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斛
Posted by 懸壺子 on 15 10 月, 2006 在 12:15 上午石斛
性味:甘淡鹹平
歸經:入脾,入腎。
功能:(1)甘淡入脾,而除虛熱,鹹平入腎,而濇元氣。
(2)益精強陰,暖水臟,平胃氣,補虛勞,壯筋骨。
主治:(1)療風痺腳弱,發熱自汗,夢遺滑精,囊澀餘瀝。
性狀:(1)光澤如金釵股,短而中實,生石上者良,名金釵石斛。(2)長而虛者,名水斛,
不堪用。
炮製:去頭根,酒浸用,細剉水浸,熬膏更良。
配伍:惡巴豆,畏殭蠶。
備註:(1)昂按:石斛石生之草,體瘦無汁,味淡難出,置之煎劑猝難見功,必須熬膏用之為
良。
(2)石斛養胃聖葯,鮮者性更涼,潤燥生津。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0101zqs replied 16 年, 4 月 前 5 Members · 12 Replies -
12 Replies
-
石斛〔石草〕
{入脾除虛熱,入腎濇元氣}
石斛〔耑入脾腎〕生於石上,體瘦不肥,色黃如金,旁枝如釵。甘淡微苦鹹平,
故能入脾而除虛熱,入腎而濇元氣,及能堅筋骨,強腰膝;凡骨痿痺弱,囊濕精少,
小便餘瀝者最宜;以其本生於石,體堅質硬,故能補虛弱,強筋助骨也。但形瘦無汁,
味淡難出,非經久熬,氣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劑〔或熬膏用之為良〕,以治虛熱。
補性雖有,亦惟在人諒病輕重施用可耳。取光潤如金釵股,短中實者良。{水斛}
長而虛者名水斛,不堪入藥。去頭根,酒浸用。惡巴豆,畏殭蠶。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
[table][tr][td=2,1][/td][/tr][tr][td=2,1]石斛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蘭科植物石斛的莖。
【性味與歸經】甘,微寒。入肺、胃、腎經。
【功效】滋陰,養胃,生津。
【臨床應用】用於熱病傷陰,口乾燥渴,或病後津虧虛熱,以及胃陰不足、舌絳、少津等症。石斛用於陰虛內熱、口乾燥渴以及胃陰不足、舌絳少津等症,常與麥冬、沙參、生地等品配伍。鮮者清熱生津之功較佳,故凡遇熱病肺胃火熾、津液已耗、舌絳乾燥或舌苔變黑、口渴思飲者,可用新鮮石斛。
【處方用名】金石斛、金釵石斛(養胃生津)。川石斛、乾石斛、細石斛、黃草(主要清胃火、養陰生津,但生津之力稍差,而價較金石斛稍貴)。鮮金石斛、鮮金釵(清熱生津之功較佳,價較低廉)。鮮鐵皮石斛、鮮石斛(功與鮮金石斛相似,但價較貴)。楓斗、霍斗、霍山石斛(養胃生津之功較佳,但價甚貴,臨床應用較少)。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鮮者用量加倍。
【按語】石斛一藥,作用較為單純,主要用於養胃陰,清虛熱。它的養胃生津之功較麥冬為佳,但無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的作用。
【方劑舉例】清熱保津法《時病論》:鮮石解、鮮生地、天花粉、麥冬、連翹、參葉治溫熱有汗,風熱化火,熱傷津液,舌苔變黑。
【文獻摘錄】《本經》:「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臟虛勞贏瘦,強陰,久服厚腸胃。」《本草衍義》:「石斛治胃中虛熱有功。」《本草正義》:「金石斛則軀幹較偉,色澤鮮明,能清虛熱,而養育肺胃陰液者,以此為佳。」中草藥入門學 [/td][/tr][/table]
-
石斛
味甘平。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藏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
一名林蘭。生山谷。戰國秦漢?佚名(清孫星衍本摘錄)??神農本草經
-
-
-
-
产安徽霍山者名“霍山石斛”.以茎圆外皮铁绿色者称为“铁皮石斛”.茎扁外皮黄绿色者称为“金钗石斛”.以石斛的嫩尖加工者称为“耳环石斛”生津不寒凉.可代茶.
一味鲜石斛适量.木杵砂锅煎.温服治暴喘.秘方之秘.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