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易學漫談(十一)

    Posted by 老平 on 29 8 月, 2005 在 7:08 上午

    :em12:
    目前,占卜是易學網站中人氣很旺的一個版。現在和各位討論一下關於占卜的話題。
    占卜的范疇是很廣闊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就其主要的來談,有文王卦、京房易卦及梅花易卦。文王卦則屬於《周易》,京房易卦則屬於《漢易》,而梅花易卦有人說是宋朝邵雍先賢所創,這一點經易學界及考古界論証之後,基本予以否定。至於梅花易是由什麼人所創則沒有定論,這一點還是留待考古界去求証好了。八卦起源至今仍是一個謎,但殷代之前已經存在,這一點是公認的。所謂三易,也就是連山、歸藏及周易。現今保留得較完善的當然是周易,前二易經近年考古學家的不斷發現,相信最終會還其原本面目。近期易學界有此一說,認為目前的術數是由連山、歸藏二易發展而來的,甚至中醫理論也由此而來。愚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性很大,當然還是經過考證才可下結論。
    易之源就是太極八卦,八卦最先的用途就是占卜。上古沒有文字,卦爻只是符號古人就是通過卦爻的不同排列而得出六十四卦,用來占卜以析疑決難。他們用以判斷的依據就是卦所顯示出來的象。古人根據他們不斷的實踐經驗,不斷進行總結而定出卦名以及八個卦的類象,由此而引伸出六十四卦的取向及爻位的意向等等。至周文王時,他來了一個總結並且按他本人的主觀理解,排出六十四卦序,也加上了他個人主觀的解釋。到孔夫子時,則再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多人的意見而成《易傳》,並且把《易經》由占卜而引向人文方面,建立儒家學說。也就是把《易》分為象數及義理兩個方面。至漢代就更由董仲舒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把《易經》拿來為統治者服務。但象數方面則孟喜、焦延壽、京房來了一個飛躍,就是今天的京房易卦。其實以上所說那麼多,很多易學界人士早已經說清楚,愚只是重複一下,目的在於說明由有卦之始,就是以象為主的,所謂卦懸象以告,卦不欺人。至於數的問題,愚以往曾說過,如果學習過分析化學的人都知道光譜分析,任何物質都有其固定的發射光譜及吸收光譜。也就是說,有其象必有其數。如果取象正確,數也就在其中了。
    愚由開始學易卦至今也有四十多年了,而且走入了迷宮多年。總是墨守成規,讓先賢的方法及說法限制了自己。直到近十年來,易學界新人輩出,科學的飛躍發展,給了愚很大的啟發,把愚從迷宮中引了出來。但回想起來,真的不知浪費了多少光陰,其實是浪費了生命。愚把自己走過的彎路說出來,再加上嘮嘮叨叨,苦口婆心地反覆寫那麼多文章,目的只是希望後學的青年人不要再誤入迷途,不要再走彎路,以免浪費生命。至於卜卦的取象及斷卦的技巧問題不是本文要說的內容,而且近期很多易學界的名人也有專門的介紹,愚不再多說了!這只是愚的一隅之見,愚也從來不喜歡,也不會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叫人去接受。相反,愚更希望易友們多發展意見,讓愚學習!

    jimmylam replied 14 年, 12 月 前 8 Members · 48 Replies
  • 48 Replies
  • 老平

    會員
    29 8 月, 2005 在 3:08 下午

    :em12:
    目前,占卜是易學網站中人氣很旺的一個版。現在和各位討論一下關於占卜的話題。
    占卜的范疇是很廣闊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就其主要的來談,有文王卦、京房易卦及梅花易卦。文王卦則屬於《周易》,京房易卦則屬於《漢易》,而梅花易卦有人說是宋朝邵雍先賢所創,這一點經易學界及考古界論証之後,基本予以否定。至於梅花易是由什麼人所創則沒有定論,這一點還是留待考古界去求証好了。八卦起源至今仍是一個謎,但殷代之前已經存在,這一點是公認的。所謂三易,也就是連山、歸藏及周易。現今保留得較完善的當然是周易,前二易經近年考古學家的不斷發現,相信最終會還其原本面目。近期易學界有此一說,認為目前的術數是由連山、歸藏二易發展而來的,甚至中醫理論也由此而來。愚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性很大,當然還是經過考證才可下結論。
    易之源就是太極八卦,八卦最先的用途就是占卜。上古沒有文字,卦爻只是符號古人就是通過卦爻的不同排列而得出六十四卦,用來占卜以析疑決難。他們用以判斷的依據就是卦所顯示出來的象。古人根據他們不斷的實踐經驗,不斷進行總結而定出卦名以及八個卦的類象,由此而引伸出六十四卦的取向及爻位的意向等等。至周文王時,他來了一個總結並且按他本人的主觀理解,排出六十四卦序,也加上了他個人主觀的解釋。到孔夫子時,則再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多人的意見而成《易傳》,並且把《易經》由占卜而引向人文方面,建立儒家學說。也就是把《易》分為象數及義理兩個方面。至漢代就更由董仲舒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把《易經》拿來為統治者服務。但象數方面則孟喜、焦延壽、京房來了一個飛躍,就是今天的京房易卦。其實以上所說那麼多,很多易學界人士早已經說清楚,愚只是重複一下,目的在於說明由有卦之始,就是以象為主的,所謂卦懸象以告,卦不欺人。至於數的問題,愚以往曾說過,如果學習過分析化學的人都知道光譜分析,任何物質都有其固定的發射光譜及吸收光譜。也就是說,有其象必有其數。如果取象正確,數也就在其中了。
    愚由開始學易卦至今也有四十多年了,而且走入了迷宮多年。總是墨守成規,讓先賢的方法及說法限制了自己。直到近十年來,易學界新人輩出,科學的飛躍發展,給了愚很大的啟發,把愚從迷宮中引了出來。但回想起來,真的不知浪費了多少光陰,其實是浪費了生命。愚把自己走過的彎路說出來,再加上嘮嘮叨叨,苦口婆心地反覆寫那麼多文章,目的只是希望後學的青年人不要再誤入迷途,不要再走彎路,以免浪費生命。至於卜卦的取象及斷卦的技巧問題不是本文要說的內容,而且近期很多易學界的名人也有專門的介紹,愚不再多說了!這只是愚的一隅之見,愚也從來不喜歡,也不會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叫人去接受。相反,愚更希望易友們多發展意見,讓愚學習!

  • 劉銳山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8:34 下午

    [equote]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8/29 03:08pm 發表的內容:
    愚把自己走過的彎路說出來,再加上嘮嘮叨叨,苦口婆心地反覆寫那麼多文章,目的只是希望後學的青年人不要再誤入迷途,不要再走彎路,以免浪費生命。
    [/equote]
    [font=標楷體]老平站長這篇論文字字鏗鏘,句句肺腑,,易學不從”象””數”出發的話,莫說走出殿堂,相信只會原地踏步. :emm02: :emm12: [/font]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6:58 下午

    [ 這篇文章最後由lh1041在 2005/09/20 07:02p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lh1041在 2005/09/20 07:00p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lh1041在 2005/09/20 06:59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8/29 03:08pm 發表的內容:
    目前,占卜是易學網站中人氣很旺的一個版。現在和各位討論一下關於占卜的話題。
    占卜的范疇是很廣闊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就其主要的來談,有文王卦、京房易卦及梅花易卦。文王卦則屬於《周易》,京 …

    在下以爲,術數的精准在於不斷地擴展外延,按照同象歸類、同數歸類的方法擴展外延,此象、此數僅僅是在現在、當下這個時空背景和人事關係中纔是有意義的,離開這個時空背景和人事關係就沒有意義了。
    這種思維模式與邏輯體系下的思維模式是不同的,怎麽去統一起來,這是一個涉及到人類思維模式變遷的大問題,而人類思維模式每次變遷,都會帶來文明質的飛躍。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危機四伏,其實,外部環境主要是由於人類的行爲造成的,而人類的行爲又是在思維模式的指導下作出的。可是邏輯體系下的思維模式,不能將事件的後果推演到十分深遠的地步,但這恰恰是易學思維模式的長處,有了這些推演,人類在進行選擇時,就會更爲深謀遠慮,採取比較合理的、對子孫後代更爲有利的、而不是只顧及當下短期小利的方式來行動。這應該是比占卜更爲重要的事情吧。
    老平站長,初次在貴版跟貼,一點拙見。

  • 老平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7:40 下午

    :em22: :em21:
    十分多謝lh1041先生的回應。事實上一般人都習慣於用線性的平面的邏輯推理去思考及判斷問題,而易學的思維模式是多維的,立體的。前者是十分片面的,後者則是全面的。因此,學易就是要求大家習慣用多維、立體、全面去分析問題,去看問題及推出問題的結果。六爻就是象的六個面,數則已經在其中了。如果先有了數,則六爻之象也在其中了。這也是愚的一點淺見,不知各位易友以為然否!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7:54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07:40pm 發表的內容:
    六爻就是象的六個面,數則已經在其中了。如果先有了數,則六爻之象也在其中了。

    為這句話喝彩! :em21: :emm46: :emm47: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8:20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07:40pm 發表的內容:
    十分多謝lh1041先生的回應。事實上一般人都習慣於用線性的平面的邏輯推理去思考及判斷問題,而易學的思維模式是多維的,立體的。前者是十分片面的,後者則是全面的。因此,學易就是要求大家習慣用多維 …

    從賈湖遺址(約9000-7000年前)來看,人類在文明早期進行占卜時就是採用數字的方式進行的,把裝在龜甲裏的小石子要出一部分來,再數剩下的小石子的數目,看看是幾。在那個時候,人類應該還不會把數目歸類為奇數和偶數,但是占卜活動恰恰幫助人類完成了這一步,因爲在遺址後期的存留物表明人們顯然已經捉摸到了自然數可以分爲奇數和偶數這個規律。到了殷商時代,人們已經完全不管具體數目的多少,直接用奇偶數的概念來占卜了。以上的這些,就是典型的以數取象。
    這時有人說了,假設六爻是三維的,那麽時間維向量在哪裏呢?在下以爲,時間觀念來源於空間運動,因此,空間運動這個三維向量其實已經標明了時間向量了。一點拙見。

  • 老平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8:32 下午

    :em22: :em21:
    lh1041先生對時間概念這一理解是很值得參考及思考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對時間這一概念仍未有一個共識。愚以為從易學方面去尋找答案的可能性應該是最大的!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9:55 下午

    [ 這篇文章最後由lh1041在 2005/09/20 10:02pm 第 1 次編輯 ]

    我剛才又想了一下,我覺得如果用高等代數的理論,時空體系就是一個四維N列的向量矩陣,其中,空間三維是綫性無關向量,而時間一維與空間三維是綫性相關的,即時間一維可以用空間三維綫性標出,而這麽做的實踐活動就是觀象授時以及制定曆法的活動。同樣,做一個逆運算,空間三維與時間一維也是綫性相關的,運用時間一維也可以定出空間三維向量的模和方向,具體來説應該是定出高斯定理的6個參數。

  • 老平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0:11 下午

    :em22:
    用現代數學及物理學包括用相對論也好,甚至超弦理論也好,都仍然解釋不了時間這一個表面看來最容易回答的問題。所以,愚才把回答這一問題的期望寄托於易學,希望有朝一日,由易學去作出完滿的解釋!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0:28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10:11pm 發表的內容:
    用現代數學及物理學包括用相對論也好,甚至超弦理論也好,都仍然解釋不了時間這一個表面看來最容易回答的問題。所以,愚才把回答這一問題的期望寄托於易學,希望有朝一日,由易學去作出完滿的解釋!

    老平站長,您這個出發點我就不能同意了,因爲無論現代數學及物理學也好,易學也好,研究對象都是時空體系以及其中的現象。其實易學體系的問題就在於不能精密數量化,可這正是數學和物理學的長處。之所以造成易學沒有數量化的關鍵不在於易學本身,而在於中國古代社會沒有這個傳統,人們很少去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往往都是將易學往義理方面探求,少數的人們將易學往數學方向的發展又僅僅局限于自然數範圍内。總之,易學是講究“彌綸天地”、“其大無外,其小無内”的,既然這樣,又何必區分數學、物理或是其他什麽有用的學科呢?應該爭取將這些東西統轄在易學之下纔是。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0:33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10:11pm 發表的內容:
    用現代數學及物理學包括用相對論也好,甚至超弦理論也好,都仍然解釋不了時間這一個表面看來最容易回答的問題。所以,愚才把回答這一問題的期望寄托於易學,希望有朝一日,由易學去作出完滿的解釋!

    進一步說,其實時間問題恰恰是物理學和數學解釋的最好,這毋庸諱言,而易學爲什麽現在還不能介入這個問題呢?不是因爲它沒有理論高度,而是因爲它沒有實踐工具,也就是因爲沒有將易學精密數量化,亦即易學的數學面目和物理學面目還沒有出現。一點拙見。

  • 老平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0:39 下午

    :em22: :em21:
    對,多謝先生的意見,其實愚本來是有這個概念的。愚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現代科學可以驗證易學的前瞻性,反過來,易學的前瞻性可以指導現代科學的研究方向。易學一定要走現代化之路,也一定會有量化去支持。波能理論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可惜愚不是學物理學的,加上年紀也真的老了(快到七十),還是讓有現代科學知識的年青易友們去完成吧!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0:51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10:39pm 發表的內容:
    對,多謝先生的意見,其實愚本來是有這個概念的。愚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現代科學可以驗證易學的前瞻性,反過來,易學的前瞻性可以指導現代科學的研究方向。易學一定要走現代化之路,也一定會有量化去 …

    老平站長原來也和在下一般年紀了,可能老平站長年紀還稍大,在下敬稱一聲“老平兄”。老平兄,是呀,讓年輕人去搞吧!我們聊一聊就好。在下以前給老平兄的回帖中也說過,在下文章激越有餘,平實不足,爲人也是這樣,縂想什麽事情都一個人干完,這不好。在此向老平兄敬禮!謝謝您的教導,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在下還會積極支持貴版的!
    :em22: :emm05: :emm04: :emm46:

  • 老平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1:04 下午

    :em22:
    多謝先生的支持,其實先生在術數縱橫網上的貼文已經是對網站的很大支持,在此,對先生表示萬二分感謝!我們都是過來人了,上網寫一下文章,向年青的易友們學習,退休生活也就很豐富多彩。期望先生更多發表精彩文章!

  • lh1041

    會員
    20 9 月, 2005 在 11:11 下午

    下面引用由老平2005/09/20 11:04pm 發表的內容:
    多謝先生的支持,其實先生在術數縱橫網上的貼文已經是對網站的很大支持,在此,對先生表示萬二分感謝!我們都是過來人了,上網寫一下文章,向年青的易友們學習,退休生活也就很豐富多彩。期望先生更多發表 …

    好的,在下還會繼續發表文章的。近一段時間,也可能數日後,在下有事務需要北返,可能會和網站小別一月半月,不過文章還是會照發的。

Page 1 of 4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