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課 1 的 16
In Progress

前言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閒雲老叟 25 9 月, 2023

學易貴在學乾坤。 乾卦是自強不息,坤卦是厚德載物,其實就是陰陽之理。 乾坤兩卦本身就是陰陽,此處陰陽分為五行,五行是成萬物的,學易的五行就是道、象、理、氣、佔,前四項是必修功課,很多人學易只學佔,沒有從根本弄清,所以占不可以盡興,但占是最後的落實,也是檢驗學易高低的唯一標準。 陰陽之理也可以來說明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很多理論是體是陽,實踐就是用陰,不論是什麼,只要拿去用一用就可以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接觸過很多學易的人,他們在研究六爻的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收穫不大。 一個卦拿來,猶豫再三,也不敢下斷語,有時候連自己也不相信了。 究其原因,除了學易不精之外,我覺得是方法的問題。方法就好像去觀察一個事物的時候去選擇的觀察點,因為觀察點錯了,結果只能是一個,就是不會很清晰的看清楚要被觀察的物件,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或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我始終相信,六爻是全息而準確的,是大宗之學。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對六爻提出質疑,應該是六爻的構架或是研究六爻者的水平而致。

易是聖人之學,高者見高,低者見低,也是自然之理。 筆者在 1999年以前對一卦多斷甚是懷疑,認為一個卦,如何可以讀出那麼多的資訊? 直到1999年悟出了一卦多斷和六親活變的技法,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以後,才知道卦是一個全息的整體,任何卦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任何資訊,可謂卦蘊乾坤,爻含大千。

說起中天納甲,山東的孔德軍兄長必須要說一說。 1999年前後, 看到了孔德軍兄長的先天甲子易的數據,當時認為他的納甲方法和傳統的不一樣,傳統的納甲經過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改過,難道這麼多年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其中的錯誤? 基於這樣的想法,所以就把孔德軍兄長贈送給我的甲子易資料束之高閣。

2002年接觸到道家的高人,得到了一份中天易的數據,內容很少,但是其中的納甲方法和孔德軍兄長的方法是一樣的。 於是摒棄與外界的一切來往,專心研究中天易的納甲方法。 也開始用這種納甲方法來研究六爻,並且在實踐中開始運用。 發現京房納甲和中天納甲的方法是不同角度的納甲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是中天易的納甲方法有很多的優越之處。

中天易的納甲結構改變了傳統六爻納甲的很多局限性,可以使一個卦變得更加全息,因為干支並用,構建了一個比較和諧的陰陽世界。 無數的實戰例子說明瞭這種體系的全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