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言角度探討時空結構
-
從預言角度探討時空結構
以前,我花了些時間研究紫微,也摸索過「梅花易數」,資訊界的朋友中也不乏功\力高強的,我常對於老祖宗的研究成果佩服不已。他們能從少量的資訊中推測出大量的資訊,而且很精準。
其實所謂的「少量資訊」,應該是說當時很少量,但是他們在之前就已經累積了很大量的資料,並加以整理分析,才能在一看到少量資料就能知道未來。
我在工研院的日子,做了一個「中文校對」的軟體,要在一篇文章中找到「錯字」,看來簡單,但想想,卻沒那麼容易,不是只建詞庫就好,那只能知道什麼是對的,卻不知道什麼是錯的。
必得用很大量的統計,建了很大的語料庫(Corpus),才能找出錯字。當我做出全球第一套中文校對系統時,在1991年到大陸發表,他們也很好奇和訝異。
雖然這看起來不是預言,但實際上真的是,我是根據既有的資訊,用「猜」的。我相信算命、預言都是如此,而且絕對能解釋。再看社會學家、財經專家,他們能預言大陸五年、十年後的狀況,那也是從現有資料去研判的。
但有些預言就怪了,我曾說過,讀研究所時我常到我學姊家去,學姊的父親有段時間每天早上得去「上朝」,根據他說,他是到玉皇大帝那兒,叩個頭就回來。那段時間,他常看到「異相」,像演電影一樣,就在眼前一幕幕的放映。他還把看到的寫下來,其實也都不是什麼大事,反倒是生活上的一些瑣碎事情,例如家中的事,街坊鄰居(他是鄰長)的是,大約半年後,這些事就一一印驗。他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但是這現象卻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據他說,是因為他把這些事提前跟當事人講,等於洩漏了天機,但是真的原因他也不知道。我能說我看到的,要我解釋,我覺得很難說(有機會再講)。
佛法中有「宿命通」,能知過去、未來,功力不同則知道的範圍也不同。這種事例也很多,我就遇到幾個,但是真是「修行」得來的,很少。(那叫報得通)
大多是「報得通」,也就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其實有這種能力也很不好,要是智慧不開,當你在和老婆做愛時,卻知道她是你三世前的母親,請問這生活怎麼過下去?
早期研讀「八大人覺經」,其譯者安世高大師,他是約西元二世紀時的伊朗太子,有段很有名的公案,「千里跋涉償宿債」,很精采,他就是了知宿命前因。
知道過去好像比較簡單,畢竟是發生過了。但要知道未來,就難了。我想未來有很多事是已經不太改變了,佛法叫做「定業」。那些形成未來的「主要因素」,已經不改變了,所以巨觀上,可說是「定業」。例說我看到一個殺人現行犯被警察逮到,我跟他說「這下你要吃牢飯了」,這「預言」99.9999%會成真。因為「主要因素」已經形成。
要是一個法官跟他說,「我看你大概活不過一年了」,恐怕也是準的,而這「預言」我就說不出來。當他關進死牢,典獄長大概可以說,你可能「某年某月某日幾點幾分槍決」,甚至死時的相狀和痛苦他都知道。那有沒有人能說「你下輩子應該會便成如何如何?」我看多半是有的,而且可能也很準。那是因為在他犯下案的同時,差不多這些主要因素都成形了,所以十之八九後頭的是也都不太會變化。
再看「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給人算定了一生,什麼時候得什麼功名,俸祿多少,一點不差。原以為是定業了,卻給雲谷禪師破了局。參考鏈結 。也就是說,當外力因素夠大,「主要因素」也會被影響。
再說說佛教中的「預知時至」。佛教中修行到一個地步,可以知道自己的「死期」,稱為「預知時至」。我認識的長輩中,有好幾位有這能力的,而且驗證無誤。不只如此,有些人還能自己選時間走,有些還能選走的方式。真是不可思議。
因為我們是以念佛法門為主,依據經典所述,佛菩薩會來「預告」。歷代來,有太多太多的事蹟被紀錄下來,各朝代都有。近代最有名的是「念佛感應見聞錄」,這位作者林看治女居士已經往生,我也認識她,以前我住在蓮社時,她還健在。書中就有很多當代的例證,還留下當事人的姓名、地址,以便查證。有些人我也認識。這本書在佛教界流通甚廣。我說這個的目的,是說有些「預言」是由另一個更高智慧的生物來告知的。當他們說:「幾月幾日某時,我會來接你」,絕對錯不了。但對外人來看,因為不是當事人,所以就覺得很神奇。有時他們會來告知「災難」,以讓當事人避禍。當然,這也是不可思議。那是所謂的「感應道交」,例如聽FM,頻率調對了,自然會收到那個電台的聲音。
「修行」就是在調整身心的頻率。這不是在這議題的討論範圍,先跳過。有些預言看來神奇,但是真的是「數」,也是「術」,可以數量化、文字化,可以重複、可以鍛鍊。例如梅花易數,其中有:「此枕賣給賢人康節,某年月日某時擊鼠枕破」。又有一天邵康節在觀賞梅花之際,見兩隻麻雀相爭,梅枝墜地。隨即說:「不動不占,不因事不占。」研判明晚女子折花,被園丁發覺而追逐,女子驚慌跌倒,傷其股。隔日夜晚果發生此事。這神奇了!但是只要學他的方法,真的可以這麼神!
從這裡看來,「劉基建,介石拆」好像也不特別誇張了。只是我們沒那個能力而已。可惜,我沒有那種功力,只會簡易卜卦,翻翻書,稍稍趨吉避凶。近來也隨緣了,不卜了!
我好奇的是,「兩隻麻雀相爭,梅枝墜地」和「隔日女子驚慌跌倒,傷其股」為什麼會產生關聯?而讓邵康節以此起卦,卻也神準?天地間真有些不可知「密碼」散佈在空氣中,有人就是能堪破?
「數」和「術」是不用靠「修行」就能得到的,和道德無關。所以道家茅山術收徒非常嚴格,主要是對道德的考量,以免參破天地奧妙之後,反而為非作歹。
講到茅山術,打個岔,我提到的那位學姊,他父親有些奇聞,他祖父可就更厲害了。他學茅山術的,可惜我沒見著。我學姊他爸爸是可一眼看去就很想相信他的那種人,他在講他這個學茅山術的爸爸,可以多人坐草蓆,念咒就飛過河(他就在那上面);可以隔空取物;可以預知災難。這是可以學來的。
我曾經試著勾勒「預知」的原因。這必得用到一些佛法的教理,沒人驗證過,向大家就教一下。這必得說到「神通」的產生,以及「八識」、「業」的內涵。當一個人做了某些動作(造業),對時空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也些是立即呈現,有些是待緣而熟。所有這些「業種子」都被存在一個大倉庫中,就是第八意識,也稱「八識田」。他沒有形體,但是卻有「相」、「用」。這些業種子還會相互影響(業種相熏),也就是不同時間進來的業種子還會相互影響。所以有些會提早成熟,有些會延遲成熟。
另一個概念叫做「共業」,會產生「共感效應」,叫做「共業共感」。例如「墬機」,一次死了280人,他們是因為做了同一件事而共同受報的機會非常小(不是沒有)。大家在不同世做了很多不同的業,但是在那時間業果同時成熟,所以會搭上同一班飛機。
再舉聯考的例子,考進同一班的學生,有人住南部,有人住北部,有人聰明卻禿垂,有人魯鈍卻用功。考進同一班,就是「共業」,但是「因、緣」卻不同。(有「共中不共」之法,也就是可能是共業,但卻能不共感,不在此討論範圍,跳過)
還沒說到「預知」,因為基礎還沒講完。抱歉!
先說「他心通」的成因。因為我「看到」你的業種子,所以知道你在想什麼。為什麼「看」得到?因為「所有眾生的八識是共通的」!這是一個很奇怪、不可思議的理論,但是不得不相信。當「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時,怎麼會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當「心量」變大時,這個公共區域就越大。反過來講,「我執」變小時,「私領域」就變小了。這時就能「感應」到對方的「業種子」(其實也是自己的)。
但是「預知」是時間軸上的「通」,那就是「宿命通」。這就更誇張了!那是一種什麼能力?前面我說到「預知」都是用現有資料研判出來的。乍看之下,好像沒有什麼資訊可以用,但是其實很多,只是看不到。
那就是「所以人的八識田」,這個資料庫可大了,經中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以往大法師登大座講經,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觀機」。因為講經必須「契理契機」,簡單說就是「什麼根器的人聽什麼法」,所以說「契理不契機,如同閒言語」,講了不只白講,還會產生副作用。
所以登台前就像駭客一樣,先「侵入」聽眾的八識田,看看大家根器如何,再決定當天要深講還是淺講。這已經不是什麼多大的「神通」了,稍稍有點功力的法師就能如此「觀機」。其實業種子不只可以觀其深淺相狀,還可以觀其「變化」。這就講到主題了。
當你觀進去,看到有一個力量很強的業種子,已經變成「主要因素」,俗話說「氣數已定」,那差不多就是「定業」了。再由周邊的業種子的強弱來研判其成熟的時間,那就是「預知」了。因素掌握的越多,就越精準。包括發生的時間、強弱、影響範圍。當你「觀」一群人的八識田時,會發現那些是共同的業,哪些業會相互影響,因而推算出這些人的「共感」。假如你的CPU夠快,對台灣的人八識都掃一遍,大概就知道台灣人的禍福吉凶了。
佛的CPU有多快?看一下「佛說十力經」。簡單說,他可以對全宇宙的眾生,一瞬間「觀機」。前面說到登座觀機,是必須「入定」的,等出定才開始講經,叫做「入定觀機」。可惜現在已經沒有法師用這招了。(或有,我沒見著)
儒家的「預言」叫做「前知」。
論語為政篇,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這合乎我說的「資料庫」之說。孔子可以往下推百世。
中庸至誠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我想,至誠久了,定功就出現了,自然可以前知。但是怎麼知道拆碑的人叫「介石」呢?這就要費工夫了!我試著說說,其實我也很納悶。我去算命時,可以算出這一輩子有多少子女,以及各子女的賢愚福壽。不論用紫微、四柱,甚至是通靈,結果都差不多。而真實情況也能印證。為什麼這些資料會「事先」存在?
以前我說過「輪迴轉世」時的機制,有「引業種子」和「滿業種子」,好像當機時資料不見了,還好我有留底。為了方便往下討論,我只好再貼一次。
佛法中關於眾生的轉世投胎過程,說來實在非常複雜。恐怕非兩三千字可以講得明白,先看一下上課的教材,雖然可能看得霧煞煞,但是畢竟大綱都有了。
人生三際之抉祕(十二因緣)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首先是對「唯識學」的初步了解。
構成眾生一期生命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其中的「識」單獨成為一個宗派,屬於解門,早期叫「法相宗」。教義重點是「萬法為識」,將眾生的識歸納為八類,即「八識」。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以及阿賴耶識
唯識教學網:見晉法師著
其中有些基本的概念。對第八意識要多一點研究,不然很難往下看。也就是:第八識的三大機能——「受熏持種、根身、器」
阿賴耶識又曰能藏、執藏、所藏,都有他的含意。
我們平時的作為,佛法叫做「業」。依照起心動念和造成的結果而論,有「善、惡、無記」三類。
無記業就像我們手在按鍵盤,沒有善惡之別,不計善不計惡,所以叫做無記。這些「業」產生的影響,就叫「業種子」,簡稱「種子」。這些種子存放在第八識中,以第八識能藏納萬法種子之功能,所以稱「能藏」。第八識中藏了滿滿的種子,因為是種子藏納的地方,所以稱「所藏」,也叫「八識田」。第八識對內執持一切法的種子,以及執受根身(眼、耳、鼻、舌、身根),所以又叫「執藏」。這些種子有很多現象。互相影響,叫做「相薰」。遇到外緣而引起「轉變」。
業種子成熟長成果,有很多要考究的,就果上而言,異熟有三義:
一、變異而熟,例如種子變化,芽方出生。
二、異時而熟,例如今日下種,數月後方收青菜。
三、異類而熟。例如人道命終生於天道,畜生道轉生阿修羅道,性類各異。
當我們生命到了盡頭,那時這些種子就非常不安分,第八識有點招架不住,佛法叫它做「亂心位」。腦袋中浮光掠影,昏昏昧昧。斷氣前後,會有幾個「權重」比較重的種子先跳出來。其中最有力量的這個種子就是領袖,叫做「引業種子」,而其他的種子這時只好乖乖跟隨,
叫做「滿業種子」。為什麼叫做「引、滿」?引去哪裡?填滿什麼?這就是生死的大奧秘。當這個「引業種子」跳了出來,就決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 生到哪一道?佛法叫「正報」。也就是說,這個「宿主」已經沒折了,只好找另一個宿主,問題是怎麼決定呢?
先看以什麼來決定權重:
隨業——善業、惡業,哪一種較重,就到哪個地方去。
隨重——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隨習——未作大善、大惡,但有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時,使隨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
隨緣——哪一種因緣先成熟,距離你最近、最親,就到哪裡去。
隨念——臨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決定了去處。
隨願——當臨命的心願要怎麼樣時,就決定死亡後到哪裡去。
這幾項不難懂,看看便之,但卻是很重要的。那是學佛者一生修行的理論依據。
舉例來說,就像聯考一樣。不多說,很好聯想。而「滿業種子」做什麼?它就是來填滿新的一期生命的「依報」(相對於正報),它是依附在正報的果報身的。例如壽命、美醜、貧富、個性、親屬…等。這些種子有些會在這一輩子結果,而填滿一期果報身,所以叫做「滿業種子」。那些暫時沒有結果的種子,有時也會產生內薰作用,影響到當期結果種子的遲速、程度等。
這個過程最慢49天完成,並且每七天一個變化,這期間叫做「中陰身」,中國的「做七」就是源與此。佛經中有多關於中陰身的描述,很有趣,不贅述。
我是沒見過講經前會「入定觀機」的法師,現代好像也不流行了。古代講經、聽經不容易,聽眾知道一法難求,得耐得性子唱讚,從入座到講經,一耗就是半個小時多,登座法師就忙著「觀機」了。
現代的人哪耐著住?講經還得帶笑話呢!所以這一套就免了。但是能「入定」的倒是還不少。
第六意識有三大類,一是「獨頭意識」,就是一般講的 Mind,有獨自專斷,帶領五根造作的意思。二是「夢中意識」,人一輩子有三分之一是在睡覺,作夢的時間也長著呢!這時「獨頭意識」暫時休息,「夢中意識」可忙呢,但是他不能指揮五根造作。
第三就是「定中意識」,那是入定時存在的意識,若要體會,可以在聽到好聽的音樂時,感覺那種「渾然忘我」的境界,但是那時卻又了了分明。其力量非常大,可以想像成質能換爆發的能量。
先前重貼的內容主要是讓大家回憶一下「八識田」的相用。我總覺得那些業種子的「轉變」是有跡可循的,只是我們的 CPU 沒那麼快。前些日子我看過幾集 Discovery,講到如何「預知」100年後的大氣溫度。有好幾組人馬在較勁,都用那種大的不得了的Super Computer,輸入的參數多到不可思議,結果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有些也頗合理。我想要處理存在八識田中種子,狀況也類似。
劉基(1311—1375)到蔣介石(1887-1975)大約六百年,當劉基立碑時,為什麼腦袋中會有「介石」兩字出現?我覺得他不是個「凡人」,以道家來說,可說是「仙」。佛家來說,可能性就很多,但是這樣的能力絕非一般算命師能望其項背的。必得有勘破乾坤(時空)的能力。
他們可以在「定」中努力的計算,那種能力是很強的。佛經中也有經文描述,例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有「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較,知其數者,不取正覺。」,也有「假使十方眾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分中不及一分。」
可見得這些厲害的人是很會「計量、推算」的,不知道用得是什麼方法?
一般人的一生可能沒啥大變化,看不出明顯的「引業」,但是像蔣介石,能影響全中國的命運,這樣的人在幾輩子前,可能就是一號人物了,其「引業」非常強,要預測他的未來動向,對這些能人來說應該不難。例如歷史上預告與推算日蝕週期的「沙羅週期」,為巴比倫的卡爾提亞人(Chaldeans)所發現,大約是在春秋初葉。這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多們的「神奇」啊!就像現在我們要預測小行星撞地球一樣,有點難,但是我相信不是不能。
因為這些已經是「定業」,套句大大的說法:「未來已經存在」。但是卻還有很多事不是「定業」,是會改變的。我想劉基當時「看到」的,是這六百年間沒啥多大能改變的因素,所以直接將當時的局勢、要角一一推算,這些人事物演變了六百年,就有一號人物來挖他的碑了。
以中國30年為一代(世)來看,600年也不過20代,似乎也不長。佛陀當時的幾個大弟子中,有個叫做憍梵波提的,他因為一件事就五百世為牛,參考一下:
經典中更有很多很多為弟子「授記」的經文,各經幾乎都有「授記品」,講的都是弟子未來何時成佛,當時的人民、國名、世界名,度多少人等,那時間就長得很了。
參考:「佛教的授記觀念是什麼?」
我覺得這兩個原理是一樣的,因為「大部分的」未來已經存在了,當時的種子強烈到足以讓未來成形,所以有能力的人就直接能「看到」未來。
這和「命定論」有很大的差別,人還是有很多「自由意志」的,只是當力量不強時,對大局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所以並不會嚴重影響「未來」。例如你雖有自由意志,能不能影響太陽,將剩下的50億年壽命延長到100億年?但是你可以決定下一餐要吃什麼啊!
關於中陰身,到網路上一查就有很多
什麼是中陰身?
陰身的自救法,「第三章 四大分解的現象」
陰身的自救法,「第四章 進入中陰期的前後」
這篇很詳盡。
另提到「隨念、隨願」的差別。隨願是先前刻意發的願,例如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是來生繼續修行,直至彌勒菩薩降生。隨念是指發願之外,因為平時的強加練習,「隨所憶念」,或說是「作意」,心心念念定在佛號、觀境或是話頭上,臨命終時,了了分明、心不顛倒,就能依其平時之所憶念,前往要去的地方。要是平時願力強,念力不強,也能前往所願。要是念力強,願力不強,少了凝聚力,反而有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