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香港西貢原名西公
-
考證香港西貢原名西公
《考證香港西貢原名西公》
香港古今之地名,有所不同不出為奇,例如大嶼山之貝澳,古時為杯澳,現在荃灣古時𤔡淺灣。
香港有一高山與我名相同銳山便是現在就西貢蚺蛇尖。
正其名者大部份是來自香港各姓氏族譜的記載。
而西貢之名由來之謎,一直爭議性頗大!
從地方誌記载《粤大記》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出版,查考並未記載《西貢》一名。
《粵大記》只有描述地方《蠔涌》《沙角尾》、《榕樹澳》、《交塘村》等地。
西公(西貢)乃馬鞍山落脈奔至菠蘿輋 闪出南山遊走《西公》,成一片邊垂小山丘。
相對《豪涌》《沙角尾》之化坪谷地不被重視,從地理而言並未引起官方之注意。
反之在當地生活人民,早就知道該地土名為”西公"
在這次為深圳下沙村明朝黄氏之十二世祖培沙公及十三世祖兩沙公的父子合葬古墳中重修之事。
察之其墓馬鞍山𤔡祖山,從南蔍落脈北港村起父母山金星结穴。
而從今次合作之考古學家彭教授所整理黄氏族谱𥚃十二十三世祖墓形圖內發現土名"西公"地形正是與現今還未填海前的西貢地域。
培沙公生於明朝弘冶己酉年1489,终於嘉靖十五年1536。
其子兩沙公生于嘉靖三年1524年终于萬1584年已详盡記錄在其黄氏族谱内。
從黄氏族譜記載比起《粤大記》1595年出版早於11年。(以子兩沙公终於萬曆十二年1584算)
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版《蒼梧總督軍門志》也不見註有"西貢"之地名
而過往傳統资料顯示《西貢》一名是在1866年出版的《新安縣全圖》由一位傳教Simeone Volonteri所繪制而得名。
《新安縣全圖》晚於黄氐所留傳下來族譜282年。
而《西貢》之"贡"字發音和《西公》之"公"字發音。在西方人聽下相近。
而後世所謂專家學者 们穿鑿附會西貢名稱由來,是據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後,各國派遣貢使把特産進貢明朝。
船隻在香港西面一帶海域,作為停泊海上驛站云云。
而我在《香港龍脈新論》一書寫到《香港歷史第一次中外海戰之地》
明朝南頭軍與葡萄牙海戰發生在大嶼山北茜草灣。
西方来中國船隻经是汲水门入大嶼山進珠江口一帶。兩部地方誌明顯註明地理環境。
而當時香港西面邊垂之海域,應不在主航道之内。
有理由相信《西貢》之名由來,是那位SV傳教士馮京作馬涼,由西公之“公"变作西“貢“之謬誤!
也由於過去9 7前大陸和香港政冶阻隔,一直被本地學者忽視!現存國內深圳黃氏族譜中寶貴文獻被埋沒!
在這次元運驅使下,明代兩沙公祖墳重修。一脈相承"西公"之名再次重歸香港懷抱!
掌派劉銳山
癸卯歲立秋翌天
-
大夫3 週, 3 天 前修改了這一討論。
-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登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