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發大師一九九六年在訪問香港的發言
-
沈延發大師一九九六年在訪問香港的發言
93年冬,沈大師來港于理工大學演說,筆者師侄陸毅為主辦人之一.
以下是沈延發大師一九九六年在訪問香港的發言:(時年七十九歲)
沈大師是沈氏的嫡孫,少隨其父沈瓞民學家傳,後隨章太炎學易經秘習,得宇宙大氣. 及後,將風水堪與之學結合在建築上,並不斷研究實踐,使得他得造旨更上一層樓,不但盡得家傳之秘,而且還做出了一個新的發展,早在其父 親啟發下,在四五十年代便補充研究高層建築的風水問題,由於舊的理論沒有提及,經多年實驗以後,將之提出來 發言討論.可見其胸懷無私. 他希望能吸納各種不同的學術意見,務求進步. 沈大師謙虛的發言. 香港各大門派都敬為貴賓.是日各派共聚一堂. 氣氛熱烈!
勘察高樓風水方法
在大樓建築堪輿原則有六要旨:
1)高層建築各地大量興建,必須考慮大樓之間的相宜距離,大樓之間的回風形成。 應仔細悟堪輿之學。 凡風急即危,風順即安之道,此與區域規劃有莫大關係。
2)一九之理。 高層建築住房、辦公室,有的高達百層以上。 從五行平衡學理,凡一至九層者,按易理八卦排列,例以十六層高樓,則一層為坎,二層為坤,三層為震,四層為巽,五層戊己中 宮寄宮到十六最高層,為六乾。 六層為乾,七為兌,八為艮,九為離。 十層十一層為坎,十二層為坤,十三層為震,十四層為巽,十五層為五戊己寄宮到十六層,為乾。 十六層為乾。 如再有百層以上高樓,依此推算無此為高僧依層數而定八卦。 即易理萬變歸宗到一變之演變也。
3)層數與大門出入方向有相互關聯。 層數象以一九之理。 凡住宅出入大門方向,按後天八卦方向考慮。 例以六層為乾,大門方向為西向應為兌。 互得履卦,應按四、五上三爻,再以互變綜合其住房,判其凶吉,著重五爻。
4)山向一致,五行相融,即山管山,水管水學理一致,取得最佳境界。
5)再從天道五行,相互融合,其中生克切記其要點,亦即天上氣,地上氣,人住人氣。 三者結合,即稱三才之氣堪輿地理密切融合,此為高層堪輿風水要旨。 舉一反三,明其學理也。
6)明天地人學理,造福後人,決不能硬套書本。
互卦變化極為重要:
最後大家必須緊記要留意互卦變化之問題,我再有五個重點要提醒大家。
1)參伍之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記其言。
2)三才為本,本立道生,道則據一陰一陽,而數生焉。
3)本諸生生不已,由未濟原始要終,繼之以乾坤,以演生生不易之理。 是故君子居而安者,易之序,由未濟乾坤坎離交互,才為安居也。
4)以易理用之堪輿,所得以[互變],未濟為卦之終,而乾坤之用,亦未濟也。
5)易理萬變,歸宗為易變也,先祖竹乃公著《沈氏玄空學》,易變適用平地和高樓大廈,以九宮五行生克演變,所得卦位,應以坎離原始要終,未濟乾坤當位,才能安居。
6)假設某大宅, 人住在七樓,單無門為東門出入,七層樓應為兌卦,大門東門應 為震向,取得三十七隨卦,互為漸卦,再互為未濟卦。 根據居住方位、卦名、互卦名,綜合推算各室的佈置。 此為堪輿風水之秘旨。
本人之宗旨目標是希望發揚堪輿易理,將中國千百年之學術精髓發揚光大。 希望逐步的將堪輿易學發揚開去,及吸納各種不同的學術意見,務求進步。 沈大師謙虛地答道。
現發沈大師此例,相信能助各讀者,以供同好參考!
孫志文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延發 男,高級工程師。 幼時從其父瓞民公學《易》。 對象數一九之理有創新見解,並協助父演算象數融合演變之道,更具獨特新創,16歲寫64卦意解稿,1932年從師蔣維 喬學研《易經氣功》。 1934年從師章太炎學易理,創23個陰陽平衡公式。 1940年畢業同濟大學土木系,對《建築環境學》深具新解。 畢業后專治設計,奔北京、天津、西南、東北、西北諸地。 1977年由天津退休回蘇州,撰《易學新論》、《易經氣功》、《沈氏堪輿學》等30部專著。 1992年邀赴美洛杉磯講學,1993年在香港創國際沈氏易學研究總會,在理工學院做堪輿演講,1994年在蘇州成立蘇州市周易研究 會。 (沈竹礽遺著靈城精義箋. 沈瓞民著地理疑義答問. “章氏國學講習會”,以章太炎為主講,王小徐、蔣竹莊、沈瓞民等為特別講師,開講諸子、小學等。 各省學子幕名負笈來蘇求學者發展至500多人。 此有關沈瓞民之史實. 他精通易學及風水. 已3代.1)沈竹礽(1850生)子瓞民(袓綿),瓞民子延國及延發(2001年卒).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登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