由此而产生。比埃及的墓葬术还要先进、领先、科学。总结了万物生长的规律,研发种骨术深远意义,发现在地域地势的特殊功能,特异作用,特别气场,特别气息。现代高科技也很难测出其地域营养成份气息,幽灵般无形无息无味的臭养气息,分子、离子等诸多无形组合气场营养分子。物理电离子功效,神秘龙的传说,给人们期盼研究矇上阴影。此乃古人之神鬼论。但是很科学。两千年来承前启后的研究人员前赴后继。唐代最为盛行,成功研究者有:大国师李淳风、仙师卜则巍、国师杨筠松、仙师曾文辿。宋代:国师吴景鸾、仙师张子微、仙师蔡牧堂、仙师廖金精、仙师赖布衣。明代:国师刘秉忠、国师刘伯温等等国师大贤。都是继承研发《葬经》而成名。更进一步阐述风水特异功能和规律,完善风水学术的基本框架,并著有大量地理风水术学术论著,是我们研究易学古文化的指南。

  • 冰骨心

    會員
    29 10 月, 2008 在 5:26 上午

    第二讲

    因势篇
    夫气竺乎地中。其气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已势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地势原脉。山势原骨。
    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宛委目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搅而有也。欲进而欲。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樊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夫气竺乎地中。其气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已势之止。
    解;龙气在地中运行。龙气的雄大、弱小,其地势山脉宏大、瘦小的地势成形成龙,四维八干迂迥。真气大聚,龙势则住止。其言观龙之聚势行止。观龙的正确方法。

    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解;成龙之地;辨察龙身峰星峦头出脉。至穴场胎息生气之处方可墓葬,细察龙脉来止,辨其煞气,乘其珠宝。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
    解;观龙的方法,察其脉象,骨象,平地的形势走向龙气随土起伏。连连不断,串球之势。大山当察骨象,骨脉走势宏大,五行五星形走向。龙脉走向形似蛇行,软活,曲顿委宛。走向不一。也许东西或南北,无一定走向。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解;龙形高大矮小。千尺以上为大龙之形势,百尺大小的龙形次之。势猛龙大,势小龙软。形和势急缓与发福的快慢有密切相关。大龙大发,小龙小发。龙的形势非常重要。

    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解;龙势龙象龙形乃天地生成,真正的有龙之处。均有富贵的气息,故谓风水气藏。吉祥特异气息。气藏气息乃龙神胎胞天然神器。产英雄人杰摇篮,与生物孕产同。

    宛委目复。回环重复。
    解;龙神之大小优劣。都于心明眼巧而别之,不惜脚力认真细致反复观察;龙、局、砂、水、朝等诸多因素,辩明此龙的富贵祸福。龙运长生气,三方九运。产何种人杰。了明阴阳。

    若踞而候也。若搅而有也。
    解;气象万千,尊贵无比,腾天入地,形动曲活,峦头五象之别。凡大龙体气势宏大。阴森恐怖。杀气腾腾,不可侵犯之意。

    欲进而欲。欲止而深。
    解;龙形龙势。气势以物体别之。势象百类。盘、踞、腾、睡、坐、静、动等类势形。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
    解;凡大龙之势。风水所藏地。天然生成,自然协调,如布阵布兵布局之势,样样合法,相亲相顾,有情有意,情意緾绵,龙小砂案朝天然布列,如夫妇子孙,合睦这情。气势生旺之象。

    土高水深。樊草茂林。
    解;风水之处,真龙所藏,尤如世外桃源。富贵袭人之势。

    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解;其势龙有帝皇之贵象,皇城之尊贵,陶朱公之富,富贵不可言。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解;真龙现形,五垣归附,龙气十足,不同的形象,形势产生。不同职位,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不同行业的大人物。英雄豪杰,为一等风水好地。

    提示;

    因势篇很抽象的说。地势结构的形势。地域自然现相,山脉地理形态,势头气派地势面貌和状况,选择风水墓葬先人的第一要求。地势的自然形势和墓葬有诸多关系,寻找及运用风水以势为首要。气势是风水至关重要的关健。气势形势的象征。佐证一等好风水之兆。

  • philips168

    會員
    5 11 月, 2008 在 7:12 下午

    不知尚有多少講,只分享一二講而已噢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