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漫談》(六)
-
《易學漫談》(六)
在閱讀易友的論文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愚很長時間,而在愚所見過的易友論文中,也始終沒有說清楚。這個問題就是”無中生有”。當然愚是從常規推理去理解的,因為物質不滅定律及能量守恆定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無中生有。但《易》又真的說無極生太極,又真的說是無中生有。這是由於古文對論述的含蓄性而造成愚思維方向錯誤所造成的。
愚試從另一角度去看,好像問題給愚想通了,現提出來讓各位參考:《易》一開始就明確的告訴我們,神無方,易無體。易無體就是無,因為《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的書,不動則不占。我們如果沒有事要決疑析難,沒有事要問,當然是不占,這《易》就等於無。但如果有事要問,不論是自己也好,他人也好,要占,就有動了。一有動,就有太極,有陰陽,卦就出來了。也就是說,原來是無的,現在就有了,可以用卦來推論了。只有這樣去理解,無中生有就容易明白得多了。愚這樣去理解前人好像沒有明白地說出來,不知易友們有沒有這樣說過,如果沒有,則也算是愚的原創吧!一隅之見,可能貽笑大方,敬請易友們指正。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登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