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香巴拉

    Posted by kevinkshr on 10 6 月, 2005 在 12:46 上午

    香巴拉指南》中提到的具体路线和步骤如下,其中的“→”符表示前进线路:
    第一步,要想进入香巴拉前,首先在自己的本尊神殿中,彻底吟诵本尊咒语,并如依修习,然后分析梦境,得到允许的准信时方可上路。
    第二步,若得准许后,念诵《圣文殊心要》和怖畏金刚等阎罗敌根本咒数万遍,并从事相关依轨。
    第三步,为成就此事而真心发愿后,渡过西部的海洋→斯高达那岛和宝库岛→重新渡回此南瞻部洲→又从此地往东北方向的森德→热玛城→热阿萨热城→噶扎格拉城 → 玛德环达城等地→往北走六个月→最后一座城(指玛德环达)的北部有一条称为瓦芝的大江→从此大江往北→噶噶日的大雪山→此后朝北方经过一条无水草、树木的荒凉空谷时→需行二十一个昼夜→再经猛兽和爬蛇密布的森林时→需走十二个昼夜→到高达二十由旬(一由旬约等于二十六市里),名为干达的高山之王处→此后就来到方圆三百由旬的大雪山ゞ→在一条大江的南岸,有名曰“铜色”的山→念诵有关咒语,并从事相关依轨后,能用魔力在斯达江上结一层特坚硬的冰桥,修行者借此可顺利到达彼岸。过江后→就能到长有各种树木的林中,修行者可在此休憩一月。
    第四步,从这广袤的森林开始→层层雪山→河流→朝南注入斯达江→过江向北,方圆五十由旬的大戈壁→走出荒原→往北行盖达噶山→再往北行→蒙高山→巴道罗达那的大江→彼岸→瞻部洲北部的诸城市→经二十由旬→“我鱼”的地方→斯蒙道→经一百由旬→巴达赛那→经一千由旬→支那→经一百由旬→多尔道和格日→经五十由旬→巴芝噶→经无人区二十由旬→甘达日和噶夏→经二百由旬→巴扎城→经一千由旬→大支那等→行一百由旬→达日道→经二百由旬→芝格噶→经二百由旬→玛合卡 →经一千由旬→玛合拉高等→经二百由旬→瓦尔瓦→经五百由旬→波达啪→经五十由旬→噶芝噶→经五百由旬→卡日→经一百由旬→甘包孜等→搏扎、斯达搏扎、扎搏扎等地→跨越高达四由旬的雪山及数百由旬的千里雪地→赞扎噶拉之大山,此山座落在香巴拉外围雪山的附近→再往北行→迈噶盖日→过一百由旬→娑罗树林和多罗的大森林→再往北行→斯西那噶日那城→森林约占一百由旬面积的地方,其外围是散斯卡大平原,这些地方在香巴拉边缘的雪山周围→“遍善林”的森林→香巴拉大地。

    kevinkshr replied 20 年, 4 月 前 1 Member · 3 Replies
  • 3 Replies
  • kevinkshr

    會員
    10 6 月, 2005 在 8:46 上午

    香巴拉指南》中提到的具体路线和步骤如下,其中的“→”符表示前进线路:
    第一步,要想进入香巴拉前,首先在自己的本尊神殿中,彻底吟诵本尊咒语,并如依修习,然后分析梦境,得到允许的准信时方可上路。
    第二步,若得准许后,念诵《圣文殊心要》和怖畏金刚等阎罗敌根本咒数万遍,并从事相关依轨。
    第三步,为成就此事而真心发愿后,渡过西部的海洋→斯高达那岛和宝库岛→重新渡回此南瞻部洲→又从此地往东北方向的森德→热玛城→热阿萨热城→噶扎格拉城 → 玛德环达城等地→往北走六个月→最后一座城(指玛德环达)的北部有一条称为瓦芝的大江→从此大江往北→噶噶日的大雪山→此后朝北方经过一条无水草、树木的荒凉空谷时→需行二十一个昼夜→再经猛兽和爬蛇密布的森林时→需走十二个昼夜→到高达二十由旬(一由旬约等于二十六市里),名为干达的高山之王处→此后就来到方圆三百由旬的大雪山ゞ→在一条大江的南岸,有名曰“铜色”的山→念诵有关咒语,并从事相关依轨后,能用魔力在斯达江上结一层特坚硬的冰桥,修行者借此可顺利到达彼岸。过江后→就能到长有各种树木的林中,修行者可在此休憩一月。
    第四步,从这广袤的森林开始→层层雪山→河流→朝南注入斯达江→过江向北,方圆五十由旬的大戈壁→走出荒原→往北行盖达噶山→再往北行→蒙高山→巴道罗达那的大江→彼岸→瞻部洲北部的诸城市→经二十由旬→“我鱼”的地方→斯蒙道→经一百由旬→巴达赛那→经一千由旬→支那→经一百由旬→多尔道和格日→经五十由旬→巴芝噶→经无人区二十由旬→甘达日和噶夏→经二百由旬→巴扎城→经一千由旬→大支那等→行一百由旬→达日道→经二百由旬→芝格噶→经二百由旬→玛合卡 →经一千由旬→玛合拉高等→经二百由旬→瓦尔瓦→经五百由旬→波达啪→经五十由旬→噶芝噶→经五百由旬→卡日→经一百由旬→甘包孜等→搏扎、斯达搏扎、扎搏扎等地→跨越高达四由旬的雪山及数百由旬的千里雪地→赞扎噶拉之大山,此山座落在香巴拉外围雪山的附近→再往北行→迈噶盖日→过一百由旬→娑罗树林和多罗的大森林→再往北行→斯西那噶日那城→森林约占一百由旬面积的地方,其外围是散斯卡大平原,这些地方在香巴拉边缘的雪山周围→“遍善林”的森林→香巴拉大地。

  • kevinkshr

    會員
    10 6 月, 2005 在 8:47 上午

    地理概貌:

    《香巴拉指南》依《集续大王》所载:“似太阳的具祥国王们统治着四面环绕着崇山峻岭的香巴拉之极称噶拉巴……”另载:“其右侧有享誉香巴拉的成就宝之住地逾千万城,千万之城形成了地域,从而国城也有十万之众。这个小小的瞻部洲,南北相距二十五千由旬,若平均分成六等分,各等分从外围向内的顺序为印度、西藏、西域、支那、大支那、雪山部等。此六国总和后,东西间距平均为四十万零六十六点五由旬及二分之一俱卢舍,再加三百三十三弓一尺八指。雪山部背依须弥山,面朝斯达河,其右侧为香巴拉大地。”照这样的话,把西藏西部和东部的天竺和支那也看做了西藏。用此理可推断出支那的情景。而胜地天竺是按南端从热米夏热,北端到尼泊尔之间的地段说的。

    又如《续王》所载:“其外围似莲花的花瓣,由太阳域、岭域等为其壮严”。这辽阔的成就地,是极其浑圆,周围有皑皑的雪山环绕,西南面和东面均有可行走的道路。各雪山中间有茂密的檀香树林环绕,若将此浑圆之域平分为三等份,其中部似莲花的中心,坐落着噶拉巴宫殿,周围前后两层被雪山和森林环绕,从宫殿到周围的环山之间有五百由旬的距离。从山边森林沿雪山,登上几天就能见到雪峰。峰顶因为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已变成平展而闪闪发光的冰晶,噶拉巴就在此平阔的山顶。々

    (2)建筑:

    《香巴拉指南》中描述噶拉巴城时写到,这座壮丽的宫殿由各种无暇之宝所建,其光芒照射近一个由旬的范围。此光辉与周围雪山峰顶之光交相辉映,即使在深夜,也如阳光明媚的白昼,就连蝇头小楷也能阅读。若在此光明中观赏明月,月亮反呈淡淡的灰白色,显得没有一丝儿光泽。在杰罗桑曲坚的《坚华扎巴传》中形容说: “月亮不敌其光辉,借口周游而逃遁”。在宫殿中,柔旦王的卧室由子母绿宝石、月亮水晶、金刚石等各种水晶类所造,从而闪闪发光乃至分不出昼夜来。柔旦王的上品金质宝座,也由各种宝石所镶钳。这些无价之宝所造的表面,明亮如镜,其中可以观到五十由旬之内的水生动物的身影。天窗表面有一块水晶圆轮,从中可看到日、月、星晨,还有诸天、花园、行星、十二宫等等,这一切仿佛都呈现在你的眼前。宝座的周边有白檀香护钳,香气远飘近一个由旬的范围。还有贵人所用的布和绸缎,价值黄金千万两的褥子、靠垫等,在此象征性的略述一二而已。总之,其居住的任何一处的价值都可与装满一座城池的黄金相比,至于其余就不言自明了。

    (3)城市、人口、眷属、服饰、语言、法律:

    作者六世班禅讲到,柔旦王的顶髻犹如狮子的绿鬃所编,顶戴上品纯金的天冠,手足的钏镯镶有价值黄金千万两的宝石,宝石的光与柔旦王身上的法光交相辉映,照遍周围,使大自在天也难以配敌。他的眷属有大臣和将军,成群的王妃,还有夏尔那、大象、具翅快象、千里马、马车、轿子等无数的坐骑。还有天然财物、明咒的法力,以及龙、夜叉、魔鬼、人非人等供奉的受用和饮食数不胜数,即使帝释天也难以与之匹敌。这座宫殿有十二由旬之大,座前南面是玛拉雅大花园,花园中有月贤国王建造的具祥时轮立体坛城,后来也有其他很多柔旦王所造的立体坛城。此花园的东面有近意湖,西面有白莲湖。也有似初八月牙形的包括小湖在内的花园。过十二由旬,在宫殿的北方,有千万座城池似遍布的婢女,其背面有弥勒等的名称,还有王身像的十座大山上住有诸菩提。以此山为中心,周围环绕的雪山与雪山之间,有近五百由旬的大地,呈八瓣莲花之形,由河流和雪山把每叶花瓣分开,每瓣上有一亿两千万户人家。每千万户有一位讲解时轮的国王,总计有九亿二千万座城池。他们所用的语言为梵语,头缠白布身着白衣,既是很小的受用也要用去价值近百库的黄金。其居民基本上属于掌握明咒的八大成就者,以及获得《波罗密多经》中所讲的具禅定者甚多。国家用文明的法律来维持秩序,绝不使用捆绑、殴打等严酷的刑罚,疾病、灾荒等现象也是绝对不存在的。不仅供养着数千万个比丘等四部众,而且供奉殊异的所依等。由于大部分信众掌握了法力,可以见到由龙、非人等派遣给他们的仆人。

    所以,当人一进入香巴拉之后,可以看到由美丽的公园与城堡所构成的理想国土,四周有双层雪山环绕,分成八区如同莲花的花瓣,而中间又有一小山脉环绕着一个雄伟的城堡,就是国王所住的王宫!香巴拉的居民有着各种食物与生活的情趣,丰富不止。并且生活和乐,全境没有犯罪的事情发生!全部的居民都在国王指导下修习时轮密法,所以都很长寿!国王以统治者及居民的精神导师的身份来治理人民,让人民早日使其身心的智慧及慈心等美德提升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其治理的目的。

    3、《香巴拉指南》中的香巴拉的王统以及佛法住世的情形及驳斥他论、进入香巴拉的条件及殊胜果

    (1)香巴拉的王统及佛法住世的情形:

    作者六世班禅认为,根据《根本续王》中:“此岁以后六百年,为使众仙得成熟,人主妙音称者也,将在香巴拉地生,王后也是大度母,太子持莲统世界,此乃吾之释迦种,所生月贤你类唉。”还有:“此续对那守正隐士类,指明成佛之大道,月贤天王具威严,月亮施与天自在,众色与那具天威(以上香巴拉七代法王都传《时轮根本续》),名称白莲依序生。已逝国王太阳光,那是哲扎之化身,持金刚乃月贤你,也是地藏阎魔敌,能昏能骄按其序,所有障碍皆清除(一菩萨名),空藏菩萨及文殊,世界之主(观音菩萨)顺次第,阎魔敌等十怖畏,以及其余菩萨等,十三尊者按顺序,生于柔旦王族内。”另有:“妙吉祥称属柔旦,此后柔旦白莲王,佳贤柔旦第三王,接着第四尊胜王,善友王及红臂王(又叫宝手王),第七王是遍入藏,日称王与极贤王,海胜王与难胜王,柔旦日王第十二,众色王与月光王,无边王与护国王,护祥狮子镇伏王,大力王与不阻王,人中狮王大自在,无边殊胜柔旦王,从那柔旦名称始,直至其子大轮王,柔旦武王将出世(此指香巴拉廿五代柔旦),善言宝马持定者,将诸蛮教皆消除。”
    据此,相承释迦如来家族众敬王血统的太阳光王及其太子月贤祈请佛在前述具祥米堆大塔处,讲授《续》,佛讲授了《根本续王》等所有的续。他们将这次讲的续结集后,在香巴拉讲授,并注疏一万二千篇。
    在佛讲授根本续的第二年,建成了立体坛场后就返回其原来的受用丰富之地。此后,法王月贤、天自在、威严、月施、天大自在、众色、天具自在等逐代一一传教,称为香巴拉七代法王。天具自在与王后众母所生太子文殊称,每隔一百年就在狮王座上讲经一次。
    诸守正隐士(前人译作仙人)选举日乘守正隐士为祈请者,先以金曼佗罗为前行,向国王做了祈请,结果如其所请,于三月十五日,在立体坛城中接受到了灌顶。并结集了《广释根本经》的精要《续王经》。诸守正隐士在修定后的下月十五日大现殊慧。
    此后白莲著了《大疏无垢光》,讲法一百年。
    此后由佳善、尊胜、善友、宝掌、遍入藏、日称、极善、海胜、难胜、太阳、众色、月光、无边、护国、祥护、狮子等逐代次第讲法,现由摧伏讲法四十九年后,巨力、不阻、人狮、大自在、无边、殊胜等讲法。
    最后由武轮在狮台上讲法时,看到了从斯达江南部胜地玛卡等所有地方,皆有蛮教盛行而极其野蛮的情景。如《广疏·非上善慧成品》所载那样:”稳如泰山,纹丝不动,部分良马入兴定后变将各色大军九千万,勇于战斗的狂象四十万,以两万一千八百七十名为一个集团军单位之总共六个集团军,金马车数十万,生于海中而犹如闪电的千里马风力石马(胜地天竺人称为得约高尔)之骑兵,以及无数的步兵开向斯达江的南岸,与蛮教徒在仁木进行了一场大决战,蛮教导师作慧被柔旦王亲手镇伏,大将军哈尼杀死大臣月亮之子,善战的勇士们镇伏蛮教徒的全军。国王镇伏蛮教国王,大象镇伏大象,骏马镇伏骏马,十二大天镇伏蛮教徒的怙主无神,最后终于将蛮教彻底消除殆尽。佛教似圆劫时一样得到弘扬。那时的人,寿延百岁。粮食即使不耕种,也能在偏僻的荒原上生长。圆劫时代将持续百年。那时听教于柔旦武王的人们,即身即时就能成就时轮云。
    到那时,“在胜地天竺将出现怙主龙树从极乐世界重回人间,入其原身。佛教将进入极显盛时期。同样,将在十二处不同的地方,会出现蛮教彻底绝迹等无数惊奇的景象,也将产生无数成就者。此后在斯达江南北两域,将让其子梵天和天自在即位。持轮者自己将前往受用圆满之地”等 :em001:

  • kevinkshr

    會員
    10 6 月, 2005 在 8:48 上午

    作者六世班禅认为,其详细情节,要见克珠·曲吉杰沃的《广释》,并作了如下的探讨。

    《根本续》中说:“月贤国王之种姓,生于吾之释迦族。”这句无垢之语说的是香巴拉国王皆为释迦族众敬王的后裔。但是,达仓译师等很多人却认为:“月贤之父日光,就是《律记》所载的恶人增长天王和释迦族之间发生战争时,从悬崖上下来的释迦香巴噶之族系。”这种说法是未经推敲得来的结果。从释迦牟尼于氐宿月(四月)圆满成佛算起,到第十二个月角宿月在具祥米堆巨塔请求传授密续的月贤王之父已年近百岁,对此佛之共同所化看来,其年龄应与前面已讲过的释迦中年相同。这就变成了很怪异的情况。所以对此只能说:“这可能是你们的观点,吾等在讲续时不同意此种观点。”那么汝应批驳《续王大疏》,只能承认月贤王在世仅为十五年而已。另外还要承认自己梦游香巴拉拜谒柔旦王祥护。承认《时轮源流》中写了柔旦的世袭和勇武轮王消灭蛮教等情况。然后说自己“暂可也承认其观点”,又只能说:“这只是写了一点广泛认可的观点。众菩提的传记是密不可传的,斗胆推测很难切中要点”等。自认为是驳斥克珠·曲吉杰沃的《广释聆续教言》等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是批驳续佛持金刚的。这好比是自己引用的“为打苍蝇,自打父头”的谚语今天偏偏又落到自己的头上一样让世人耻笑。《天竺佛教史》中虽有 “‘龙树在世之时,蛮教即已盛行。’等语,但佛陀自己称:‘六百年后,在香巴拉将有吉祥称王。此后,龙地百岁之人将在卡域传播蛮教。’”具祥米堆塔传授《根本续》后,大概六百年时,将生妙祥称王。这与再经八百年后,将在胜地天竺的卡域传播蛮教的说法直接相矛盾。所以只能承认自己违背了如来语。因为自己精通天竺语,与了解古代宗教源流的天竺人交谈时,按天竺人的习惯,对当地的蒙古人,称为“蒙古”(或“都鲁噶”)。在支那的,被称为“该勒玛”。所以错认为凡是 “都鲁噶”,就可能是蛮人。这是因为把从前吠陀语的“都鲁噶”,为“喜用牲畜做供施”之意等的追随者,与他们的子孙返回时,对信奉了蛮教者未作分辨的原因。与佛王发动战争的“都鲁噶”是吠陀派,而兵侵拉亨塞那的是蛮教徒,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应当了解两者的根本区别。在法王桑耶巴·扎西华丹时,你已成为登峰造极的学者,第二佛云:“虽为众学士中的佼佼者,因与克珠杰在有些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故意在关键问题上过于夸大其词。所以在他的晚年,出现了其事业不顺利的窘况”。

    (3)进入香巴拉的条件及殊胜果
    作者六世班禅认为,若欲切实游拜香巴拉,应掌握牢靠的明咒,才能通行。否则会遇到重重困难。如班禅·曲吉坚参所云:“诸友即刻前往那疑是三十三天之天界花园落地之香巴拉,而且自己想要掌握其入门传记的……”并照这种教言,祈愿后世投生大成就胜地,即身即世得到持金刚之位。譬如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就自然不会堕入恶趣一样,往生到此成就之地,顺利得到殊同成就也是自然之事。又如胜地天竺,《密集续王》中载:“在此诞生佛陀,解脱圣地上”。佛陀在此地诞生、觉悟、大转法轮、涅槃。在这些地方,念诵半圈咒语,或者修定眨眼间的功德,就能胜过他处成年累月的诵咒和修定的功力。西藏人因怕高温、毒蛇、蚊蝇等侵害的因素很多,尤其是西藏人食牛肉,被认为是贱种,以致对你恶心而不能领你住到较好的房间,因此在那里朝觐旅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加强自己的金刚之身,来渡过重重难关。

    三、试谈《香巴拉指南》的意义和影响

    这里首先要讲一下与香巴拉几乎是相等代名词的时轮法ぁ 的传承以供参考,据《时轮本续》的观点,得到《时轮本续》的灌顶,都能脱离轮回的苦海而得到佛果,并有肯定其真实存在的描述。

    按时轮续部学说,传统和灌顶修持传统,人天导师我佛释迦牟尼,始发大心,中间经过三个无量劫世的修积善德和智慧因缘,在色界无上天证得四身五智之后,以无缘慈悲心,化现无数身相,度无量众生,永无终期。其中降生本土,示现出世证果的艰难历程,三转法轮,开创利益众生光辉业绩的净饭王太子,29岁出家,35 岁时在印度金刚座于四月十五获得无上正觉之后,沉思云游各地49天,于六月初四在贝拉那斯转四谛法轮。于次年三月十五,36岁时,佛祖应香巴拉王和九十六国王公的请求在离孟加拉以南数百里地的希日答那格扎噶宝塔下,地上化现时轮坛城,空中化现光华星宿坛城,佛化时轮金刚威严相,向与会金刚弟子赐灌童子式世间顶和超世顶,宣说《时轮本续一万二千颂》,与此同时还开示了许多密法。第二年三月份,月贤王在香巴拉本土,用五彩宝石建造时轮意境坛城,结集了《时轮本续》,并写了《时轮本续大疏》,将王位传给了王子拉旺。从此父子代代相传,讲授《时轮本续》和《本续大疏》。香巴拉王第八代是扎巴王。此王著《时轮续略》施法降服各持种姓之见的3500万婆罗门众,统一于金刚种。从此以后香巴拉法王被称做柔旦(有种)。第二代柔旦白莲王著了《续略大疏无垢光》。第十代柔旦海胜登基之年(公元624年)邪教初入摩卡之地。第十二代柔旦太阳王登基之年(公元1027年)吉觉译师将时轮译成了藏文。藏历热炯年就从这一年开始。这年是二十一代柔旦不灭王当政68年,离时轮化身第二十五代柔旦扎乎出世还有332年。

    约在公元八九世纪,孜鲁班智达把时轮传承从香巴拉带到了印度,他传给了布多阿杂亚,布多传给了大堆夏巴,大堆夏巴传给了小堆夏巴。大、小堆夏巴对时轮法弘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小堆夏巴有许多著名的弟子,其亲传弟子喀什·达瓦贡保和再传弟子萨曼达希尔把时轮法传到了雪域藏地。

    时轮法在藏地初传时期有卓、热两个派系。喀什·达瓦贡保来藏地弘法时,开始与香蒲琼瓦合译《时轮大疏》,并将时轮学修法统完整地传给了贡巴关却。贡巴传给了卓敦南木拉泽。卓敦修蒸成绩卓著,一代时轮大师玉茂木觉多杰就出在他的门下。玉茂传到第五代华青噶洛时,两派合流。以卓敦为代表的这一传统称卓派。

    另一派最初由热曲若拜小堆夏巴的再传弟子萨曼达希尔为师,得到完整的时轮学修法统,并补译了很多时轮经典。其三传弟子热本桑传给了华青嘎洛,这一派便称热派。卓、热两个传统传至华青嘎洛时汇合在了一起。华青三传多吉坚赞。多吉坚赞曾受元朝皇帝的邀请,到中原传过法,后来他把时轮传给了布敦大师。布敦亲传大弟子曲吉华瓦传给了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传给最得意的大弟子克珠杰。克珠杰得到宗喀巴的全部心传密法,尤精于时轮,其考证解释《时轮略续大疏》的著作有 2印万字,重新修订了时轮历法。宗喀巴的第七代时轮传承人是四世班禅,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是九世班禅。本世纪30年代初九世班禅在杭州和北京举行了规模宏大的两次时轮灌顶,返藏途中于1936年在拉卜楞寺举行隆重的时轮大灌顶法会,当时年仅10岁的贡唐大师,在首席弟子的行列接受了灌顶,时轮化身班禅大师亲手将时轮法王的佛冠戴在了贡唐大师的头上。经过香巴拉诸法王,印度大师,雪域藏传佛教大师,代代相传,法脉从未中断。此法统的历代传承大师个个都是学精显密、戒德纯洁高尚、修证亲验空色大印的高僧大德,保持了时轮法统高度的纯洁性和完整性,没有任何不纯成分的掺入。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