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課 2 的 16
In Progress

使用傳統六爻筮法 10 個基本問題

閒雲老叟 2 10 月, 2023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傳統六爻了, 有時候有些易友問我學易的時間, 當我告訴他們的時候, 都大吃一驚, 雖然時間的長短並不能說明易學水平的高低, 但是很長時間的浸淫一定是源於一種摰愛。   愛一個東西才會說出他的毛病, 否則就是漠不關心或是並不由衷的讚美。  不是嘩然取寵, 亦非別出心裁, 只是看到如此簡易的大宗之學, 因為一些瑕疵而被人詆毀, 心裏頗有些不平而已, 於是遍翻古籍, 加以實踐檢驗, 冒天下之大不題, 今寫出傳統六爻中最為基本的十個問題, 供大家參考。      

    1、納干支毫無易理可循, 排列雜亂而無章法 

有人認為卦納干支易理之法嚴密, 陽進陰退, 五土寄宮, 大體如此。      還有納干支的種種理由, 譬如月相說, 譬如乾坤生六子說。  卦和交是時空的載體, 通常是把干作為時間, 支作為空間, 時空結合而成 60 一個週期, 但是傳統六爻干支組合只是 48 個, 不足以表現時空特徵。  並且很少用天干的, 即使納了天干也是不完整的, 只用了其中的 48 個, 還有 12 個干支沒有用。 在這樣一種不全的構架中運用一種技法, 似乎力量不是很足, 準確率也不會很高。      

    2、互卦之誤    

傳統的互卦之法分為上互和下互卦, 六爻為一個整體, 連互幾乎不用, 其實在古代的易書裏, 有很多用四爻連互或是五爻連互的現象。 互卦之用參與河洛, 與其法則相連, 今人不用而已!  

    3、納音的運用      

納音隱在干支之下, 其象之理在於五行的本質變化。  納音是干支作用的結果, 是天地運行交互作用的參物, 作用和力量很大, 六十甲子納音的運用, 因正五行論命倡行已久, 故論命用之者甚少, 玉井奧訣云:「缺用納音, 全為補氣」, 即主張命局內所欠缺之五行, 若納音為該欠缺之五行, 有補氣之功用。      三命通會曰:「納音之理, 取象之精, 此正造化之所以為妙……談命者, 本之以五行為經, 參之以納音為緯, 庶足以盡命數之理, 而造化無餘蘊矣」認為論命應參看納音五行。 在六爻書籍中更是很少見到運用的, 這一寶貴資源, 浪費了實在可惜。      

    4、取用單一      

用神在六爻預測中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人在取用的時候, 比較單看問題的角度就不是很全面了, 盲人摸象的故事可以用來說明這個道理。  不論是傳統的或是近現代的六爻書籍取用的角度只是卦宮取用, 還有幾種取用方法沒有論述到, 也很少見到運用的。    

   5、梅花易數、納甲筮法本是一家      

很多人認為這個梅花易數和納甲筮法並非一家, 因其成卦體系不同, 梅花是用時間和現有事物成卦, 納甲筮法是隨機感應成卦, 體系不可是, 從易理的角度來思考, 兩者真正的精髓是一樣的, 就是時間, 空間, 事物表現三位一體完全對應。 只要你去感知, 可以任意從中截取斷面分析過去、未來事物發展變化、時間變化、空間轉變, 這也是八卦理論的應用根本。      

時空是陰陽的不同表現形式, 時間如果是陽, 空間則是陰, 陰的變化歸根結底是陽的變化而致。      梅花和納甲都是陰陽信息的載體而已, 其他的術數也是如此。      時間和空間的對應才可以準確的模擬出事情的全貌。  但是世界是多彩的。  

很多東西陰陽是無法說明白的, 說明白或是一個結果或是一個大概的趨勢吧, 所以才分野到干支和卦, 梅花側重於卦, 納甲側重於干支, 但是卦和干支都是五行的再分。 所以梅花和納甲是完全可以用到一起的。  只是二者的起局不一樣而已, 其中的精髓是一樣的。  為什麼不可以用一個精髓, 另一個精髓卻不用呢?  或是兩種精髓不可以參合到一起呢?  在古人的六爻作品中就有專門論述卦象的, 比如《易冒》中就要一章專門說卦象的運用。      

很多人在學、在運用梅花易數的時候, 把體用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東西來運用, 其實真正的梅花的精髓在於陰陽流變、成像規律、無為心象、外應對規……「法天象地至德凝, 無為而成自彰明」是梅花易數的理法總綱。   納甲筮法是以爻象為主, 梅花易數是以卦象為主, 分析一個卦最起碼的角度應該從卦象和象兩個角度來分析, 卦象有卦象的範疇, 爻象有爻象的所屬, 二者交融才可以斷準事情, 怎可分家?

    6、神煞的問題 

神煞是干支的一些特殊的關係, 解釋了五行生剋之外的一些特殊之象, 是斷卦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 很多人之所以不用, 或是定性、定形的理論不是很清晰, 或是不知道怎麼用, 其實作為一個合格的預測師, 是必須運用神煞的。      

    7、定性、定形不分      

一個卦有形, 也有性, 二者構成了一個卦的主體框架, 我們可以看到, 很多人用定性的東西來解釋定形, 用定形的東西來解釋定性, 不倫不類的, 互相衝突, 其實, 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學易的時候, 沒有從象數理氣道的根本學起的緣故。      

    8、時空固定, 運用單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這句是說時間的變化:「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句是說空間的變化, 易經之理就是生活之理。  六爻是截取時間長河中的一個片斷來推算整個宇宙乃至人生的軌跡, 但是因為時空的改變, 事物已不是那個事物了, 在預測的時候只運用成卦的時間, 有時候空間還沒有兼顧到, 是不是觀察的角度就不準確了?

   9、 找不到的自己

六爻中, 有一個很普通的常識, 就是主卦是現在, 互卦是事情的中間的過程, 變卦是結局, 以此用來模擬事情的一個發展過程。  還有一個很普通的常識, 在主卦裏, 世爻是代表自己, 但是在互卦、變卦中的世似乎沒有見過。   自己在互卦和變卦中都丟失了。   我有兩個盲人的老友, 是一生搞預測的, 在預測的時候, 就運用變卦的世爻, 並且運用的很好。  其實很多的易學知識是淹沒在古紙堆的, 需要我們這一代的研易人一一的挖掘出來!  良莠不齊的現在, 泥沙俱下的易壇!  很多人都已經迷失了尋找真諦的眼睛。      苦心研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真心做學問的人已經不多。  拋掉功利心, 必會有新的發現!  

  10、飛伏的誤區

飛伏取先天定位。 現在很多人本著《增刪卜易》和《卜筮正宗》方法, 在取飛伏神比較單一, 只是取卦宮首卦作為伏神, 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完整的, 還有三種情況是沒有考慮在內的, 就是八純卦和歸魂卦和遊魂卦。  另外, 在伏神的選取上, 也不是有用則不取。   《易林補遺》說:「爻爻有伏有飛, 伏無不用。」此句比較中肯。      

京房的本意也並非如此, 京房取飛神的方法是根據陰陽對立的原則, 朱震在《漢上易傳》中解釋飛伏時說:「伏何也?曰京房所傳飛伏也。  乾坤、坎離、震巽、艮兌相飛伏也。      見者為飛, 不可見者為伏, 飛方來也, 伏既往也。      說卦異其窮為躁, 卦例飛伏也。  太史公《律書》曰: “冬至一陰下藏, 一陽上舒。」此論復卦初爻之伏異也。」此段文字道出了京房易飛伏的根本, 陰陽對立是飛伏的根本, 而飛伏也必須要結合時間和空間。      

伏神的取法分為三種情況, 這種用法是最為合理的。 我們現在所見的飛伏取法是三國時陸續所為, 背離了京房易的根本。 不可信, 也不可用。