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引火歸元莫成魔
引火歸元莫成魔
化解生理的欲望是最難的。當外界的社會關係和心結都打開了,還有一個難題:你如何面對食欲和性欲?依《道德經》所講,嬰兒精氣足,勃起是自然的生理反映。因為他沒有加上後天的男女概念,所以他的心湖就像一泓清水一樣清澈、平靜。在生殖器勃起的時候,你必須要有觀照心。雖然你感覺到那裏有快感,但是你只是觀照這種快感,不要把它放大,因為這是生理的正常現象。你很平淡地去感受,去觀照這種感覺,不要太當一回事,但是也不是說強行丟了這個念頭,所以才叫觀照。比如你有一個探照燈,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這股生命的能量會慢慢增加,就像潮水一樣慢慢漲,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沿著經絡走,把不通的經絡打通。如果精都不足,就不可能會有氣足。
有人說起 「走火入魔」。 「走火」的前提是精足,再到氣足,再到神足。精氣神足了,體內溫度才會升高,才會有火的感覺。(一般人連火都沒有練出來,更不可能達到入魔的境界)因此我們修煉的時候首先得修性功。你的心性必須純,看破、看淡邪欲的力量,等生理的火燒起來的時候,心巋然不動,沒有攀緣幻想,這也就是中醫所講的「相火不動,君火歸位」,然後你身體的三昧真火才能燒起來了。三味真火是元精、元氣足的時候,發出的光和熱。這種能量不可思議,你身體哪個部位有病,它就往哪里走。道家的養生能解決病根,甚至有脫胎換骨功效,是憑著對生命的本能的深刻認識,通過培養元精元氣。生理能量充足了就進一步填補五腑六髒缺損的部位。這股能量是會自動沿著經絡走的,不需要你過分導引。
性命雙修的三步驟
看到所謂邪欲的東西,你能夠看到自己的妄心並控制不進一步下滑,我覺得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尤其在當今色情滿天飛的時代。這裏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一個是吐垃圾,通過反觀看到自己欲望糾結的因果關係,從而很本能地自我設防,自我殺毒,自我康復。
另外是通過讀經書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因為你在讀經書的時候就是你的正念的不斷強化,並且可以建立一個符合天地運行規律的信息體系。你在讀經書的時候,心很容易就定下來,為什麼呢?經書的能量是一種陰陽和諧的能量。你帶著正心誠心的心念去讀,自然和天地能量交融。你躁動不安的身心會在經書的能量場上得到撫平,讓你內心的波浪沒那麼震盪。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修身和修心先要通過懺悔和剖析心理污垢的形成原因,再通過讀智慧經書培養浩然正氣,並通過積德行善,幫助自己積累修行的資糧和形成一個很好的能量場。
通過積德行善去化解自己曆生曆劫形成的不良的矛盾對抗信息。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你行善積德多了,人就經常才處於發心、主動地去幫別人的神態。所以人與人的關係就順暢了。一句話,就是你走出了自私自利的小世界,當然受到大家的喜歡,自然你與外界的矛盾衝突也就少了。這些就是外功。外功最後是為我們修內功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平臺。你自己不積功累德,不學會一個謀生技能,你自己都養不活,三餐一宿都成問題。
不要成為財富追逐遊戲的犧牲品
但是有了物質基礎,你能不能清淨啊?「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多絕,無與忤心」。你是不是還很貪婪,在追逐那些泡影啊?現在坐自行車,就開始想摩托車,有了摩托車就開始想汽車,有了汽車,還要寶馬奔馳。你就是不斷地吹泡泡。所以這個時候,你根本沒辦法做生命的主人,只能被這些欲望牽著走。所以你必須讀經書,懺悔,把自己過去的顛倒夢想和一些不良的習氣一點點地翻出來,看看自己是怎樣被這些不良的習氣拖入煩惱苦海。為什麼煩?根源在哪里?找出根源後能夠立下決心,從此不在追逐這種死亡遊戲,不再跌入煩惱纏絲網裏面。以後自己遇到類似的外界環境的緣,就能主動剪斷這些惡緣。
這個過程會遇到正邪兩道力的,會遇到各種的魔考。所謂魔考,就是你原來纏綿的東西、貪的東西會再一下冒出來。但這些信息冒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懺悔的力度不夠,經書的智慧沒參悟透,積功累德的信息能量不夠強,你就很容易被原來的那種能量場卷著走。最後是白修了。
所以今天講的,我們就直指修行裏面內功和外功的關係,講性命雙修的相互關係,然後是具體怎麼做生命的主人。要想做生命的主人,那麼一個方面你的社會關係要和諧,一方面你的心理要和諧,再一方面你的肉體生理要和諧,不要做社會關係的奴隸,不要做自己欲望的奴隸,也不要做自己肉體生命的奴隸,只有跳出這三種怪圈,你才能得到一個身心大自由。食色性也並非自我放縱的藉口
我們現在所謂的食欲,睡欲啊,性欲啊一來,你要是不能滿足這些欲望,那就是痛苦。滿足欲望的過程中,表面是快樂的,但是實際是苦。因為這不是你能夠控制的啊。你一困,不睡覺,就受不了。你一餓了,不給你吃了,就氣發癲狂。你性欲一來了,沒人和你發生性關係,你就躁動不安,像一頭困獸。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就是苦。因為這個不是你說了算,而是一團欲火說了算。你沒有話語權,你得伺候好這幾種生理的欲望。
孔夫子講飲食男女,食色性也。人啊,作為有心理,生理的複合有機體,他與生俱來有這麼一種慣性,就是「飲食」,即使肉體的生存,「男女」,即種族繁衍生存的欲望和驅動力。但是他沒有告訴你人的本性就應該去追逐那些東西,只告訴你有這種慣性。後面還有一句話,「發乎情,止乎禮」。為什麼要「止乎禮」?因為如果不會節制,你就會被飲食男女的生理衝動牽著走,越陷越深,越來越痛苦。內心經常翻天覆地,澎湃洶湧,那麼跟別人的衝突必然會加劇,家庭不和睦,社會關係不和諧,所以身不修,家是很難齊的。家不齊,國家就容易亂。如果離婚率高,這個國家就容易動盪。為什麼離婚率高,各個人都自私。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的爭鬥就多了,社會也就越來越分化了,治安越來越差,天下就亂。
我們要把佛道儒三家的智慧參悟明白。儒家的東西是很符合我們一般人的人之常情。他的起點不高,沒有一下子要你做到清心寡欲。所以我們說常人、中人還是可以從儒家方面下手。你做不到斷欲,那至少維持好人倫的社會關係,仁義禮智信。做一個負責任的丈夫,母親、兒女、或者社會有用的人才。你負起了這個責任,自然你的身心能量就不會整天在生理的欲望打轉。也不會在虛榮的世界去尋找自我,你會活得比較充實。當你對這個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會知道你外部社會關係很複雜是因為自己還有很多心結沒開。比如說夫妻經常吵架,長輩和子女之間經常有矛盾衝突啊。你就要研究你的心是怎麼回事啦。為瞭解開心結,那你就需要讀佛家的經書。你說人難免生老病死,我能不能夠跳出生老病死的怪圈,這就要研究道家的身心性命的學說。
社會關係的這種「緣」以及自己貪嗔癡慢疑個體的心理雲霧還有和生理飲食男女的慣性,這三重障礙使得我們身心不清淨,不自由。我們要修一個自由身必須要認識這三重大障礙。而我們怎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智慧融會貫通,幫助我們走出三重大障礙的迷霧,慢慢獲得一個大自在?所以很多人對「飲食男女」這句話的理解偏了,就變成為自己自私的欲望護短,所以你得搞清楚什麼是性命雙修,我們修行的步驟是一個科學的過程。
後記:給初出社會學子的忠告
一般年輕人剛出社會發現社會關係很複雜。你沒有參悟透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為貴。「君君、臣臣」這些觀念沒有搞清楚,你就很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下班回來之後想起工作的不順,你還怨天尤人,然後就大吃大喝發洩一番,吃完了飽暖思淫欲,通過邪欲耗散身體的元氣,從而把躁火暫時壓下去。但是你還得吃飯啊,還得上班啊,問題的根源還沒有解決啊。那麼再來一輪,所以一輪一輪,地獄無門你自己闖進來。最後你的社會關係依然不和諧,工作也不愉快,你的心病就會加重。心病加重會通過生理的發洩放縱來放鬆,並且形成了自虐的惡性循環。所以眾生苦啊,他找不到這個因果關係的形成原因,就像無頭蒼蠅撞了門,彈回來又碰到窗,他總想出去但是又找不到出路,這真是苦啊。聖賢的慈悲是因為他看到了這種深層次、最本質的苦。你苦苦掙紮,但從煩惱裏面又找不到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
我們這輩子很幸運地能接觸到我們祖宗聖賢的智慧經書。佛、道、儒三家分別在不同層次解決我們不同類別的煩惱。所以大家要學會融會貫通,協調好自己與社會關係,協調親人、同事的關係,協調好心理意識與無意識的關係,協調好自己心理與生理的關係,這樣才能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關係協調,從而做一個開心自由的人。否則你活得灰頭土臉的,這不順,那也不順,內心世界有一團燥火在猛燒,只能靠吃吃喝喝來發洩,然後通過找女人、意淫來緩解壓力。如果這樣,那麼這個人的前途就很黑暗了。
你看很多名利場的人因為社會關係沒處理好,心結沒打開,在社會亂搞色情風流故事。最後這些名利場的人又被人抓住小辮子,成為相互攻擊,相互拖下水的把柄,甚至陷入這些桃色緋聞,然後自己又拿錢以及用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去撲滅這個火。你說這個苦不苦啊?很苦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但當初是因為他憋不住啊。他之所以憋不住是因為把各種的欲望攪合在一起,看不清各種欲望因果關係的扭結,所以讓自己生命的湖泊變成驚濤駭浪,永遠難以回歸清淨,澄明和自在。
我們修道、修佛就是修一個清淨、自在、身心和諧和那種沒有負累的自由暢快,這就是佛、神仙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其實修行並沒有太多玄奧的東西。你想想你願意過什麼樣的人生?誰願意去折騰啊?誰願意有負累啊?誰願意整天欲火躁動到處亂掃,像掃機關槍一樣啊,整天像反恐啊。你說提倡反恐的人是不是整天活在恐怖之中啊,覺得到處都是恐怖主義。但是他有沒有想想自己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在製造恐怖。你為什麼總怕別人襲擊你呢?是不是因為你經常不知不覺在傷害、襲擊別人呢?為什麼你經常不自覺地襲擊、傷害別人?因為你看不到生命的本源,看不到生命的光明大道應該怎麼走,被自己無名的欲火操控了。你說這可悲不可悲?
所以在我們現在這種弱肉強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導致了很多人顛倒夢想,顛倒人生。所以有那麼多人患了抑鬱症啊,喊累啊,身體毛病越來越多。這些東西不是靠吃保健品,看心理醫生能解決的。心理醫生大多告訴你,發洩啊,你哭出來啊,聽聽音樂啊,跟人家交流啊。這些辦法都是隔靴瘙癢。他看不到這個時代盲目迷信弱肉強食的競爭的一個社會遊戲規則的深層原因是人的「貪嗔癡」這種劣根性的放大,最後認為錢可以買來一切。
我們所講的拜金主義,他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把人性自私的欲望激活並且不斷放大,最後讓人陷入到自己設計的欲望的牢籠裏面,變成一頭困獸。苦不苦啊?很苦啊,美其名曰社會進步,你進步到最後大家相互殘殺,背著一大堆物質財富有什麼用?你那堆財富沒有給你帶來真正的身心愉悅,輕鬆,反而讓你不斷地去追求財富。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你不可避免的要與別人發生爭鬥,而爭鬥反過來又刺激的你那個躁動不安的心。為了安撫這個躁動不安的心,你又需要通過瘋狂的佔有、購買,尋找感官刺激,最後就形成了爭鬥—激蕩—佔有刺激—爭鬥的惡性循環,將本來平靜的湖泊變成波濤洶湧的煩惱苦海。
所以只有理解現代人的壓抑、苦悶的根源在哪里,你才能找到走出這個黑暗地獄,回歸光明正道的生命坦途。你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家,回歸安詳自在,沒有負累的快樂與自在。我想我說這段話,也是希望和你們分享我對生命的理解,讓你們找到做自己生命主人的暢快。因為我自己是這麼受用的,因為我覺得我把這些問題想通了。所以說修心養性,修道也好,修佛也好,說白了就是讓自己找回做正常人的從容、自在、安詳和沒有負累。我活的每分鐘都是高質量的,都是灑脫的,暢快的,那不已經是神仙逍遙,佛的清淨了嗎?我看問題不會容易跟別人攪合在一起,不會隨便受某個時尚的東西牽引,那我不是有聖賢的那個慧眼嗎?所以做聖賢、神仙、佛,他們沒有那麼多很高的境界,讓你覺得高不可攀的。我認為是很平常很容易的,只要你冷靜下來,借助佛道儒的聖賢智慧光芒,你去把自己現在面對的問題細細分析,我想每個人都能夠走出來。
所以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我跟你們講完這番道理,你首先的吃透了,然後看能不能幫助自己解開生活工作的死結,然後很好地知道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你原來肯定是有慣性的,會有很多不良的個性、習氣啊,但是你有了我們剛才討論的智慧,能夠幫助自己站穩腳跟,學會自我調控,那麼你就會越來越覺得身心自我平衡能力越來越強,社會關係的平衡能力越來越強,身體的平衡能力越來越強。
你現在通過感官刺激和邪欲產生的欲望滿足的快感和身心的愉悅產生的快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讓自己的心永遠處於陽光明媚的和諧狀態,我覺得人就應該這樣。
編者讀後感
「性」乃精神生命,「命」乃肉體生命。身心是一大系統,相輔相成。精神達到恬淡虛無,不被欲望所困,病安從何來?因此,要修肉體生命,必先修精神性命。要修心性,天清地寧老師老師已經為我們講述了三個辦法:吐垃圾、看智慧經書、積功累德。智慧經書中主要有三家經典。儒道釋三家的智慧分別解答我們與社會、心理意識無意識、身體三方面的矛盾。這三者缺一不可,沒有智慧經書的啟迪,是非不分,是不可能吐得徹底的。更不可能明白色心、權力欲、虛榮心、控制欲等各種欲望狗打連環的複雜關係。不願意吐垃圾,心理一直放不下,怎麼能夠發心積功累德?不願意積功累德,通過勞動改造,又怎麼能夠輕易扭轉心裏長期以來的自私自利的慣性?只要不斷在三種法門下功夫,身心的地雷自然會越來越少。修心性,要練出自己的觀照心,時時刻刻觀照自己,提醒自己不被心理欲望牽引,不因生理本能而精氣妄泄。精足、氣足、神足之後,引火歸元,利用人體的三味真火填補身體的夭損,還年複命,實現肉體生命的健康。性命雙修,實現心理的和諧自在,身體的輕盈體泰,我們已經是活神仙了。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