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wjwo版六壬與天文之二天文概述(著作整理中,未完成)
[ 這篇文章最後由jwjwo在 2004/07/04 11:51am 第 4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jwjwo在 2004/07/04 11:51am 第 3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jwjwo在 2004/07/04 11:49am 第 2 次編輯 ]
仰望夜空,可以肉眼所見的星體約可以分為恒星、行星、慧星及流星等四種,在本文中只探討恒星以及行星兩類。
關於恒星方面,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劃分爲三垣二十八宿,共31個天區,283個星座。1464顆星。星座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上,被稱爲“星官”。夜晚時,向北方天空望去,靠近北極星的大區域為三垣的位置,而環繞在三垣旁的環狀帶則為廿八宿。所附之圖為全天中式星座之略圖,中央部位為三垣(只標示出靠近天極的少數幾顆星以及北斗七星)四週為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區的廿八宿。
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最靠近北天極附近的天區,
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區;太垣包括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鷹等星座的一部分。三垣代表皇權統治的反映。其星名多為中央官名,以對應人間的百官。
28宿則對應著四方的民族,最初是古人爲比較日、月、五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爲觀測時的標誌。“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如我們熟悉的白虎星就是西羌族的象徵。廿八宿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行星方面,指的是太陽系中肉眼可見的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等五星,此七星又合稱七政,大致上運行的軌道面都接近於太陽的視運動所落之黃道面,和廿八宿的赤道約有23.5度的角度差。此黃道面又區分為十二個等分之區域。
分別為玄枵、星紀、析木、大火、壽星、烹尾、鶉火、鶉首、實沈、大梁、降婁、娵訾等十二次。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