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易理透析易學研討给出一个阴阳交合的例子

  • 给出一个阴阳交合的例子

    Posted by wzlz on 2 12 月, 2005 在 8:35 上午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二十六日八时四十九分、九时二十五分,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同一震中位置连续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里氏五点七级和四点一级,震中位于北纬二十九点七度、东经一百一十五点七度。
    会看地图的人们可以用Google Earth标出方位。
    地对天,我们知道地震是岩石破裂,会有压电效应。
    注意时间,地点,和http://www.cwb.gov.tw/V4/weather/satellite/index.htm的解说词,就会有下列图象。
    北方低冷云团飞驰九江上空,烟消云散。
    因此,我们不懂的东西,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不要读几本古书,就认为我们代表*****。

    wzlz replied 19 年, 10 月 前 2 Members · 17 Replies
  • 17 Replies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37 上午

    啊啊啊啊啊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38 上午

    AAAAA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39 上午

    AAAAA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39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0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1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1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2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4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4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5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5 上午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8:46 上午
  • 劉銳山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1:01 下午

    [font=標楷體]wzlz兄,可否解說一下?[/font]

  • wzlz

    會員
    2 12 月, 2005 在 2:26 下午

    先抄几段文字,
    “大地之子”魂归大地
       ———送“地洼学说”创立者陈国达先生远游
    1936年4月1日,广东灵山地区爆发了6.9级强烈地震。得到消息,正在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的陈国达徒步赶到震中灾区,临险开展震情调查。他白天跋山涉水,观察地壳构造和山崩、地裂、地陷、喷水、冒砂等异变,晚上就在一座破庙中秉烛整理调查资料。回所后,他又深入分析各地反馈回的数百份震情调查表格,仔细查阅与震中地区相邻各县的十余种地方志,寻觅各地历史上的地震记录,由此拟出的《广东灵山地震志》更提出了令人惊奇的疑问:从东汉以来,灵山地区先后发生过150次地震;若按照“地槽-地台学说”的观点,中国东部的广阔地区已进入稳定的地台阶段,又怎么会有如此密布的地震、褶皱和断层呢?
    ……在哲学思想指导下,他结合教学工作重新制定了科研思路和方案。经过两年的调研,他突破传统理论,写出了第一篇创新大地构造的论文。这就是1956年发表后被人们称为“地洼学说”诞生标志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该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吸收了槽台学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酝酿多年的新观点———用“活化区”(后称“地洼区”)这个新概念,来描述中国东南地区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的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这一观点很快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轰动。
      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陈国达又向祖国献上了自己一项新的学术成果———《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地洼区》。他历经22年的艰苦求索,终于创建了地洼学说,揭开了地壳构造演化的新奥秘。1956-1965年,他又陆续发表了20余篇有关地洼学说的论文和一部专著《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洼学说”及其成矿理论体系。
    ……地洼成矿理论在缓解危机矿山的资源短缺,延长寿命的科研工作中也常常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国外,运用“地洼学说”找矿的例子也颇多:巴西北部与裂隙型侵入体有关的锡矿;澳大利亚的汞、锑矿和萤石;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加拿大找到了层状多金属矿、萤石和锑矿。
    http://www.hnol.net/gb/content/2004-04/15/content_2401679.htm
    有了Google Earth软件,你按照经纬度,可以看到地震的震中.
    赣西北地质大队喜庆50华诞
    11月9日,赣西北地质大队庆祝建队50周年庆典在远洲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小烈,市委副书记邵春保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彭泽洲宣读了市委、市政府贺信。
    邵春保说,赣西北大队五十年来,功勋卓著,满载荣誉,充满希望。几代地质人为祖国探寻地下宝藏,为九江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发扬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传统,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提供更多的矿产资源。
    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北大队成立于1955年。50年来,该队在赣西北地区探明矿产55种,资源潜在价值数千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矿产资源。该队运用区域找矿理论,首次创立和应用“三位一体”广义矽卡岩成矿模式,探明大中小型矿床近百处。正在开采的修水县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储量居全国前列;城门山大型铜矿、武山大型铜矿列江西铜业公司五大骨干矿山。该队先后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各类成果奖32项。其中,《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矿重大发现》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香炉山钨矿分别获国家地质找矿一等奖。先后被国务院、全国总工会和江西省委授予“地质勘查功勋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并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http://www.jiujiang.gov.cn/news/showpage.asp?ser=10957
    ——赣北成矿带:主攻铜、锡、金、银铅锌矿。加强德安彭山锡矿、瑞昌武山外围和九江城门山外围铜矿、修水香炉山外围银多金属矿、武宁大湖塘金锡矿等资源潜力的调查评价。德安彭山地区锡矿作为战略性资源评价,争取新增锡资源量10万吨。
    小结:此次地震的地质成因非板块而是”地洼”.
    物理因素,岩石断裂产生压电效应,有电场存在.因此,地震前几个小时,低空有相同电荷的云逼开,形成地震区上空无云.但是,约在洛阳以北的高空云团,可能与低空云团带的电荷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带有红\白色的云团快速移动到地震震中上空,在地震后的几个小时的余震中,云团消失.
    说”水火相荡”也罢?说”阴阳交合”也行,总之,地对天,有感应.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