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聖諦
諦,審實不虛之義。四諦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稱四聖諦。四諦大體上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據中阿含等經論所說四諦之義,即:
一、苦諦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審實世間事物,不論精神或物質悉皆為苦;亦即對人生及環境,認為世俗之一切,本質皆苦;何故?吾人時常不得不接受各種果報與現實,在此當中,身心被迫呈現苦惱之狀態。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
二、集諦
集,招聚之義。一切的苦果,其因乃在於吾人的煩惱與業,故能招集三界生死輪迴。業有身語意三業,煩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其中惡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十種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集諦就是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
三、滅諦
滅,即寂滅;是苦滅無餘的意思,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我們所有的貪愛,永斷無餘,斷除苦之根本─欲愛,則得苦滅,無染無著,寂靜隱沒,可入於涅槃之境界。滅諦就是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涅槃不是滅無,而是捨離種種業的積聚,滅卻一切痛苦,解脫三界生死苦惱,勝妙功德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四、道諦
道,能通之義。涅槃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證得。順此道而修,能離輪轉生死而入於涅槃。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這種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脫,故名中道,亦曰正道。佛轉法輪時,說八正道,後又增為三十七道品,但這祇是廣略之分,內義無別。
四諦係佛陀成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之說,為佛教中之基本教義,並為生死解脫之唯一方法。後世雖以四諦為聲聞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脫之說外,於大乘經典中亦有此四諦之說,如勝鬘經、北本大般涅槃經等,不僅附有大乘之解釋,並對四諦之深義有所發揮。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